慢游滇西(五)。

古枫

<p class="ql-block">今日行程: 勐巴娜西珍奇园——芒市非物质文化纪念馆——密境休闲露营——芒市孔雀园休闲度假区。</p> <p class="ql-block">勐巴娜西‌在傣语中意为“神奇美丽富饶的地方”,位于德宏州芒市,是一个充满自然奇观和丰富文化的地方。勐巴娜西珍奇园是这里的标志性景点,占地300多亩,园内有众多珍稀植物和奇石,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美妙。园区内有千年古树、百年古树、树化玉、大型根雕等,是生态环境保护的典范,让游客充分体验热带雨林风光和浓郁的民族风情。‌</p> <p class="ql-block">勐巴娜西珍奇园:</p><p class="ql-block">勐巴娜西珍奇园位于云南省德宏州芒市城东南,是国家AAAA级景区,现已建成具有古朴、自然、珍奇特色的高品位景点,是全国罕见的生态园林。</p> <p class="ql-block">勐巴娜西珍奇园汇集了全国少见的大量古树名木和世界罕见的硅化木玉石。</p> <p class="ql-block">勐巴娜西珍奇园,其特色是稀、奇、古、怪,堪称精品荟萃的旅游亮点、亚热带植物基因宝库。</p> <p class="ql-block">美术作品展示楼(未开门)</p><p class="ql-block">据导游说:这座园子已被一位老知青所购,并以私人名义收集各类古木名树以及各类奇石特别是木化石。院内建有榕树园、三角梅园、紫薇园、桂花园、鸡蛋花园、盆景园、桫椤园、展览馆、根艺馆和奇石长廊等。</p> <p class="ql-block">该园占地376亩、投资6000多万元,拥有四项全国之最:一是古树名木数量之多,年代之古为全国之最;二是奇石、树化石,尤其是世界上罕见的树化玉,规格之大、精品之多为全国之最;三是大型根雕造型之美、形状之奇、品位之高为全国之最;四是大树移植数量之多,成活率之高,为全国之最。</p> <p class="ql-block">停放在珍奇园的这架飞机,是前苏联产的第一代喷气式米格15战斗机,该机1946年研制,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1984年芒市与武汉建立友好城市时,武汉赠送并收藏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玉原石</p> <p class="ql-block">树化石</p> <p class="ql-block">《天下第一铓锣》</p><p class="ql-block">中国云南德宏建州50周年献礼《天下第一铓锣》由瑞丽市于2003年12月28日组织制作完成,该傣族铓锣直径为 2.96 米、厚度为 0.005 米,重量为 1 吨,创世界纪录!</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铓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铓锣景颇族、傣族乐器。这面铓锣</span>是瑞丽市委、市政府2003年12月28日为德宏州建州50周年所赠,直径也是云南最大的。铓锣,是云南省景颇族和傣族的古老而极富有特色的民族定音的打击乐器,由响铜铸成,因此又称冬锣,因锣脐突起呈乳状(半球形),锣面呈拱型,而又有乳锣、奶锣、包包锣之称。音色柔和、浑厚洪亮,富有魅力,是节奏性乐器。景颇族的青年男女恋爱成熟后,首先由男方父母请男方寨子的媒人“勒脚”与女方寨子的媒人“强通”联系,向女方父母提亲,并送去铓锣、丝织品、鸡蛋、酒等礼物。</p> <p class="ql-block">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为了增进中缅两国人民的友谊,加深相互的信任,中国和缅甸协商在中国紧邻缅甸的云南省德宏州芒市举办两国边境人民联欢大会。大会的日子定在1956年12月15日至17日,这是德宏州各族人民难以忘怀的三天,因为傣族人民迎来了敬爱的周总理,和边疆群众一起热热闹闹赶大摆。</p> <p class="ql-block">周恩来总理纪念亭:</p><p class="ql-block">为了缅怀周总理,芒市各族人民于1988年2月修建了具有浓郁傣族建筑风格的“周恩来总理纪念亭”,亭内竖立着一方石碑,碑正面是周总理侧身的汉白玉浮雕头像,碑后面及左右两面分别用汉文、傣文、景颇文镌刻了周总理参加中缅边民大会,寄托了德宏各族人民对他的深切思念。</p> <p class="ql-block">缅怀周恩来总理纪念亭记。</p> <p class="ql-block">中缅两国总理进入畹町</p><p class="ql-block">1956年12月15日</p><p class="ql-block">新中国总理周恩来和缅甸总理吴巴瑞从缅甸九谷经畹町桥步行入境。在畹町稍事休息后,两国总理赴德宏州州府芒市参加“中缅边民联欢大会”。这是周总理一生中唯一的一次从陆地口岸步行回国。</p><p class="ql-block">16日上午周恩来总理和吴巴瑞总理,</p><p class="ql-block">在芒市小礼堂参加了中缅两国边境地区少数民族公众领袖座谈会。晚上在芒市小礼堂参加欢迎缅甸贵宾的宴会。晚会结束后,应仪仗队之请,周恩来总理再次回到小礼堂与贺龙副总理一起检阅了仪仗队。周恩来总理还亲自指挥大家</p><p class="ql-block">一起唱《义勇军进行曲》。</p> <p class="ql-block">大象在傣族文化中被视为吉祥物‌。傣族文化中,大象不仅是吉祥的象征,还承载着傣族人民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傣族人自古以来就和大象建立了深厚的联系,视其为神圣、尊贵和力量的象征‌。</p><p class="ql-block">据导游介绍这两只象的鼻子高高竖起来为迎宾象。</p> <p class="ql-block">大象是很有灵性的动物,傣家人崇拜它,爱护它,仰仗它。大象被傣族人尊称为“掌月朗宛”,傣族有句谚语“象靠傣族,傣族靠象”,反映了傣族与大象非一般的关系。</p><p class="ql-block">这两只大象的鼻子向内勾着,寓意招财进宝。</p> <p class="ql-block">傣族的保护神——金鸡阿鸾,它是金鸡、孔雀、凤凰的复合体,集三者优点于一身,是傣族人民精神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鸡蛋花园</p> <p class="ql-block">榕树园</p> <p class="ql-block">三角梅园</p><p class="ql-block">三角梅是芒市的市花</p> <p class="ql-block">原玉石</p> <p class="ql-block">金马</p> <p class="ql-block">碧鸡</p> <p class="ql-block">水沐玉原石</p><p class="ql-block">勐巴娜西紧邻中缅边境,这里的玉石、翡翠等珠宝饰品琳琅满目,让人大开眼界。据说,园中的翡翠原石有的价值上亿,晶莹剔透,色泽温润,是珠宝爱好者的天堂。</p> <p class="ql-block">一号厅</p><p class="ql-block">古生物化石·树化石。</p> <p class="ql-block">二号展厅入口</p> <p class="ql-block">二号展厅:</p><p class="ql-block">世界名木、珠宝、古玩。</p> <p class="ql-block">名人植树园。</p> <p class="ql-block">花果奇石园</p> <p class="ql-block">孔雀:</p><p class="ql-block">孔雀在园中自由放养,与人和谐共处,成为勐巴娜西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有几只在园里悠然自得地闲逛,有几只居然飞到了树上。</p> <p class="ql-block">金刚纂</p><p class="ql-block">金刚纂,是大戟科大戟属的肉质灌木状小乔木。金刚纂形态奇特,青翠欲滴,生长高大,刚劲有力,四季常青。</p><p class="ql-block">金刚纂原产于印度,现在在中国分布广泛,南北方均有栽培。金刚纂的茎叶捣烂外敷痈疖、疥癣,但有毒,宜慎用。</p> <p class="ql-block">友谊湖</p><p class="ql-block">‌勐巴娜西友谊湖位于勐巴娜西珍奇园内,是中缅友谊的象征‌。友谊湖位于周恩来总理纪念亭的背面,湖水清澈,石拱桥倒映其中,与周围的竹林相映成趣,是游客休闲散步的好去处‌。友谊湖不仅是中缅友谊的象征,还为游客提供了一个宁静的休闲环境。湖边有石拱桥和竹林,游客可以在这里散步、拍照,感受自然与历史的和谐共存‌。</p> <p class="ql-block">芒市非物质文化纪念馆:</p><p class="ql-block">‌芒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厅‌位于芒晃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办公楼的一、二楼内,总面积为313平方米。该展示厅以芒市进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傣族剪纸”和“德昂族酸茶制作技艺”为重点展示内容,同时展示了4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包括“傣族象脚鼓舞”、“达古达楞格莱标”、“傣族孔雀舞”和“景颇族目瑙纵歌”,以及7项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9项州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和8项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p> <p class="ql-block">展示厅内共有非遗项目实物作品580余件、图片170幅‌。</p> <p class="ql-block">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人类各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发展而来的宝贵文化经验。是通过口传心授、世代相传的一种无形的活态流变的文化遗产,这种非物质形态的文化遗产根植于民族民间,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的文化基因,它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智慧和精神。</p><p class="ql-block">芒市是德宏州府所在地,历史以来就是全州的政治文化中心,居住有汉、僚、景颇、德昂、阿昌、模便等六个主体民族,全州各民族主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几乎都可以在芒市看到,内容涵盖了文学、美术、音乐、舞蹈、戏剧、民俗、医药、手工技艺、体育杂技等各个方面,</p><p class="ql-block">是一个名副其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市。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深深植根于民间,是我市各民族身份的象征,保护和利用好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民族精神的凝聚和延续,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着不可估量的重大历史和现实意义……</p> <p class="ql-block">芒市汉族土制技艺——制作人:杨金团。</p> <p class="ql-block">左:景颇族、右:傣族男女婚装。</p> <p class="ql-block">少数民族橱房灶具及用品。</p> <p class="ql-block">德昂族酸茶制作技艺简介:</p><p class="ql-block">德昂族酸茶制作技艺,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传统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1</p><p class="ql-block">德昂族是中国云南西南部跨中缅边境而居的少数民族,种茶、饮茶和用茶习俗历史悠久丰富,被誉为“古老的茶农”。德昂族的“酸茶”,又称湿茶,是采摘当地三台山大叶种新鲜茶叶密封在竹筒里发酵后制成,古法纯手工制作,茶味酸涩,苦后回甘,茶色金黄透亮,有独特的酸奶酪的香味,能生津解渴,具有解暑清热、消食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傣族孔雀舞:</p><p class="ql-block">孔雀舞,是中国傣族民间舞中最负盛名的传统表演性舞蹈,流布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瑞丽、芒市及西双版纳、孟定、孟连、景谷、沧源等傣族聚居区,其中以云南西部瑞丽市的孔雀舞(傣语为“嘎洛勇”)最具代表性。相传一千多年前傣族领袖召麻栗杰数模仿孔雀的优美姿态而学舞,后经历代民间艺人加工成型,流传下来,形成孔雀舞。</p> <p class="ql-block">象脚鼓舞和象脚鼓制作技艺:</p><p class="ql-block">象脚鼓舞流传于中国云南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佤族和布朗族等少数民族中的民间舞。是一种男子自娱性舞蹈,因舞者身挎象脚鼓而得名。</p><p class="ql-block">象脚鼓用芒果树或木棉树干挖空,蒙上牛皮制成,形如象脚。鼓有长短之分,长者1.7米左右,中长者1米左右,短者0.7米左右。</p> <p class="ql-block">傣族的(嘎光)</p><p class="ql-block">“嘎光”是傣语,即象脚鼓舞,因挎着形似象脚的鼓起舞而得名。傣族象脚鼓舞不仅是傣族文化的瑰宝,更是一种内涵深厚、富有意义的表达方式。</p><p class="ql-block">景颇族的(赠歌)</p><p class="ql-block">象脚鼓舞,景颇族又称“统嘎”,或者“赠歌”,它是各种打击乐器(象脚鼓、铓、镲)、吹奏乐器(竹笛)配合的边舞蹈边演奏、情绪激烈、振奋人心的一种传统舞蹈,在跳“统嘎(赠歌)”过程中景颇族男女老少会加入各种唱词来增加欢乐气氛。</p><p class="ql-block">德昂族的(格楞当)</p><p class="ql-block">在潞江坝的德昂族中保存着一种水鼓,德昂语称之为格楞当,这是一种独特而古老的乐器。在其他民族中早已失传,仅德昂族还保存着它。水鼓是因使用时需注入一定的清水而得名,一般是用在经三十公 分左右,长约七十公分的圆木挖空,两头蒙以牛皮制成。</p> <p class="ql-block">象脚鼓</p> <p class="ql-block">傣族竹编:</p><p class="ql-block">傣族的竹编工艺是傣族的传统工艺美术形式,历史悠久,造型古朴,美观实用。傣族有着世代相传的竹编技艺,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p> <p class="ql-block">傣族的村村寨寨都掩映在翠绿的竹林中,傣族人住的是竹楼,用的是各式竹器,他们爱竹、用竹,擅长竹编工艺。</p> <p class="ql-block">傣族嘎伴光舞:</p><p class="ql-block">‌嘎光舞蹈是傣族最古老的舞蹈形式之一,流传于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临沧等傣族聚居区。‌在傣语中,“嘎光”意为“围着鼓跳舞”,也称为“跳鼓舞”。这种舞蹈形式在傣族地区非常流行,每逢节日、集会或喜庆日子,男女老少均可参加,不拘时间、地点。特别是在秋收季节,傣族人会狂舞几昼夜,形成了“谷子黄,傣家狂”的说法。‌</p> <p class="ql-block">舞蹈使用的道具</p> <p class="ql-block">景颇族竹筒取火</p><p class="ql-block">竹筒取火是德宏景颇族古老取火的一种形式。景颇族的竹筒取火依然充满了神秘。</p><p class="ql-block">善火恶火</p> <p class="ql-block">后记</p> <p class="ql-block">芒市孔雀园休闲度假区</p> <p class="ql-block">菩提:</p><p class="ql-block">云南德宏菩提寺,是小乘佛教的寺庙,是南传上座部佛寺,占地三千六百平方米。寺庙始建于清康熙十六年,由当地长官司长官的大儿子削发为僧后修建,因寺前菩提树而得名。历经战乱和重建,菩提寺融合了傣式、汉式、梵式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菩提寺采用宫殿瓦顶式的木架楼房,属楼奘无塔寺,坐西向东。寺院的寺高十四米,由屋架、屋脊、殿尖三部分组成。屋架以木结构为主体,十二根通天大柱支撑,构成中堂顶架的本部,两侧木柱承接副梁构成四周偏厦,使殿堂宽敞。大殿屋脊为歇山式,屋顶举折及屋角出翘形如飞鸟展翼。</p> <p class="ql-block">菩提藏经阁</p> <p class="ql-block">云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铁城佛塔。</p> <p class="ql-block">铁城佛塔简介</p> <p class="ql-block">芒市树抱塔</p> <p class="ql-block">雕塑——孔雀开屏</p> <p class="ql-block">德宏·芒市,迎宾门</p> <p class="ql-block">中缅友谊馆</p> <p class="ql-block">德宏州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德宏州芒市·总体国家安全主体公园。</p> <p class="ql-block">体育馆</p> <p class="ql-block">德宏州.芒市体育馆全貌</p> <p class="ql-block">民族团结进步广场</p> <p class="ql-block">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p> <p class="ql-block">景颇族:</p><p class="ql-block">景颇族,云南省特有的、人口较少的8个少数民族之一。民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的景颇语支和缅彝语支,文字有景颇文和载瓦文两种,均为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景颇族最盛大、隆重的传统节日为目瑙纵歌,于每年的正月举办。</p><p class="ql-block">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中国境内的景颇族人口数为160471人。</p> <p class="ql-block">景颇族女人雕像。</p> <p class="ql-block">傈僳族</p><p class="ql-block">傈僳族,云南省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民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文字是以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新老傈僳族文字。傈僳族的传统节日是阔时节,于每年正月初九举行。</p> <p class="ql-block">傈僳族属于蒙古人种南亚类型,普遍信奉原始宗教。源于古老的氐羌族系,与彝族有着渊源关系,主要分布怒江、恩梅开江(伊洛瓦底江支流)流域地区,也就是中国云南、西藏与缅甸克钦交界地区,其余散居于中国云南其他地区、印度东北地区、泰国与缅甸交界地区。</p><p class="ql-block">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统计,中国境内傈僳族的人口数为762996人。</p> <p class="ql-block">傣族:</p><p class="ql-block">傣族又称泰族、掸族,民族语言为傣语(泰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傣族分布在中国、印度、越南、柬埔寨、泰国等国家。泼水节是傣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一般在阳历四五月间举行。</p><p class="ql-block">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中国境内傣族的人口数为1329985人。</p> <p class="ql-block">傣族姑娘。</p> <p class="ql-block">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经过长期</p><p class="ql-block">历史发展,是中国人口最多、经济文化</p><p class="ql-block">最发达的民族。汉语是国家的通用语言</p><p class="ql-block">属汉藏语。汉族最兴盛、隆重、热闹的</p><p class="ql-block">传统节日是春节、清明、端午和中秋。</p> <p class="ql-block">汉族</p><p class="ql-block">汉族在政治、军事、哲学、文学、史学、艺术,自然科学领域中,都创造了许多辉煌的业绩。</p><p class="ql-block">汉族自古对各种宗教信仰采取兼容并蓄的态度。尊崇孔子和儒家思想。天命崇拜和祖先崇拜是汉族宗教主要传统观念。几千年来,提倡以仁为中心,重视伦理教育。汉族历来以勤劳、富于创造精神著称。</p><p class="ql-block">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全国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286311334人。</p> <p class="ql-block">阿昌族,云南省特有的、人口较</p><p class="ql-block">少的8个少数民族之一。民族语言为</p><p class="ql-block">阿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没有</p><p class="ql-block">文字,使用汉字和傣文。阿昌族的传</p><p class="ql-block">统节日是阿露窝罗节 ,节日时间为每</p><p class="ql-block">年的公历3月20日。</p><p class="ql-block">阿昌族制造的铁器极负盛名,以“户撒刀”著称于世。</p> <p class="ql-block">德昂族:</p><p class="ql-block">德昂族,是中国和缅甸交界地区的山地少数民族,民族语言属于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德昂语支,分为“布雷”、“汝买”、“若进”三种方言,没有本民族的文字,因长期与傣、汉、景颇等民族相处,许多人通傣语、汉语和景颇语。</p><p class="ql-block">德昂族主要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与缅甸联邦共和国交界地区,是一个典型的大分散小聚居的民族。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中国境内德昂族的人口数为22354人。德昂族的传统节日是浇花节,节日时间在每年清明节后的第七天。</p> <p class="ql-block">背景音乐:勐巴拉西我心中的天堂。</p><p class="ql-block">演唱:朱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