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6)谈古论今:良言难劝该死鬼,慈悲不渡自绝人!

知行合一

<p class="ql-block">  “良言难劝该死鬼”这句话的意思是,即使有好的忠告和建议,对于那些命中注定要走向死亡的人来说,这些话语很难改变他们的命运。这里的“良言”指的是善良、有益的忠告或建议,而“该死鬼”则是一种比喻,意指那些注定要走向毁灭的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句话告诉我们:人的生死存亡往往受到命运的支配,即使再好的建议和忠告也难以改变他们的命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慈悲不度自绝人”这句话的意思是,慈悲和同情并不能帮助那些自己放弃希望和生存意志的人。这里的“慈悲”指的是对他人的同情和怜悯,“自绝人”则是指那些自己放弃生命或自暴自弃的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句话告诉我们:人的生死存亡往往也受到人的自由意志和选择的影响,那些自己放弃希望和生存意志的人,即使得到他人的同情和怜悯,也难以改变他们的命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良言难劝该死鬼,慈悲不渡自绝人。天雨虽宽,不润无根之草;佛法虽广,不渡无缘之人。天不渡人,人自渡;人不自救,天也难佑。”这句话敲醒了在人生迷雾中徘徊的人们,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真谛,令人深思回味。</p> <p class="ql-block">好良言难劝该死鬼,大慈悲不度自绝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意思就是说:一个人要是想死了,要是该死,外人说再好的话也没用,也劝不了该死的人;佛家的慈悲虽然很大,但是也渡不了那些把自已的路都断绝的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说的再直白一点,就是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上官婉儿这个女人不简单,小时候因为爷爷上官仪得罪了武则天而沦为宫女,可是上官婉儿凭借着自己的能力获得了武则天的信任,并委以重任。武则天失势后,上官婉儿深得唐中宗宠信并继续在皇宫内兴风作浪,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上官婉儿和韦后、武三思结成了死党,坏事没少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上官婉儿大权在握之时,提拔了自己姨妈的儿子王昱,但是王昱认为上官婉儿与韦后、武三思等人沆瀣一气,早晚要出事,于是王昱做通了上官婉儿母亲郑氏的工作,并让郑氏劝戒一下上官婉儿,但是上官婉儿自认万无一失,对王昱、郑氏的劝告置若罔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后来太子李重俊发动宫廷政变,在处死了武三思父子之后,李重俊杀进皇宫,并声明要处死上官婉儿,虽然李重俊失败了,但是上官婉儿却被深深的触动了,原来权势并非一成不变的,自己虽然看似稳若泰山,其实随时有可能人头落地!上官婉儿想起了王昱的话,于是转变了工作作风,像墙头草一样倒向了李家,这才有了唐中宗驾崩后,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起草遗诏时加入了“相王辅政”这句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不过“好良言难劝该死的鬼”,已经太迟了,上官婉儿已经把李家得罪得太深了!李隆基带兵杀入皇宫抓住上官婉儿后,上官婉儿还妄图拿出遗诏证明自己的立场,可惜英武的李隆基可不会“放虎归山终为患,打蛇不死随棍上”,最后上官婉儿被“斩于旗下”!</p> <p class="ql-block">  清代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写道:“好良言难劝该死鬼,大慈悲不渡自绝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些人,既然他们已然没有了生存的希望,那么不管你怎么劝他们,他们都听不入耳。所以,这些人最坏的结果,就是自己走向了尽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些人,既然他们命中注定要有此一劫,那么无论你花多大的力气去帮他们,他们终究是在劫难逃。这是他们的因,也是他们的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曾有这样的一个故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某个小村庄里面,有一个开酒厮的老板,他每天都要开三轮车到小镇上面去采购货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他需要去采购一批较为名贵的酒,所以早早地便从银行里面取了一笔钱出来,并且他也没啥防备心,便顺手将钱放在了衣服的前口袋里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出门的时候,家人告诉他,希望他能把钱放在不同的地方,口袋放一点,三轮车底藏一点,鞋子里面藏一点,避免衣服口袋的钱被人盯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他没听家人的话,而是一意孤行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他开三轮车出了村子,刚走到山口的时候,他遇到一个贼人。那个贼人直接用刀架在他脖子上,只要求他交出衣服前口袋里面的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贼人没有伤及他的性命,拿了钱就立马消失得无影无踪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个入货的老板,他就是一个不听人劝,一意孤行的人。如果他能把钱到处放一点,也不至于全部钱财被人“劫”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个词说得很好,叫做“忠言逆耳”。往往听得进“忠言”的人,才是有福之人。而不懂得接纳别人意见的人,终究很难过好这一生。</p> <p class="ql-block">  “良言难劝该死鬼,慈悲难度自绝人”的历史典故主要有两个,分别是范蠡劝文仲和比干劝纣王的故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范蠡劝文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范蠡和文仲都是越王勾践手下的谋士,两人辅佐勾践打败了吴王夫差后,范蠡根据对勾践的了解,预感到勾践是一个只能共患难不能共享荣华富贵的人,担心文仲会因此招来杀身之祸,于是写信劝文仲离开勾践。范蠡在信中提到“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劝文仲见好就收。然而,文仲舍不得眼前的荣华富贵,没有听从范蠡的劝告,最终被勾践赐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比干劝纣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商纣王被妖女妲己迷惑,不理朝政,整天与妲己饮酒嬉笑。大臣比干看到纣王这样荒淫无度,便劝纣王以国事为重。然而,纣王在妲己的怂恿下将比干剖腹挖心。最终,商纣王因为罪孽太深,激起了人民的反抗,导致国家灭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谈古论今:这两则典故说明了“良言难劝该死鬼”“慈悲不度自绝人”的道理。即使是最善良的劝告,也无法改变那些已经决定自我毁灭的人。范蠡和比干都是出于好意劝告,但最终都未能改变对方的决定,反而给自己招来了灾难‌。</p> <p class="ql-block"> “良言难劝该死鬼,慈悲不度自绝人”,生死由命,富贵在天。其实,这只是一种自我安慰的说法,人的生死有时候,是可以自己决定的,到底能走多远,能活多久,与个人的行为和意志是有关联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良言难劝该死鬼:意思就是好言好语奉劝,给人忠告和建议,可别人却我行我素,把这些金玉良言当做耳边风,最终有可能耽误大事,也有可能这种极端行为,让其走向毁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慈悲不渡自绝人:意思就是有慈悲胸怀的人也不渡那些放弃希望的人。当一个人的生存意志希望放弃时,那么就算别人想救它,也是有心而无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是有些这样的人,听不进别的人话,只以自我为中心,总觉得自己所走的路,和一言一行,都是对的,即使撞破了南墙,也不回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做为成年人,都得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别人苦口婆心的说过,一些大道理也讲过,如果自己在一意孤行,在一些错误的道路上和事情上,越走越远,那最终所有的苦果都得自己承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良言难劝该死鬼,慈悲难度自绝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谈古论今: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与其我们总想煞费苦心的去劝诫改变别人,还不如我们修好自己的心、立好自己的德。要想拉别人上岸,首先自己要在岸上。这个世界,终归是我们自己的,与他人无关。记住,一个人最好的状态就是:“性格傲、脾气好、心态稳、自己有本事、有能力、不属于任何人、也不拥有任何人、不怕失去谁、也不怕得罪谁、受得起风浪、经得起谎言、看淡一切、把自己留给自己、把别人还给别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所以这两句话就是告诫我们世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和活法,与其强迫去改变别人,不如先管好自己。这样,好的东西才会被我们吸引而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与人为善没错,但也要在能力范围之内,还要看别人是否愿意接受。人生就是一场体验、了缘的修行过程,我们只要修好自己的心、立好自己的德,自然会吸引更多优秀的人与我们一路同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