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英华‖大象无形实有形

芷菡客

<p class="ql-block">滇池书城年味喜,吾家幸赴颁奖礼。</p><p class="ql-block">大象文艺搭平台,新春诗会觅知己。</p><p class="ql-block">我的这首《古风•象缘》,叙说了昨天我们全家应邀参加“‘书香昆明’全民阅读系列活动·2025新年诗会暨第二届大象文学奖颁奖礼”的缘由和收获。</p> <p class="ql-block">因为要赴下午的活动,呈贡龙街就只能早上去赶了。呈贡龙街赶街天非常热闹,客居此间的我也渐渐爱上了逢3日、逢8日赶街的龙街,一碗羊肉面条一杯二两小酒当午餐,实乃已“退隐江湖”的我赶街天最大的享受。我为呈贡龙街写过无数的古风诗,其一如下:</p><p class="ql-block">古风•赶龙街</p><p class="ql-block">呈贡赶集在城郊,逢三逢八百货娇。</p><p class="ql-block">前拥后挤凑热闹,一碗汤锅街瘾消。</p><p class="ql-block">费孝通先生在文集《乡土重建》中的《论城·市·镇》一文里提到呈贡龙街时写道:“以昆明南的呈贡说,县城里虽有一条街,但是市集却不在城里,而在离城约15分钟的龙街。县城和市集遥遥相望,并不并合在一起。那是因为这两种社区的性质是不同的,前者是以政治及安全为目的,所以地点的选择是以易守难攻为主要考虑之点。而后者是以商业为目的,地点必须是在交通要道,四围农村最容易达到的中心。”</p> <p class="ql-block">赶街返回,因为时间关系不允许做饭,便同往龙城街道龙翔社区“山海美食”吃每人14元的“美食”。餐后回“家”,稍作收拾,便前往地铁4号线可乐站乘车。从可乐站到火车北站,然后又转乘地铁4号线至严家地站下车。</p><p class="ql-block">从严家地站出口右转,第一眼就看到右边房子上的“云南出版”四字和大门口、绿化树上悬挂的大红灯笼,顿感有些年味儿了。继续前行,便看到了滇池书城门口“趣猜灯谜”处缀挂着红灯笼。接着进去,左边摆卖文创产品,右边写赠对联。</p> <p class="ql-block">我们寻寻觅觅,上到二楼,但见满眼图书。找到签到处,先后在表格、签名本上签名,又选抽诗歌卡片。我抽到卡片里的诗是胡兴尚组诗《白云的车马》里的《春山行》,妻子曹菲抽到卡片里的诗是何晓坤组诗《阳光和云朵,互为补台的高手》,女儿周心一抽到卡片里诗的是海男组诗《法依哨手札》里的《观看一只麻雀》。此外,到场人员皆获“盲赠”一份物质食粮与精神食粮相伴的伴手礼。我和妻子、女儿的“精神食粮”分别是陈洪金著《发现云南·纳西东巴文》、包倬著《十寻》、蓝天学长著《有一种叫云南的旅行生活》。</p> <p class="ql-block">颁奖礼仪式由“书香昆明”主理人、大象文艺周刊首席编辑闫钰和大象文艺周刊作者代表、玉溪师范学院驻校作家、云南品牌文学公众号“遐客岛”主编楚小韩主持。</p> <p class="ql-block">颁奖礼仪式上,最主要的环节就是宣读了“第二届大象文学奖获奖作者”名单并颁奖,接着由获奖作者发表获奖感言。随后,古琴演奏家曹晓萌演奏《碧涧流泉》《一剪梅》。接着在其古琴伴奏声中,抽中诗歌卡片者纷纷上台朗诵。我女儿周心一上台朗诵诗人海男的诗歌《观看一只麻雀》,在被诵读到诗歌的诗人发言中得到海男的好评。</p> <p class="ql-block">时间飞逝,转眼活动即临近尾声。在全体人员一起诵读诗人于坚《昆明这个窝(节选)》后,就是拍摄合影照片。</p><p class="ql-block">仪式完毕,在自由留影、品尝糕点、交流道别声中,一场文学盛宴,映留在了人们的脑海里。</p><p class="ql-block">“大象文艺周刊”之“大象”,当场解读者颇多。《道德经》曰:“大方无隅,大器免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意指“越是大的成就往往越穿透悠远,越是大气度的往往越包容万物。”于我普洱人而言,印象中最具影响力的就是前几年的“南象北归”。就我理解演绎:“大象文艺”者,作者写投之、编者编之、读者读之、获奖者奖之,像颁奖分享会般的广而知之,便是有形的、具象化的“大象”,便是“大象”当走的文艺“大道”。</p> <p class="ql-block">散场后稍作回顾,感觉还是受益匪浅。除了看到的、听到的、拍到的,亦可文字留痕略供留念。</p><p class="ql-block">在现场,见到了似乎是一二十年没有谋面的诗人楚小韩、高专,见到了手机微信里认识的龙美光,初见了久闻美名的诗人海男、半夏和王单单,还有我在宁洱县文联工作时期就熟悉名字并且记得曾在拢过的梁刚……</p> <p class="ql-block">于我家而言,与张永权老师见面,是最值得感谢的!女儿送其书籍《阳光菁莪》《残荷听雨》给他,他也答应为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回信后女儿正在主编的书籍《碑赤信暖》写序。其实,张永权老师2001年到普洱县采访时我就和他见过面,他当年写有《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发表在2001年12月《边疆文学》上。</p> <p class="ql-block">仪式结束,迅速坐地铁返回呈贡。对地铁颇多感触就是,进城挤、出城松。有一趟车“人满为患”,我们干脆放弃。</p><p class="ql-block">还沉迷在对昨天文化盛宴的回味中,今天就迎来了我和妻子结婚28周年的纪念日。在家早晚羊头肉火锅和《古风•婚日吟》便是对结婚纪念日的最佳纪念。</p><p class="ql-block">妻美艳若花,丁丑入吾家。</p><p class="ql-block">相伴廿八载,和睦四时佳。</p><p class="ql-block">哦,今早还偶尔看到作家叶浅韵老师在朋友圈发的“‘心之所向·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丛书新书发布分享会定于1月 19 日在滇池书城”举行……</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文字:草木英华</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图片:官方图片、草木英华、芷菡客</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编辑:芷菡客</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