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离世

<p class="ql-block"> 昵称: 霞 </p><p class="ql-block"> 美篇号:18815426</p><p class="ql-block"> 作者:姜世珍(88周岁)</p><p class="ql-block"> 女儿霞帮助整理编辑发表</p><p class="ql-block"> 插图来源于家人拍照</p> <p class="ql-block">  公公八十寿辰后,他心情开朗了许多,胃口还是如从前一样好,感觉他的健康状况有所恢复。只是行走还是比较困难,带到医院检查,是膝关节软组织损伤,属老年退型性病变,许多老年人都有类似的病,无法根治,只能加强保护,吃药缓解。公公一直都有服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他离世前一天一切都很正常。晚上,我们包饺子,公公吃了一大碗饺子,说很好吃。第二天早上起床又给他下了一大碗饺子,他连碗里的汤都喝干了。</p><p class="ql-block"> 这天是冬月初八,上午11点时,老父亲坐在沙发上对我说:“世珍,我想喝口醪糟汤。”我说:“光醪糟汤不好吃,我给你加两个鸡蛋吧。”煮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醪糟蛋端给他吃了。吃完了他拉把椅子在窗边晒太阳,幺孙媳妇小红过来陪他聊天,见他手指甲很长,就找来剪指刀给他剪手、脚指甲。</p><p class="ql-block"> 我们吃中午饭时,叫他吃饭,他说:“刚吃了一大碗醪糟,还是饱的,不吃中午饭了,我想睡觉。”幺孙媳妇扶着他上床睡觉。</p><p class="ql-block"> 下午两点左右,安德回家换衣服准备去大村头兄弟洪安显家去庆贺五十寿。他走到父亲床头告知了老父亲,父亲还是睡在床上说:“你去吧,我还要睡。”</p><p class="ql-block"> 四点左右 ,我给父亲倒了杯开水送进房去,准备告诉他我要去赤水接外孙女放学。推开门,见他眼睛闭着,就没有惊动他出门了。</p><p class="ql-block"> 回来时,在徐盛超肉摊上背了50斤板板油准备回家炸猪油。回到家已经快五点了,见老父亲还没起床有点奇怪,就推开门,看他还是闭着眼像熟睡的样子,喊了他一声,不应也不动。曾外孙若斯走近床前连叫几声,依然没有反应。心里有种不祥的预感,叫若斯摸外祖的手和嘴,他说外祖的手和嘴都是冷冰冰的,我一听来不及细想,着急忙慌地往医院跑,准备叫个医生来瞧瞧。在楼下碰见帅姻伯,我请他上楼去看看我老父亲,自己跌跌撞撞跑到街对面医院请医生帮忙急救.....</p><p class="ql-block"> 我们刚回到家,帅姻伯说:“你家老人已经去了,不用检查,没救了。快找人把他抬下楼吧。”我还是央求医生去看看能不能救活,医生检查后告诉我,已经断气两个小时左右了,是急性心肌梗死。这事太突然了,我有些恍惚,一时手脚无措.....还是帅姻伯到街上一说,街坊邻居都来帮忙,有的帮忙整理门市,有的帮忙将父亲抬下楼安放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老父亲突然离世,我们一家悲痛难忍。不知他会这样悄无声息地离开我们,甚至连话都没说上一句就遽然而去.....</p><p class="ql-block"> 说来已巧,前一天干兄弟来借钱,将三千元借给了他,就还余300元,买了200元板板油,身上仅有150元,摸出来买了鞭炮纸火、落气钱等,就一分钱都没有了(主要是建房、装修房子,老祖婆患肝癌医治、一个月前老祖婆去世,紧接着又给老祖公简单办了个八十大寿,把多年积蓄全部用光了),当时情形特别可怜。</p><p class="ql-block"> 小儿子和儿媳得到消息赶回来,他俩在身上搜出三、四百元钱,买了菜等办了当晚的生活。父亲走的消息传出,街坊四邻都来帮忙,就得把生活办起走,遇着老父亲这样的突发事件,弄得精神和经济都很紧张、难受。</p><p class="ql-block"> 晚上三女婿送来伍仟元现金过来(之前借我们的),才把丧事打理起来,经济上没出现什么问题。</p><p class="ql-block"> 父亲去世后,也在家里留了七昼夜才送上山。对老父亲的丧事我们仍按母亲的规格办,隆重悼念!得到街坊亲友大力支持,来悼念的亲友络绎不绝。坐夜晚上宴席仍是80来桌,响器锣鼓若干套。送葬早上,全体子孙后辈拉车游街,花圈、花篮摆满了长长的街道,鞭炮沿街鸣放,鼓号震天,送葬的队伍占据了几条街道......沿街观看的人群,议论纷纷。有人说这家人三个多月连着办两位老人的丧事,都这样热闹,真不容易.......</p><p class="ql-block"> 我和安德同心协力,对两位老人无论是身前、身后事,都尽心尽力地办好。他们走后,每七祭奠、满七除灵、做道场都按传统习俗、老规矩办理。毕竟老人们含辛茹苦一辈子,将儿子养大成人,并培养他读书,出来工作很不容易。他们一直怕我们在单位上工作,不能按传统安排他们身后事。所以我们虽然都是单位退休的,但在处理二老身后事问题上,我们尊重老人的意愿。包括理坟、砌坟台都尽力满足父母生前的愿望,让二老安息、让亲朋好友认可、让来帮忙的亲朋好友及邻居吃好喝好。每件事情我都尽力考虑周到完备。 </p><p class="ql-block"> 把公公送上山后,我和安德感激那些热心肠来帮忙的街坊邻居,又专门置办酒席感谢他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