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4.11.22 周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静安区,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旧址纪念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静安区大田路370号大田天主教堂,静安区最大的天主教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大田天主教堂也叫圣女小德肋撒天主堂,它是静安区最大的天主教堂,占地1660㎡,建筑面积约3212㎡,1931年建成至今已经90余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教堂为哥特式建筑,两幢钟楼和半圆拱的结构,山花立面和玫瑰窗都有着鲜明的罗马建筑风格,堂身也相当高爽宏亮。内部仍然保留有半圆形的窗户和斗拱,还有宽敞的楼宇围廊。地砖、石柱和灯罩上也绘制了用来纪念修女小德勒撒的玫瑰图案。护栏、咖啡、土黄、胭脂红的四色彩砖和木百叶落地窗,在灯光的映照下非常梦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新闸路边,离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旧址不远,又看了一个“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旧址陈列馆”。想当年这一片的石库门弄堂好像很适合秘密活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4.11.22 周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静安区四行仓库纪念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4.11.23 周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轮渡黄浦江,南浦大桥段夜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4.12.1 周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黄浦区,上海音乐厅原名南京大戏院,建于1930年,设计者为范文照、赵深,他俩与后来归国的陈植、梁思成、林徽因等一样,毕业于被称为“建筑师摇篮”的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建筑系,并深受当时西方古典式建筑风格和折衷主义的思路影响,即将西式建筑中融入中国传统建筑的局部。這幢欧洲古典主义风格的剧场建筑,在近百年的时间里,它是戏院,是电影院,是音乐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950年更名为北京电影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959年再更名为上海音乐厅。上海音乐厅作为全国第一座音乐厅,1959年后的数十年中,一直是上海音乐活动的中心之一,历届上海之春音乐节、国际广播音乐节都以此为中心场所;众多的中外著名音乐家、乐团先后登临音乐厅舞台展现艺术风采,著名的小提琴家艾萨可,斯特恩、萨尔瓦多,阿卡多、伊戈尔?奥伊斯特拉赫、祖克曼、郑京和,大提琴家马友友,钢琴家拉罗查、傅聪、殷承宗,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意大利国际乐团、费城交响乐团室内乐团、香港管弦乐团、中国交响乐团等都在此表演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2002年9月1日音乐厅歇业,同年12月16日音乐厅的平移工程开始,经过近200个日日夜夜,克服了无数艰难险阻。2003年4月15日上午10时,上海音乐厅平移工程开始,工程耗资5000万。6月17日,音乐厅向东南方向移动了66.46米,并抬高3.38米,抵达新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此后,音乐厅开始修缮扩建,对原有的装饰区整旧如旧,内外部墙面颜色也清洗恢复到建厅原貌。舞台深度加大一倍,新建南厅和西厅,增加演员休息室,重建屋顶,座位增加到1200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黄浦区,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黄浦区西藏中路316号沐恩堂,隐匿在上海城央的“社交会堂”。</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沐恩堂始建于1929年,建筑师拉斯洛·邬达克(匈牙利籍斯洛伐克人)设计,新哥特式建筑风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935年美国教会援华会总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932-1937年收留难民谋生自救。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941年日军宪兵司令部马厩。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958年,慕尔堂成为黄浦区联合礼拜场所,改名"沐恩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4.12.2 周一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虹口区,鲁迅木刻讲习会旧址所在的排楼被称为“沙逊群楼” 1928年由沙测家族的华懋地产公司投资营造,是上海市第五批优秀历史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4.12.2 周一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虹口区,再走多伦路文化名人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街门处简介:多伦路(原名窦乐安路), 南传四川北路商贸闲市,北邻鲁迅公园、虹口足球场,背靠内环高架、轻轨明珠线,动静相间一里有余。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三十年代,鲁迅、茅盾、郭沫若、叶圣陶等文学巨匠及丁玲、柔石等左联作家的文学活动,铸就了多伦路“现代文学重镇”的历史地位。而闻名遐迩的公啡咖啡馆(遗址)、鸿德堂,风格各异的孔祥熙)公馆、白(崇禧)公馆、汤(恩伯)公馆更使多伦路成为海派建筑的“露天博物馆”。名人故居、 海上旧里,积淀成今天多伦路上浓厚的文化气息。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1998年,虹口区人民政府决定把多伦路建为:文化名人街,再现二、三十年代上海的文化风情,并以众多的博物馆、 展览馆、古玩字画、书屋文花、 茶室吧廊成为国内外宾客怀旧休闲、旅游观光、文化消费的好去处。文博街市、休闲社区、 勾画出明天多伦路上广阔的发展前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多伦路210号,20世纪20年代由广东季氏兄弟建造。抗战胜利后曾作白崇禧寓所,人称“白公馆”。该建筑为法国新古典主义样式,气势壮观。建筑平面呈凸字形,巨柱式柱头为变形的科林斯式,入口门廊两侧墙面各设一处凹进的半圆形壁龛,为白色大理石雕琢而成,二层露台围以铸铁栏杆,图定精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雷玛氏避暑公馆(1924) ,由西班汙建筑师阿贝拉多·拉富恩特设计,此建筑是由格拉纳达电影企业家安东尼奥·拉莫斯委托给他的建筑师朋友阿贝拉多·拉富恩特设计的,安东尼奥·拉莫斯是上海影院业的开创者,它以“小阿尔罕布拉宫"之名著称,因为建筑师复刻了纳塞瑞斯圆柱,尖洪及马蹄状拱券,其灵感来自拉莫斯家乡格拉纳达的阿尔罕布拉宫,这是拉富恩特在上海留下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原始地址:窦乐安路,当前地址:多伦路250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甜爱路上的涂鸦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4.12.17 周二 ☀️ 黄浦区city walk,复兴公园,外滩源。</span></p><p class="ql-block">上海市老卢湾淡水路口,复兴中路425号基督教诸圣堂,建于1925年,由美国传教士麦甘霖牧师购地所建,美国哈沙德洋行设计。1927年 开办圣德小学,现复兴中路第二幼儿园。</p><p class="ql-block">诸圣堂建筑采用17世纪圣公会高派建筑格式,尖顶砖木结构、清水红砖墙,立面三扇大门,左右共有四组科林斯式立柱,石柱顶端四周饰以玫瑰花及齿状橄榄枝,门廊上设有圆形玫瑰窗,造型精美。钟楼东立面和西立面各设置六个固定装饰窗,采用彩色圆玻璃拼装。堂内则是巴西利卡式三廊型,整个建筑颇具特色,属于典型的中世纪罗马教堂风格。也是上海仅存的一座罗马式教堂。</p><p class="ql-block">1958年,诸圣堂幸运地被保留下来,作为卢湾区的联合礼拜教堂。文革期间(1966年8月)教堂被迫关闭,征作仓库,堂内部分建筑被拆毁,所幸整体建筑未遭破坏,1982年圣殿重启,因陋就简恢复礼拜,信徒与日俱增。1985年起,诸圣堂特设盲人礼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上海市国华大楼,原名国华银行大楼,位于北京东路和河南中路的交界处,建成于1933年,是上海市第二批优秀历史建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国华银行大楼由通和洋行与李石林(李鸿儒)建筑师设计,怡泰营造厂承建。大楼以银行名命名,外观采用竖向构图,东南转角设主入口,拱券门高两层,顶部出檐为塔状。立面装饰包括两扇月洞形大铁门,高达二层,上端有半圆形孔雀开屏图案雕饰。大厅四周建有隔层,上下两层都是办公室,周围有13根立柱,立柱墙面用意大利大理石装修,地坪也用大理石铺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目前,国华大楼是上海市口腔医院的一部分。大楼内部进行了修缮和改造,保留了古朴的内饰和一座90年历史的金库。</span></p> <p class="ql-block">🔽上海半岛酒店位于历史悠久的外滩,是外滩60年来唯一的新建筑,酒店位于上海市中山东一路32号,于2009年开业,是半岛酒店集团在中国大陆的旗舰店。</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2004年5月7日,嘉道理家族正式宣布投资上海半岛酒店。这是它在阔别上海五十多年后,第一次重返申城,续写与上海“百年情缘”。 香港上海大酒店有限公司成立于1866年,当时在香港和上海同时启动营业,至1924年它已拥有当时上海最豪华的三家饭店。二战之后,香港上海大酒店有限公司出让在内地的所有股权离开上海,转而以香港半岛作为酒店公司的旗舰标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4.12.18 周三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徐汇区city walk,丁香花园,武康路,淮海中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武康路,上海老房子艺术中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4.12.18 周三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淮海中路,宋庆龄故居纪念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上海宋庆龄故居,位于上海市淮海中路1843号。主楼建筑始建于1920年7月,原是由寓居上海的美籍领航员鲍尔(Capt. Ball)委托中国营业公司上海建筑部设计建造,建筑面积684平方米,二十余年间曾几易其主。1949年春,宋庆龄正式移居于此宅。整幢建筑外观略呈地中海民居风格,在建筑细部和内饰上又融合了工艺美术风尚的装饰特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4.12.24 周二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黄浦区,大世界始建于1917年,作为一个世纪前上海的娱乐中心、远东最大的游乐场,曾有“不到大世界,枉来大上海”之说。过去,这里几乎囊括了当时所有可以想到的娱乐形式,每天接纳成千上万的游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百余年间,大世界历经数度沉浮。如今的大世界,已是一副新面孔。它所在之处,依然是上海市中心的交通枢纽;承载着几代人记忆的12面哈哈镜也仍保留在大厅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不同以往的是,这里已成为小剧场聚集地,是剧迷心中的观剧胜地之一;在举办大型文化娱乐活动时,它又变身为异彩纷呈的展馆,又或是星光荟萃的秀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远东饭店,位于西藏南路90号,是上海著名的历史建筑之一,由徐乔笙等人创办,并于1923年6月11日正式开幕。开业时,饭店拥有100多间客房,大部分客房配备了浴室,此外还有酒吧间、弹子房和舞厅等设施。在民国时期,远东饭店是上海著名的旅馆之一,饭店在1926年和1930年进行了两次重要的改造,舞厅改为书场,成为沪上高档书场之一,吸引了众多文人雅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新中国成立后,远东饭店改为上海警备区第二招待所,主要对内开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2023年,经过改造的远东饭店更名为“Apartment”(前远东饭店),转型为一座法式酒店式精品公寓,继续传承其百年历史和文化价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4.12.24 周二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黄浦区,上海市工人文化宫《工匠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上海浦东的变迁</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