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录,李根善老师的文体人生

坊里坊外

<p class="ql-block">撰稿:冯晓平</p><p class="ql-block">制作:紫 槐</p> <p class="ql-block">  二零二五年一月十五日,古城西安的天气虽然寒冷,却未能阻挡我们此次的约定。</p> <p class="ql-block">  早上九点半,我准时来到西安市三十中学家属区,来完成一次对八十五岁高龄、德高望重的优秀体育教师、教练员以及文艺宣传队组织者——李根善老师的采访。我和李老师早已熟识,并且早有约定要一起聊聊,今天终于得以成行。我在小区门口稍等片刻,李老师便匆匆从坊上赶了回来。我随李老师来到他的住处,一进门便见到了和蔼可亲的李老师夫人及端庄大方的女儿。我们互相打了招呼,李老师家中温馨的家庭氛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的访谈就这样自然而然地开始了。</p> <p class="ql-block">  李根善老师,西安市人,回族,出身于一个文物收藏世家。爷爷曾在北院门拥有四间门头的文物商店。是西安回坊的第一代文物收藏鉴定专家。父亲辈上有兄弟几人继承了祖上传下来的文物行当,其中李老师的父亲对陶器情有独钟,在鉴赏方面有着极深的造诣。三叔在甘肃省天水市开有文物商店干着文物收藏买卖生意。李老师回忆起,他们家族曾在回坊西羊市的李奉奇先生家居住过。后因决策失误而错过了在西羊市置办住宅的机会,从而在坊上辗转住过二十一处地方。讲到这里,我都感到有些遗憾,但李老师只是淡淡地一笑而过。</p> <p class="ql-block">  李老师一九五七年从三十二中毕业后,顺利考上西安市师范学校,在校学习三年。一九六零年毕业后,他被分配到西安市第四十三中学任教。一九六二年下半年调到西安市第三十中学,直至二零零零年退休,在三十中任教长达三十八年半之久。</p> <p class="ql-block">  最初李老师担任体育老师,教练员,教学生们踢足球。一九六二年,他带领西安市少年足球二队(由西安中学、西安市三十中学和西安市第三十八中学组成)参加陕西省少年足球比赛,荣获亚军。后来,他又带领新城区足球队参加西安市第一届运动会,并成功拿下冠军。然而,在荣誉的光环面前,李老师却急流勇退,不再担任足球队教练。一九六五年开始,他改教学生练乒乓球,直到一九七零年。</p> <p class="ql-block">  一九七零年,李老师与同校的马良骥老师一起创办了西安市三十中学文艺宣传队,这一创举在当时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宣传队排练的第一个节目就是经典之作《收租院》,第二个节目则是现代舞剧《白毛女》。这支文艺宣传队走遍了西安市的各大专院校、工矿企业、部队医院演岀受到大家一致好评。影响力非常大,宣传队为陕西省歌舞团,西安市歌舞团,陕西省京剧团,西安市京剧团,西安曲艺剧团,陕西省秦腔剧团,西安市秦腔剧团一,二,三团等省、市各著名文艺团体输送了大量的优秀文艺人才!其中七零级的左青在《白毛女》中扮演大春角色,后来成为解放军艺术学院副院长,文职少将,这是李老师最为骄傲的学生之一。</p> <p class="ql-block">  李老师深情地回忆起文艺宣传队组建时的不易。当时,他与马良骥老师采取了“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马良骥老师有几位同学在陕歌、市歌舞团工作,这也为三十中文艺宣传队注入了有利条件。为了演好歌舞剧《白毛女》,李老师和马老师组织学生多次前往平安电影院观看电影,学习专业演员的表演技巧。然后,在平安电影院休息厅就地排练。他们还组织学生前往人民大厦、解放剧场、人民剧院观看陕歌、市歌舞团的专业演员演出,回来后再结合自己的情况进行排练。没有乐队,他们就用录音机播放录音带伴奏。就是这样认认真真的学习和排练,才有了后来三十中学文艺宣传队在省内外、市内外的影响力。</p> <p class="ql-block">  还有一位名叫赵建伟的女学生,她曾在芭蕾舞剧《白毛女》中出演黄世仁的母亲。后来,她考进了陕西民航总局工作,并被提拔为陕西民航的副经理。当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访问西安市时,她还承担了机场迎送工作的副总指挥职责。这都得益于在三十学文艺宣传队的经历!李老师谈起他的学生如数家珍,尽管过去了半个多世纪,他仍能清晰地记住他们的名字和事迹。对于一位八十五岁高龄的老人而言,这实在是太了不起了。当时社会上有一种传说,西安巿三十中学就是培养艺术家的摇篮,而李老师和马良骥老师就是这个摇蓝的两位缔造者!</p> <p class="ql-block">  李老师还谈到,当时三十中宣传队一次性向部队输送了四十多名穿上正式军装的文艺青年,他们后来在部队都有过突出贡献。这在当时乃至今日都是罕见的壮举!</p> <p class="ql-block">  李老师与马老师在白天正常代课的情况下,晚上还带着宣传队外出演出。哪怕晚上到午夜两三点钟才回来,第二天白天也不耽误正常上课。十几年如一日,李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兢兢业业、教书育人的好老师。文艺宣传队一直持续到一九八一年才停办。</p> <p class="ql-block">  从一九八二年开始到一九九二年,李老师又组建了西安市第30中学男子棒球队和女子垒球队,每年代表学校参加西安市中学生比赛,连年取得好成绩。当年球队的学生现在已经是退休了的奶奶爷爷,每次相聚看望李老师时都感慨说:在球队的训练和比赛是学生时代最快乐的回忆。十年期间多次带领西安市中小学生棒垒球队参加全国比赛。为西安市获得了许多荣誉,球队当时的水平在全国都是名列前茅的。由于成绩优异,李老师还获得了全国棒垒球业余优秀教练员称号以及西安市民族委员会表彰的少数民族优秀教师称号。一九八八年、一九八九年、一九九零年,他连续三年被评为先进教师(这是个千分之二的荣誉称号)由于是三年连冠的先进教师,上级部门决定为李老师升一级工资,给予鼓励。</p> <p class="ql-block">  然而,在事业如日中天之际,李老师却将棒球教练这一重任传承给了年轻一代,毅然决然地离开了球队,重返校园执教,直至二零零零年光荣退休。</p> <p class="ql-block">  退休后的李老师生活丰富多彩,他每天早上到环城公园打乒乓球,风雨无阻。他的精神面貌根本不像一个八十五岁高龄的老人,走路都带风,倒像刚退休的六十岁左右的人。</p> <p class="ql-block">  我向李老师要了过去他带学生时的照片。李老师和他的女儿不厌其烦地翻箱倒柜地给我找了许多非常珍贵的照片。这让我深受感动。在此,我要向李老师和他的家人表示衷心的感谢!</p> <p class="ql-block">  李老师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他干一行爱一行,而且每一行都能干出成绩来,一个体育老师能为国家培养出大批的文艺,体育方面的人才,这才是李老师最为欣慰的事。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平凡中的传奇!让我们共同祝福这位德高望重的李老师身体健康、阖家欢乐!愿他的晚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充满欢声笑语!采访在欢快而温馨的氛围中圆满结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