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知日记——为什么现代人更多地追求真实感

张丽君

<p class="ql-block">最近我被一个词“真实感”吸引着,包括我自己在写文章中都会有意无意地强调真实感,那么为什么现代人,尤其当代的年轻人越来越追求在社交媒体上透露出的真实感呢?</p><p class="ql-block">没错,任何人排斥着虚假的面具,热衷拆穿不真实的人设,吐槽着一切虚伪的生活滤镜,可是我们为什么会表现出这个样子,我想神奇之处在于真我无处不在,真实不虚,与生俱来,当我们心足够清静,一切只跟随内心的真实感自然而生。</p><p class="ql-block">‍年轻人之所以想在社交空间里寻找真实、建立真实的联系,是因为想要把这种真实感,最终转变为认同感和归属感,在时代的洪流下,把一致的人聚成一个小圈子,通过寻找到同温层中的人来抱团取暖,获得快乐和安慰。</p><p class="ql-block">‍可是虚假人格又是如何形成呢?一个生命出生1000天,从原来无分别心,无妄念心,无执著心,慢慢变成主动灭掉自己活力的凶手,到底都经历了什么,令自己活得苦情绝望,总是围着别人感觉转,不尊重自己,丢失自我,原来充满活力的生命力逐渐麻木,情感和失去目标感的迷失。自我的体验感“死去”了,虚幻、疏离、麻木、迷茫。在当下的生活中,感到生活是不真实的,缺失自己和自己的、自己和环境的、自己和他人的链接,自己变成了一棵没有根的漂浮的树。而对于一个生命,建立安全感,存在感归属感最佳时机便是2岁,一个生命自我生命力最旺盛的时候。我们是否提供正确的养育环境,是否用心陪伴孩子度过这个关键的成长时机,有人说了,我连自己都没活明白,如何能够看懂生命,更别说做错。</p><p class="ql-block">‍所以在我看来,无法真实的面对自己,无法真实的面对生活,这是人生最大的难题。无论是成就事业,还是社会交往,乃至人生的意义,都离不开这两个字的深入。</p><p class="ql-block">可以这么说,真实度越高,你就越能够尊重自己内心的选择。真实这两个字,想理解透彻是比较难的,甚至比登天还难。</p><p class="ql-block">真实的本质,是属于一个比较深奥的哲学话题,但对生命而言,太重要,一个无比清晰自己想要做什么,不想做什么,有着极强内驱力的生命,是具备创造力,是拥有面对未来有信心有能力生存和发展的。</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一个孩子的自动自发,自信自主,就是健康的基础自我,顺应孩子身心发展节奏的性情养护与生命关爱,可以令一个生命在早期形成健康自信的内在自我认知,毫无退缩,畏惧,压抑,捆绑,生命具有积极主动的探索意愿。如果一个生命在小时候没有经过一番呵护,关爱,在成长的历程中没有经过自我意识的觉醒、努力、修养和锻练,那么心灵就会卡在过去某个阶段不能健康的长大。试想一个生命没有获得健康的发展,反而因为父母家庭的过错,形成内在创伤与卡点,那么即使孩子未来走向社会,开始独立生活,那个没有长大的心灵就会成为他终生的桎梏,使他无法完成精神与人格的独立,更不可能拥有自主创造幸福的能力。为什么?因为假我是创伤性的基础自我,被破坏被压抑被恐呵等要求命令,生命所呈现出来的就是极不稳定的情绪心理,以及被动,怀疑,自卑,愤怒,自我否定、自我放弃的心理惯性。所以,一个生命要有主动意识修练成长,不管过往我们的生命被如何捆绑,人的心灵一旦被开发,生命的自由无限,光明善美,便会让人觉得人间值得。</p> <p class="ql-block">谈到生命成长,不得不说中国传统文化,心灵的我才是真我,但是决不能错把假我当真。</p><p class="ql-block">‍佛門学佛,头一个要把我放下,无我。为什麼?这个我是假我,這个身体,假我,为什麼?它有生减真我不生不灭。</p><p class="ql-block">你看惠能大师开悟了,自性找到了,「何期自性,本不生灭」,本來沒有生灭,那是真我。</p><p class="ql-block">不要把假我当我,不要把妄心当真心,人才能真正自由。</p><p class="ql-block">‍假我就像我们脑袋中的一些声音,总是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当我们消除了这十二项核心动力,我们才能与真正的自我相连接,活出自己的卓越性和意图,活出一颗平常心。</p><p class="ql-block">1、没有充分感受事物。我们在小时候还没有学会语言之前,在遇到很强的负面情绪的时候,我们就被斥责不可以哭,不能去感受情绪,从小受限制,然后成为自己的习惯。在我们逐渐长大的过程中,我们不再去感受,因为认为感受就不理性的,以各种理由去抵制,这样负面的情绪还会停留在身体当中,就像一堆包袱,我们每天都在背着,影响着我们的人生。要解决情绪,就是要充分的去感受。任何情感一定要下定决心去百分之百去感受,直到自己有智慧、清晰而止。</p><p class="ql-block">2、忽略自己的直觉。我们不愿意去感受,因此我们只相信自己的理性。然而,世界上很多事物(例如手机、电脑、艺术品等)在还不存在的时候,就是由于某个人在直觉中有了灵感,然后他们把这些事物创造出来。选择和谁结婚、购房、选择工作、商业上的重大决策……人们几乎每一项重要的选择都需要依靠直觉而非理性。</p><p class="ql-block">3、指责/判断。我们几乎都是在指责、判断的环境中长大,指责社会、指责他人、指责自己。指责他人其实100%是我们不愿意去感受我们自己内在也存在被指责的事物,因为当我们指责他人的时候,我们自己会感觉舒服一些。世界是我们的一面镜子,我们所指责的内容其实是我们自己的一部分,反映出我们自己的问题,而跟我们指责的对象没有关系。接纳这些内容,让自己不断成长,并从中获得价值,这是我们唯一的选择。</p><p class="ql-block">4、逃避当下。我们经常活在过去的回忆,或者未来的梦想中,而不愿意面对当下的现实,因为现实让我们痛苦。有的人选择酗酒,有的人选择沉迷于网络游戏……通过各种方式逃避感受情绪。事实上,只有当下是最重要的。从过去的痛苦中学习到经验,从未来的梦想中获取力量,然后觉察到当下什么是最重要的。</p><p class="ql-block">5、从外界寻找自己。我们在刚出生的时候非常依赖我们的父母,甚至感觉到他们是我们的一部分。如果我们有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我们就感觉到“一些事物失去了”。有的人一生都在从外界寻找自己,金钱、名望、豪宅、事业、肯定、接纳、尊重……以为没有这些自己就是不完整的。而事实上,每一个人都是完整的存在,不需要从外面寻找自己。我们只需要向内寻求,我们的内在拥有成功、快乐的所有资源。</p><p class="ql-block">6、误把需求当成爱。如果爱我,就肯定我、送我需要的东西、陪伴我……其实这不是爱,而是需要。真正的爱是不带有任何回报的期望,而是一种无条件的给予。我爱你,可以跟你是否爱我没有关系。我们的爱人、父母、朋友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我们没有必要要求他们的爱。</p><p class="ql-block">7、抵制变化。对于生活,我们总期望是没有变化发生的,这其实是一种幻象,因为现实是世界是不断变化的。变化意味着我们需要面对不确定性的恐惧,我们想要有把控世界的安全感。拥抱变化、享受变化所带来的不确定性。</p><p class="ql-block">8、限制自我表达。我们很多时候不敢对别人表达自己,因为我们害怕被拒绝的感觉,害怕失去某些人对自己的认可,甚至不愿感受自己“登上顶峰”的孤独感。事实上,人们总有可能会拒绝、嘲笑你。当我们敢于自我表达的时候,我们会感受到来自自己内心的力量、勇气和创意。</p><p class="ql-block">9、强迫结果我的想法、我们的意图、我要的结果……当我们执着于自己的想法的时候,我们就是在强迫结果,我们只依赖我们的理智。其实,当我们勉强促成一个结果的时候,真正的答案却是需要更多的时间才会出现。答案在该来的时候就会来,在还没有答案的时候,我们要做的是等待清晰。</p><p class="ql-block">10、排斥他人观点当我们太排斥他人观点,我们就听不到他人,身边就很少有愿意对我们说真话的人。所以我们需要发展自己开放的意识,考虑他人的观点,愿意接受他人的观点。当听到别人的观点的时候,留意自己的反应。</p><p class="ql-block">11、制造解释/讲故事我们经常依据自己的经验做出解释,但是对于同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做出的解释可能是不同的。因此解释经常不等于事实,问题在于我们经常把解释当成是毫不怀疑的事实。</p><p class="ql-block">12、过度反应在极度的情绪反应时,我们会丧失我们自己是谁的感觉,当我们在情绪当中的时候不要做决定,因为这种决定往往是基于故事的表达,不是自己真正的愿望,往往最后让自己感到遗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