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节日简介</font></b></h1> 寒衣节,俗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秋祭和十月一,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人们习惯在这一天祭扫烧献,纪念仙逝的亲人。在祭奠时,因为要焚烧棉衣纸质衣服,寓意给逝去的亲人送上过冬的衣服,因此,这个习俗被民间称为送寒衣。<br> 《诗经·豳风·七月》记载:“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意思是农历九月开始天气逐渐转凉,人们开始为越冬添置御寒的衣服,因此,寒衣节也被称为授衣节。由于农历十月刚入冬,九月授衣过早,从宋朝开始,这一习俗被移至十月朔日。农历十月初一是进入寒冬后的第一天,古时有授衣、祭祀、开炉等习俗,提醒人们注意寒冬的到来。这一天,妇女们要拿出棉衣,送给在远方戍边和服徭役的亲人,在为亲人送去寒衣的同时,逐渐发展为祖先和亡人也一并送去过冬寒衣。民间将寒衣节与清明节、中元节并称为中国三大鬼节。<br> 寒衣节反映了中国人慎终追远的孝顺传统,体现了儒家孝文化的自然生态伦理。与其他节日不同的是,寒衣节不完全排斥女性的参与,相反,女性在寒衣节期间要主持节俗事象,在创建、培养和维持社会关系中发挥较为关键的作用。<br>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历史沿革</font></b></h1> 寒衣节的起源有多种说法。首先是周朝说。相传寒衣节起源于周代,时间为每年农历十月初一,节日特别注重祭奠先亡之人,谓之送寒衣。《礼记·月令》中描述了周代腊祭的情形:以猎物为祭品,天子在社坛上祭祀日月星辰众神,在门间内祭祀五代祖先,同时慰劳农人,颁布新的作息制度。寒衣节标志着严冬的到来,也是为父母爱人等所关心的人送御寒衣物的日子。 其次是秦朝说。寒衣节与秦代的岁首习俗有关。寒衣节的悼亡主题其实源于古代十月的年节祭祖礼,也是古人视十月为正阴之月观念延续。在阴气正甚时祭祀亡灵,可谓合乎时宜。在冬寒到来的时节,人们在加衣避寒的时候,自然会联想到暴露在郊野的亡灵,特别是自己的祖先长辈。因此,帮助亡人度寒便成为生者义不容辞的孝行。同时,这也符合中国人讲究慎终追远传统祭祀活动的要义。 唐代《唐大诏令集》唐玄宗天宝二年八月制曰:“禋祀者,所以展诚敬之心,荐新者,所以申霜露之思。是知先王制礼,盖缘情而感时。……自流火届期,商风改律,载深追远,感物增怀,且诗著授衣,令存休浣,在于臣子,犹及恩私,恭事园陵,未标典式。自今以后,每至九月一日,荐衣于寝陵,贻范千载,庶展孝思。且仲夏端午,事无典实,传之浅俗,遂乃移风,况乎以孝道,人因亲设 教,感游衣于汉纪,成献报于礼文,宣示庶僚,令知朕意。”这一诏令直接影响到汉族民间拜墓送衣的习俗。 宋代十月朔的习俗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授衣、祭祀和开炉。所谓授衣,就是皇帝向文武官员赏赐棉衣,以示关怀。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说:“十月日,宰臣已下受衣著锦袄三日。”《岁时杂记》也记载:“十月朔,京师将校禁卫以上,并赐锦袍。皆服之以谢……边防大帅、都漕、正任侯,皆赐锦袍。”烧衣即为逝者备好御寒的衣物,拿到坟前烧掉。《东京梦华录》中曾这样描写京城汴梁十月初一送寒衣的情景:九月“下旬即卖冥衣靴鞋、席帽、衣段,以十月朔日烧献故也。”从中可见,当时的人们对送寒衣一事十分重视,在寒衣节到来前,冥衣店便备好祭祀用的衣服鞋帽,供人们在十月一这天烧献故人。 南宋时期,民间开始兴起在十月朔日扫墓,并焚烧衣物。宋代周密《武林旧事》就记载:“十月朔,都人出郊拜墓,用棉裘褚衣之类。” 到了元代,已明确把十月初一祭先上坟称为送寒衣节。《析津志辑佚·岁纪》说:“是月,都城自一日之后,时令谓之送寒衣节。祭先上坟,为之扫黄叶。” 到了明代,送寒衣的习俗进一步发展,寒衣也更加丰富多彩。《帝京景物略》中对当时京城寒衣节的情况作了较详细记述:“十月一日,纸肆裁纸五色,作男女衣,长尺有咫,曰寒衣,有疏印缄识其姓字辈行,如寄书然。家家修具夜奠,呼而焚之其门,曰送寒衣。新丧白纸为之,曰新鬼不敢衣彩也。送白衣者哭,女声十九,男声十一。”为了表示对逝者的尊重,当时送寒衣也十分讲究,不但衣服有一定的规格尺寸,并在上面郑重地写上故人的名字辈分;送的时侯还有一定的规矩:亡故较久者的寒衣用五色纸剪成,新亡者的寒衣需用白纸裁剪。给新亡者送寒衣时,还要大哭一场,女人哭十九声,男人哭十一声。此外,寒衣必须烧得干干净净,据说有一点没烧尽,亡者就无法取走。 清代的寒衣节基本上沿用了明代的旧俗。《帝京岁时纪胜·送寒衣》中说:“十月朔……士民家祭祖扫墓,如中元仪。晚夕缄书冥楮,加以五色彩帛作成冠带衣履,于门外奠而焚之,曰送寒衣。”但在规模和送的物品上,比以前更为讲究,不但送衣服,还送冥钞。由此可见,清代人送寒衣,更加重视金钱的作用。 到了近代,寒衣节习俗在民间依然存在。民国时期,送寒衣的习俗一直延续。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十月一送寒衣的习俗除了“文革”期间中断以外,始终断续存在,只是礼仪较过去简化了许多。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民间习俗</font></b></h1> 寒衣节祭祀祖先有家祭也有墓祭。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和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少的供物冥衣。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送寒衣。各地的具体习俗会略有不同。 在北京地区,每年十月初一以前,人们就到南纸店去买寒衣纸,买回家后再裁成布匹形状的长条,然后印上牡丹、菊花、蝴蝶等各种颜色的图案,有的还把寒衣纸剪成衣裤状。寒衣做好后,再装进包有纸钱和冥钞的包裹里,然后拿到墓前焚烧。但不论用什么样的寒衣都要以纸钱和纸锭为主。 河北民间送寒衣一般用五色纸剪成衣裤状,用纸包成包袱状,正面写上祖先名号及生卒年月日,下注后裔某某敬奉等字样,分别在墓前、门前或十字路口焚烧,并朝墓地方向祭拜,所以又叫烧包袱。 山西一般要到坟地进行,雁北地区和晋中遥等地,傍晚妇女要在门外放声大哭;临县旧日传有一首诗:“粘纸成衣费剪裁,凌晨烧去化灰埃。御寒泉台能否用?但闻悲声顺耳来!”既写出了送寒衣的情景,又对传说提出了疑问;吕梁地区民间家家用彩纸剪衣到坟上焚化。民间送寒衣时,还讲究傍晚到十字路口焚烧一些五色纸,象征布帛类,意为救济那些无人祭祀的绝户摹嚷,以免送给亲人的寒衣等物被他们抢去。山西讲究亲人去世后孝满三年,儿女才能在十月初一换上常服。迁坟合葬也习惯在十月初一进行。十月初一,民间妇女忌出行,多数人这天会吃荞面和莜面;晋南地区送寒衣时,讲究在五色纸里夹裹一些棉花,说是为亡者做棉衣和棉被使用;晋北地区送寒衣时,要把五色纸分别做成衣、帽、鞋、被种种式样。甚至还要制作一套纸房舍,瓦柱分明,门窗皆备。 在河南豫西一带,当日晚饭后,人们会端上托盘或提个竹篮,放上用五色纸做成的衣服、阴钞和一碗饺子,来到自家大门外或大路边致祭。先用草木灰撒五个圈,以代表祖宗五代;一边另撒一个,代表那些孤魂野鬼。灰圈要留口,面向坟墓方向,然后口念祭语并烧掉衣物和阴钞,把饺子连汤泼洒到纸灰上。如果没有墓地或亲人在外地的,要在当地的十字路口处画圈烧纸钱和纸衣,为先人送衣送钱。许多地方还在门口路边放置灯盏,为鬼魂照明,俗称放路灯,郑州人它为称放散灯。随着大多迷信活动的废止,大部分地区只是在十月初一烧纸送衣来寄托对亲人的哀思。 山东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也是为逝去的亲人上坟的日子,他们会将自己秋收的物品为死去的亲人供上,向祖先报告一年的丰收成果。除了这些,他们也会用彩纸剪成衣服,为祖先焚烧,表示十月初一上坟烧寒衣的意思;鲁西南一带,寒衣节除了准备寒衣,还以亡者生前喜爱的戏曲或神话故事为题材制作纸扎供阴间娱乐。 十月初一是陕西米脂人上坟祭祖的四大节令之一,届时,家家户户要给先人在坟上去送寒衣烧五色纸,有的前三天就已礼行,各家也都在自己家里吃一顿变色饭,以示过节。 广西南宁多在十月初十修理祖坟,举行冬祭。此时天气渐冷,人们制纸衣焚化于坟前,叫送寒衣,以表示关怀追缅先祖之情。 受中原影响,江苏地区也有送寒衣习俗,人们要把各种冥衣装一个红纸袋里,上面写明亡者的身份及姓名,十月初一当晚,把纸袋供在堂上祭奠一番,而后拿到门外焚化,同时将刚收获的赤豆、糯米等做成美食让祖先尝新。其实,这一系列的祭祀活动都是缅怀祖先,祈求保佑家族兴旺、子孙平安的表现。 我国其它地区在十月初一日不仅要为亡人送寒衣过冬,生者也要进行一些象征过冬的传统活动。妇女们要在这一天把做好的棉衣拿出来,让儿女、丈夫和家人换季。如果此时天气仍然暖和,不适宜穿棉,也要督促大家试穿一下,图个吉利。男人们习惯在这一天整理火炉和烟筒。安装完毕后,还要试着生一下火,以保证天寒时顺利取暖。 关于寒衣节的习俗一直存在着许多争议。因为寒衣节的传统习俗大都是通过烧纸钱和寒衣等祭祀用品祭祀故人,这样的习俗肯定会造成烟雾缭绕、硝烟弥漫和污染空气,燃烧物的残灰也会对环境卫生造成影响,有的时候不慎还会引起火灾。所以,在社会上,人们对烧纸尤其是当街焚烧祭品等做法颇有争议。针对这个十分挠头的问题,政府只好在充分尊重民俗的前提下,这些年相关部门这些日子里采取在集中烧纸路段放置烧纸容器,派消防人员在旁边日夜看护,让环卫工人及时清扫等措施来解决。同时通过公众号、微博等形式宣传,引导建议市民以文明、绿色、节俭、安全的祭祀方式祭祀先祖、缅怀故人,如献上一枝花、点燃两支蜡烛、贴上缅怀祈福卡、建一座网上纪念馆等形式。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典故传说</font></b></h1> 朱元璋授衣传说。农历十月在古代是一个重要的月份,此时正是稻谷收获进仓之际,天子会以穿冬衣的仪式,昭告庶民,冬天已经来临。相传明初朱元璋在南京称帝,为了显示顺应天时,在十月初一这天早朝行授衣之礼,把刚收获的赤豆和糯米做成热羹,赐给群臣尝新。南京民谚说:“十月朝、穿棉袄,吃豆羹、御寒冷。”寒衣节由此而来。人们还在加衣避寒的同时,也把冬衣捎给远在外地戍边、经商和求学的游子,以示牵挂和关怀。 孟姜女千里送寒衣。相传,秦时江南松江府孟、姜两家,种葫芦而得女,取名孟姜女,配夫范喜良。后来,杞良被抓去修筑北疆长城,孟姜女在十月初一这天启程,给远在千里外的丈夫送御寒的衣服,寻到长城脚下,不想丈夫已死,被埋筑城墙里。孟姜女悲痛欲绝,对着长城昼夜号啕痛哭,终于感天动地,哭倒长城八百里,露出丈夫尸体,使她得以给丈夫穿上了寒衣。孟姜女还与秦始皇面对面抗争,为夫报仇、替己出气,最后怀抱丈夫遗骨,纵身跳海殉夫。就在跳海的一刹那,海上波涛澎湃,缓缓拱起两方礁石。据说海上姜女坟,海潮再大也不曾没顶。当地百姓听说这件事无不动容,以后每到十月初一这天,便焚化寒衣,代孟姜女寄送给亡夫,数年以后,长城内外便将农历十月初一这天定为追悼亡灵的寒衣节,十月初一烧寒衣,逐渐成为凭吊已故亲人的风俗。 千百年来,孟姜女千里寻夫送寒衣的忠贞爱情故事一直广为流传,建在秦皇岛海滨的贞女祠,至今游人如织。在正殿里塑像两侧的木柱上,相传为南宋丞相文天祥题写的对联“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用对比的手法鞭挞了秦始皇的暴政,赞颂了孟姜女的忠贞节烈。 祠内还有一副被称为天下第一奇联的对联最为人称道。对联的上联是“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下联是“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这副对联巧妙地利用了汉字一字多音的特点,在朝和长两个字上做足了文章。其中,朝可以读作zhāo,也可以读作cháo;长可以读作zhǎng,也可以读作cháng。因此,这副对联有多种读法,每一种读法都蕴含着不同的哲理。例如:“海水潮,朝朝潮,朝潮朝落;浮云涨,常常涨,常涨常消。”这种读法形象地描绘了海水潮起潮落、浮云变幻无常的自然景象;“海水潮,潮!潮!潮!朝潮朝落;浮云涨,涨!涨!涨!长涨长消。”这种读法通过重复的词语,强调了海水和浮云的持续运动和变化。<br> 应该说,这副对联不仅描绘了孟姜女庙周围的自然风光,还通过以景喻情的手法,揭示了世上万事万物并无常态,都是可变的哲理。同时,也反衬出孟姜女对丈夫的感情不变,对爱情的忠贞不变,使得孟姜女的精神永存。<br> 贞女祠里的望夫石北侧,还有乾隆皇帝的题诗:“凄风秃树吼斜阳,尚作悲声吊乃郎。千古无心夸节义,一身有死为纲常。由来此日称姜女,尽道当年哭杞梁。常见秉彝公懿好,讹传是处也何妨。”这首诗把孟姜女的忠贞节烈夸奖了一番,体现了封建帝王祭拜孟姜女时的心情和态度。<br> 此外,祠内还有一些其他的诗词和楹联作品,如康熙、乾隆和道光等皇帝的御题诗以及两侧卧碑上的题诗等,都赞颂了孟姜女的高节品格和忠贞精神。<br> 商人促销伎俩的故事。古时候没有纸,人们只好把字刻在竹板上,但使用起来很不方便。传说有个叫蔡伦的人发明了纸。人们争着买纸写字,使他的生意做得很好。蔡伦的嫂子慧娘看上了这个利润丰厚的营生,就让丈夫蔡莫找蔡伦学造纸。那时,蔡伦给官府造纸。蔡莫去的时候,妻子一再交代说:“少学几天赶紧回来,以便早日赚钱。”蔡莫到蔡伦那里学了三个月就回来开起了纸坊。但三个月哪能学到真本事,所以,他们造出来的纸太粗糙,卖不出去,堆得满屋子都是。<br> 两口子望着纸捆,非常发愁。慧娘到底是个聪明人,想出了办法,在丈夫耳边咕哝一阵,就让丈夫按着她说的去办。半夜里,蔡奠放声哭了起来。邻居们不知蔡莫家出了啥事,过来一看,原来是慧娘死了,而且已经装进了棺材。蔡莫见邻居们都来了,他哭了一阵,抱来一捆草纸,在棺材前点火烧了起来。边烧哭诉着说:“我跟着弟弟学做纸,不用心,做的纸不像样子,没人要,竟把你气死了。我要把它烧成灰,解你心头之恨。”他一边哭一边烧,烧着烧着,只听棺材里有响声,他好像没听见,只管烧和哭。又烧了一阵,只听慧娘在棺材里大喊:“快把棺材揭开,我回来了。”这下可把人们吓呆了,但慧娘还是只管不停地叫,人们无可奈何,只好壮着胆子把棺材的盖子揭开了。慧娘坐起来,拿腔撇调地唱道:“阳间钱能行四海,纸在阴间做买卖,不是丈夫把纸烧,谁肯放我回家来。”唱罢,定了定神说:“刚才我是鬼,现在我是人。我到了阴间,就让我推磨受苦,丈夫给我送了钱,小鬼们为了几文钱,争着帮我推磨,真是有钱能使鬼推磨。判官知道我有钱,向我要,我把丈夫送的钱给他好多,他就暗暗地开开地府后门,把我放回来了。”<br> 蔡莫听了妻子的话,装作不明白地问:“我没有给你送钱啊?”慧娘指着正烧着的纸堆说:“那就是你给我送的钱,咱们阳间拿铜当钱,阴间拿纸当钱。”<br> 蔡莫一听,又跑去抱了两捆纸,边烧边说:“判官呀判官,你把我妻子放回来了,我感恩不尽。我再给您老送两捆钱,你在阴间可要宽待我那爹妈呀,可别叫他们受苦,没钱花了我还给你送。”说完,又去屋里抱了两捆纸烧了起来。<br> 邻居们受了他们的欺骗,以为烧纸真有这么大的好处,都忙着掏钱向蔡莫家买纸,去各自的祖坟上烧了起来。不到两天,蔡莫家堆积满屋的草纸全卖完了。慧娘还阳的那天是农历十月初一,因此,至今还给人们留下十月初一上坟烧纸的习俗。<br>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ff8a00">节日文化</font></b></h1> 寒衣节体现了儒家孝文化的自然生态伦理。《孝经》中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这种天人合一模式下的自然秩序论为孝道存在的合理性找到了宇宙本体论依据,同时为寒衣节及其习俗的形成提供了支持。寒衣节所处的农历十月气温降低,开始出现冰霜寒露,此时生者的体感与观感均有凄凉之意,进而引发悲伤等情绪。在南北朝时期,梁武帝在《孝思赋(有序)》中就感叹,践霜露而凄怆,怀燧谷而涕零。在儒家孝文化的自然生态伦理推动下,生者将自身对于自然变化的体会移情于逝者,最终达到孝亲仁爱的思想层级。《宾县县志》就有这样的记述:“今之清明及十月一,即古之春露、秋霜也。君子观于此,而孝悌之心可以油然而生矣。”而生者为了在所处的现实世界表达与实现时令变化中的孝道,逐渐建构出寒衣节及其习俗。民国《高阳县志》也说:“十月初一日,气候渐寒,皆衣棉衣;恐先人在地下受寒,故送寒衣纸烧于墓前,俗谓之‘送寒衣’”。民国《开阳县志稿》收录的民间歌谣《孝歌》,无论是题名,还是内容,“十月满地降寒霜,要送寒衣与爹娘。冬衣冬帕和冬帽,冬鞋冬袜共几双。长的交与痛儿父,短的交与疼儿娘。思想爹娘苦情况,火化寒衣哭一场。”均表现出寒衣节蕴含的孝道内涵。 历史上有很多关于寒衣节的文学作品。南宋著名词人朱敦儒的《十二时·忆少年》写道:“连云衰草,连天晚照,连山红叶。西风正摇落,更前溪呜咽。燕去鸿归音信绝。问黄花、又共谁折。征人最愁处,送寒衣时节。”这首词描绘了秋末至冬初的萧瑟景象,充满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独处时光的感慨。运用自然景物来表达了自己的情感世界,把秋天的萧瑟景象与内心的孤独和思念等情感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情感深沉、意境悠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南宋豪放派词人刘克庄的《读秦纪七绝》写道:“黔首死于城者众,杞梁身直一微尘。不知当日征入妇,亲送寒衣有几人。”它以精炼的笔触,深刻反思了秦朝的历史和它对后世的影响,通过对秦朝暴政的批判和对受害儒生的同情,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的关切与期许。 元朝姚燧的散曲《凭栏人·寄征衣》说:“欲寄君衣君不还,不寄君衣君又寒。寄与不寄间,妾身千万难。”以思妇的口吻细腻描绘了妻子在寒冬到来时想给远行的丈夫寄衣的复杂心情。全曲构思巧妙、语言平实而情感真挚,深刻体现了妻子对丈夫的深切思念和关爱。 清朝蒋士铨在《岁暮到家》中说:“爱子心无尽,归家喜及辰。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见面怜清瘦,呼儿问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叹风尘。”诗人运用白描手法,借助衣物、语言、行为和心理活动,具体形象地表现了母子深情。通过描述久别回家的游子与母亲相见时的情景,颂扬了母爱的深厚和伟大,表达了对母爱的感激和愧疚之情。 每至朔风敲门户,思念故亲送寒衣。寒衣节在古代是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它强调了人们对于时间流转的感受,传达的无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孝道,它既是怀念和祭奠祖先的日子,也是回忆家庭历史的时刻。人们理应结合时代的发展,通过更为文明的方式,传承民族的传统文化。当代社会,注重环保,弘扬文明,越来越成为全社会的共识。祭扫的效果。如今大家可选择的祭祀方式有很多,比如送鲜花、植树、写祭文和开家庭追思会等方式缅怀祖先,表达后代的孝思。面对民声民意,政策更应该创造条件、积极引导,制定行之有效的政策法规,提出更多的替代性的文明缅怀方式,帮助公众接受新规,形成文明祭扫风俗势在必行。<br><h5 style="text-align: right;">(2025年1月19日 西山脚下)</h5><div><br></div><h5> <font color="#ed2308">【注】文字参考了网络资料。插图在网络基础上编辑制作。侵权必删,特此致谢。</font></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