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0.18 昨晚从乌兹别克的塔什干飞抵吉尔吉斯坦首都比什凯克,到酒店已经过了晚上9点,周围漆黑一片,啥都看不清楚。清晨推开酒店房间窗户,哇塞!正前方好大一片雪山冒了出来,初升的太阳光从东边斜射过来,逐渐点亮了对面的阿拉套山脉(属于天山山系的分支)和山脚下的房屋,魅力都城崭新的一天开始了。</p> <p class="ql-block">比什凯克是吉尔吉斯坦最大的城市,其吉尔吉斯语的意思是“搅拌马奶的棒子”,城市位于帕米尔高原西北部阿拉套山麓的楚河河谷,自公元4-5世纪丝绸之路兴起,比什凯克作为中<span style="font-size:18px;">亚地区的古代重镇,曾经是丝绸之路中一条经过天山山脉、贯通西域和中亚草原的要道所必经的驿站</span>。</p> <p class="ql-block">此时正直上班时间,街道上的车辆来来回回穿梭,一片繁忙、生机勃勃的城市街景。</p> <p class="ql-block">上午安排的第一个活动是此行中最令人心动的阿拉阿查国家公园。这是吉尔吉斯坦1976年建立的位于天山山脉的一处高山公园,距离比什凯克市区40公里。公园面积200平方公里,<span style="font-size:18px;">有20多条大小不等的冰川和大约50个山峰,还有</span>阿拉阿查河峡谷地区的美丽自然景观。公园有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一个理想的野餐、徒步旅行、滑雪和爬山的好去处。这里的山峰海拔从入口处的1500米至最高峰Semenova Tian-Shanski 4895米不等。</p> <p class="ql-block">大巴车进入公园大门之前,我们就已经看到了雄伟壮观的雪峰和巍峨的冰川。</p> <p class="ql-block">因平均海拔高,山顶终年积雪不化,10月中旬进山,四周白雪皑皑,但身上并不觉得太冷,一路向上缓缓前行,空气清新,赏心悦目。</p> <p class="ql-block">晶莹剔透的冰雪世界</p> <p class="ql-block">公园中有两条小河-Adygene和Ak-Sai,它们是由冰川融化水汇合而成。</p> <p class="ql-block">公园中的小精灵,它们已经习惯与我们人类亲近了😀</p> <p class="ql-block">团队安排了半天时间游览阿拉阿查公园,我们从海拔1500米起步,大约走到海拔2200米的地方往回折返,对于大多60以上的团友来说,这个强度是合适的。据说游览路线有好几条,有两三天的,也有更长时间的,当然主要是为年轻的背包客来设计的。</p> <p class="ql-block">中午离开公园时,驾驶员在路边临时停车5分钟,大家赶紧下车,与<span style="font-size:18px;">美丽的阿拉阿查道一声再见</span>👋</p> <p class="ql-block">午饭后我们回到比什凯克市区,先去游览了比什凯克市中心的音乐厅广场,这里是城市的主要旅游景点之一,广场上鲜花盛开,周边环绕着国立民族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等高等教育学府,中国的孔子学院也设于此地。音乐厅广场中央的雕像是玛纳斯,据说左边小的雕像是他的妻子,右边则是他的老师。玛纳斯是西域口口传唱的史诗中的人物,在吉尔吉斯坦则将玛纳斯视作自己国家的民族英雄。</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一群正在当地就读大一的学生走到面前,他们试图用简单的汉语与我们对话,很显然他们的汉语才刚起步,讲的结结巴巴,很多意思还需要用英语才能清楚的表达,看上去他们对学习汉语还是充满了热情。</p> <p class="ql-block">我们步行前往丰收市集,走过路过吉市的老广场-胜利广场,一路上看到不少雕像,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的,也有普通人物的,很有年代感。听说吉市还有一条邓小平大街,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双向6线行车大街,长3.5公里,宽约25米,在大街东端矗立着一座2米高的红色花岗岩纪念碑,碑的正面用中文、吉尔吉斯文和俄文写着:“此街以中国卓越的社会和政治活动家邓小平的名字命名”。可能比较远,也可能不顺路,导游并未向我们提及。</p> <p class="ql-block">十月丰收节市集。据说这是苏联时期遗留下来的传统,每年10月中旬都会在此举办集市交易活动。摆摊的和瞎逛的人都不老少,市集上大多是农副产品,有蜂蜜、马肉香肠(有团友买了让大家品尝,味道有点膻)、马奶子酒和蔬菜水果等,还有唱歌表演,挺热闹的。</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参观了阿拉套广场和吉尔吉斯国家历史博物馆。</p><p class="ql-block">阿拉套广场是比什凯克市人休闲娱乐的中心,也是各种活动及庆典的举办地,国家独立纪念碑设于此广场,每天这里都有军队换岗仪式。广场中央又是一个玛纳斯雕像,雕像的后面正是我们下午要进去参观的国家历史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2000多年前吉尔吉斯坦人的祖先-塞人</p> <p class="ql-block">吉尔吉斯斯坦是一个位于中亚的内陆国家。北边与哈萨克斯坦相接,西边则为乌兹别克斯坦,西南为塔吉克斯坦,东边紧邻中国。面积19.99万平方公里,人口720万。</p><p class="ql-block">吉尔吉斯坦的发展历史与中亚其他国家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人种起源于当地土族-塞人,后匈奴入侵,其后被突厥占领。由于紧邻中国,与中国的各个朝代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唐朝时期,曾在比什凯克设镇、驻军防守。到了中国西汉汉武帝时期,吉尔吉斯大部分被纳入中国版图,中间发生匈奴多次入侵,又多次被中国收回。直至1864年10月7日,俄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勘分西北边记》,强行割让新疆西部44万平方公里领土,其中就包括原属中国的领土、现今吉尔吉斯斯坦的大部分土地。1926年吉尔吉斯苏维埃社会主义自治共和国成立,定都比什凯克,并以红军统帅伏龙芝之名改名“伏龙芝”市。1936年吉尔吉斯加盟苏联,1991年宣布独立,恢复比什凯克本名。</p><p class="ql-block">我们在历史博物馆的角落里看到了一个有关伏龙芝元帅(1885年-1225年)的展览。这位布尔什维克将领出生在今天的比什凯克。他平定了中亚地区反对苏联统治时期的“巴斯玛奇运动”,让中亚与俄国的宗藩关系又维持了将近70年。展览玻璃柜中陈列了伏龙芝的生活物品,有元帅服、各种勋章等,可惜伏龙芝英年早逝,死于一场胃溃疡的医疗事故。</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中展示的当地游牧民族的蒙古包</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是上上世纪著名的女政治家达</span>特卡的雕像。导游简短地讲了她的故事,回来又上网搜了一下:</p><p class="ql-block">库尔曼江·达特卡,生于1811年吉尔吉斯南部阿籁山区的富裕牧民家庭,是吉尔吉斯斯坦杰出的女政治家,有“南方女王”之美称。她出身于阿赖山蒙古什部落,18岁时被迫嫁给一个比她大许多岁的老头,但婚礼当天她逃跑了,后来嫁给了山区头领阿勒木伯,从此库尔曼江·达特卡开始了她的政治生涯,包括为政变中死去的丈夫报仇,取得达特卡头衔(将军),并与强大的俄罗斯帝国斗争。</p><p class="ql-block">库尔曼江·达特卡的生平事迹充满了勇气和智慧。她起初以反抗俄国而著名,后来在1876年阿赖地区并入俄国时,她说服人民接受俄国的统治。她的权力如日中天时,她的两个儿子和两个孙子被指控参与走私和谋杀海关官员,她拒绝利用自己的权力营救他们,显示了她的大公无私。库尔曼江·达特卡活到96岁,去世时手里握着被绞死的儿子的长袍。</p> <p class="ql-block">10.19 我们在比什凯克一共住了两晚。清晨,在酒店向东的阳台上见到一轮红日从钢筋混凝土中露了出来,别样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上午安排去距离比什凯克40公里处的碎叶城,<span style="font-size:18px;">即阿克·贝希姆遗址,传</span>说那里是诗仙李白的出生地。</p><p class="ql-block">途中行车不到一个小时,一路上蓝天白云下的天山山脉雪峰皑皑,牧场、庄稼地交替进行,荒原上的芦苇随风飘逸…,一派秋日景观,仿佛看了一场风光片。</p> <p class="ql-block">碎叶城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唐高宗调露元年(679年)建置,唐玄宗开元七年(719年)割让于突厥骑施汗国。它</span>是中国历代王朝在西部地区设防最远的一座边陲城市,也是丝路上的一座重要城镇。</p><p class="ql-block">碎叶城位于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以东,楚河流域的托克马克市附近。<span style="font-size:18px;">与龟兹、疏勒、于阗并称为唐代“安西四镇”。</span>2014年6月22日由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在楚河南岸,导游指着一长条看似地基的土堆说,这就是碎叶城中某个教堂的遗址。经过1000多年的风吹沙打、雨水冲刷,这座昔日的唐代中国城已完全风化瓦解,留给后人们数无尽的猜想。导游说,这些年有个日本基金出资帮助吉尔吉斯坦正在此地做考古挖掘,因为日本人认为他们那里才是正宗的唐朝文化生根之地,他们希望能从地下发现一些大唐年代的蛛丝马迹。</p> <p class="ql-block">虽然到碎叶城来看见的只是一片废墟,但一路都有天山雪峰相伴,又觉得似乎看到了很多、很多……</p> <p class="ql-block">离开碎叶城遗址,我们又向东车行40公里,在托克马克镇附近看到了“睡美人”故事的发源地“<span style="font-size:18px;">布若娜塔”。该塔建</span>于公元9-10世纪,属于黑汉王朝建立的古代城市巴拉萨衮(Balasagun)的遗迹。传说国王有个非常疼爱、聪明漂亮的女儿,巫婆对国王说,他的这位公主活不过16岁必有大劫,于是国王专门修建了布若娜塔,将公主藏在塔上,与世人隔离,等待救命的王子出现。</p><p class="ql-block">布若娜塔最初高度为45米,15世纪的一次大地震摧毁了该塔的上半部,使得该塔的高度减低到现在的25米。1970年吉尔吉斯政府开始了该塔的修复重建工作,着重修建了塔的地基和西部,还建了一个小型的博物馆,目前已获批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布若娜塔有个从外部延伸至塔内部顶层的楼梯即陡峭又狭窄,需要手脚并用往上爬,而且楼道内错身很困难,只能单向通行,想登顶的人必须等已经在上面的人下来后才能进入通道。我们排队上去时,因楼道台阶高又漆黑一片,有一群小学生在楼顶上不敢下来,有的孩子还吓的哭了起来,带队的老师将这些学生一个一个护送下来,我们一直等了半个小时才得以上去。因团队<span style="font-size:18px;">只给一小时游览时间,</span>有个团友耽心同时上下会发生梗阻,影响整个团队安排,她主动放弃登顶机会,负责交通管制、看住楼道口,等我们全部看完下撤后才收工。非常感激这位团友,虽然事情不大,但精神可嘉!</p> <p class="ql-block">瞧这楼道,实际上还没有这么亮,为了能看清楚,光线被我修饰了一下。</p> <p class="ql-block">塔顶上观察到的景色果然不凡</p> <p class="ql-block">在布若娜塔秋游的孩子们</p> <p class="ql-block">中午是在附近一个当地家庭吃的午餐。主人家有个小院,孩子们正在玩耍。院子里还有几颗苹果树,树枝上现摘的苹果很甜。</p> <p class="ql-block">主食是手抓面,还配有各种点心、水果和酸奶。</p> <p class="ql-block">秋日的牧场</p> <p class="ql-block">下午从托克马克返回比什凯克,由此结束了吉尔吉斯的观光。天山西边的好风光,美得超出了我的预期,甚至有点流连忘返了。听说吉尔吉斯的天山山脉北部还有个伊赛克湖,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山湖,号称是上帝遗落的珍珠,这次没有时间安排,希望以后有机会能再来。</p><p class="ql-block">当晚我们团队搭乘阿斯塔纳航班,50分钟后抵达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p> <p class="ql-block">10.20 今天是我们中亚五国丝路之旅的最后一天,团队安排在阿拉木图一日游。</p><p class="ql-block">阿拉木图是哈萨克斯坦最大的城市,曾经是哈萨克的首都,后来哈萨克斯坦政府出于种种考虑,将首都迁移到阿斯塔纳。</p><p class="ql-block">位于亚洲中部的哈萨克斯坦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面积为272.49万平方公里,约占地球陆地表面积的2%,领土横跨亚欧两洲,以乌拉尔河为洲界。北邻俄罗斯,南与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接壤,西濒里海,东接中国。哈萨克斯坦人口2016万,约有140个民族,其中哈萨克族占70.6%,俄罗斯族占15.1%。</p><p class="ql-block">哈萨克斯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456年建立的哈萨克汗国。16世纪时,哈萨克族分为大中小三个玉兹。19世纪中叶,哈萨克斯坦被俄罗斯帝国吞并。1936年,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并加入苏联,成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之一。1991年12月16日,哈萨克斯坦宣布独立,正式成为哈萨克斯坦共和国。</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城市一日游是从酒店步行出发,前往附近的第一个景点潘菲洛夫公园。导游是一位来自于中国新疆的哈萨克族姑娘,从小在中国长大,汉语讲的很地道。她说哈萨克斯坦需要扩充人口,他们国家的政策是只要有7代之内的亲属关系就可以获批移民,她家是因其舅舅在哈萨克斯坦,于是就举家迁移过来了。</p> <p class="ql-block">位于潘菲洛夫公园中的东正教耶稣升天大教堂,始建于1907年,以其独特的木质结构闻名于世,是世界上现存第二高的全木结构建筑,整体高达56米,且整座建筑未使用一根钉子,在上世纪的大地震中也经受住了考验。今天恰逢星期天礼拜日,教堂里面满满当当,男女老少汇聚一堂。领队以为是特别的日子,因为神职人员都盛装出席,颇为隆重。通过谷歌翻译与当地人交流得知,只是每个星期天的例行仪式。看到如此多的教众,在一个普通星期天的聚会礼拜,来自美国的领队不由的感叹:“欧美国家的任何一个大教堂,在一个普通的星期天礼拜,怎么就看不见这样的人流呢?……”教堂唱诗班的歌声非常优美而且训练有素,在世界上这个并不起眼的城市教堂,却有如此优美的唱诗班,很令人感叹!</p> <p class="ql-block">二战中战功卓著的步兵师(近卫步兵第8师)师长潘菲洛夫(1893—1941)雕像。</p><p class="ql-block">1941年7-8月间,近卫步兵第八师在阿拉木图市组建。番号为第三一六步兵师,下辖3个步兵团和1个炮兵团。编入西北方面军。同年10月中旬调入西方方面军,参加莫斯科会战。在沃洛科拉姆斯克地域,抗击扑向莫斯科的德军。11月16日在杜博谢科沃车站附近,28名勇士阻击德军坦克壮烈牺牲,以潘菲洛夫式英雄载入史册。18日师长潘菲洛夫少将阵亡。根据苏联国防委员会决定,该师被授予“近卫红旗潘菲洛夫师”称号。</p> <p class="ql-block">位于潘菲洛夫公园内的二战英雄群体-哈萨克的28位勇士雕像。传说中的那句震天动地的口号:“俄罗斯虽幅员辽阔,但已无处可退:后边就是莫斯科!”就出自这里。他们的反坦克炮弹用完,就用汽油燃烧瓶砸向德军的坦克,或者用集束手榴弹炸坦克。有的战士抱着集束手榴弹藏在弹坑里,等待德军坦克经过时拉响手榴弹,与敌人坦克同归于尽。当时的战斗场面非常惨烈。他们总共击毁了18辆坦克,给德军造成800余人的伤亡,最后这28名战士因寡不敌众,全部壮烈牺牲,因此载人了苏德战争史册,28位苏军勇士都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p> <p class="ql-block">潘菲洛夫公园中的十月革命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阿拉木图的独立广场。</p><p class="ql-block">为纪念1986年12月为争取独立而发生的那场学生运动,广场上专门塑造了好几种风格的纪念雕像,其中柱子顶上的是勇士、雪豹和金雕。</p> <p class="ql-block">1986年12月17日至18日在前苏联哈萨克加盟共和国首都阿拉木图发生了一起重大民族抗议事件。当时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下令撤销时任哈萨克共产党中央第一书记金姆哈梅塔·阿赫梅多维奇·库纳耶夫的职位,并代之以一位俄罗斯人根纳季·科尔宾。一些哈萨克族学生走上街头抗议示威,很多群众也加入进来,但不久即遭到武装军警袭击,酿成流血冲突。整个事情由抗议演变为骚乱,整个事件中有2人被打死,近200多人受伤。该事件又称作“阿拉木图事件”或“1986年12月事件”。</p><p class="ql-block">1991年12月,时任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总统纳扎尔巴耶夫签署了《关于为参与哈萨克斯坦1986年12月17~18日事件而遭受惩罚的公民进行平反》的总统令,所有曾参与1986年阿拉木图事件并因此遭受迫害的公民,其被施与的任何刑事、行政和治安处罚都被悉数撤销。与此同时,每年的12月17日被宣布为哈萨克斯坦共和国民主革新日,以示纪念和反思。</p> <p class="ql-block">总统广场。这是用前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名字命名的广场,这里是百姓节假日休闲的大公园,有78公顷之大,周围能看见雪山。</p> <p class="ql-block">中午的主食-马肉面皮。第一次吃马肉,感觉与牛肉味道相差不大。</p> <p class="ql-block">下午安排游览阿拉木图东南部的科克托别山(当地人又称绿山),这座山海拔1070米,是阿拉木图市的标志性景点,远处是长年被积雪和冰川所覆盖的险峻山峰,近处可俯瞰阿拉木图全城。</p><p class="ql-block">我们乘坐中巴车上山,不一会就到了山顶。山上建有科克托别电视塔,塔高372米,可覆盖半径80~190公里的地域,转播5个电视频道,4个无线电广播频道。附近有个观景台,只可惜大雾+逆光,整个阿拉木图城区一片朦朦胧胧,而面向雪山景色较好的地方都被餐饮、娱乐设施圈起来,拍不成照片,我们决定慢慢徒步下山。</p> <p class="ql-block">下山途中,终于见到了坦坦荡荡、毫无遮挡的雪山,赶紧行个注目礼😁!</p> <p class="ql-block">夕阳无限好!但我们的阿拉木图一日游只能到此结束。当晚九点,我们搭乘阿斯塔纳航空前往阿塞拜疆的巴库,10天的中亚五国丝绸之路之旅就此画上句号。</p> <p class="ql-block">后记:怀着对雄伟的天山山脉的崇敬之意,回来后特意查阅了相关资料,记录如下。</p><p class="ql-block">天山山脉是世界七大山系之一,位于地球上最大的一块陆地欧亚大陆腹地,是世界上最大的独立纬向山系,同时也是世界上距离海洋最远的山系和全球干旱地区最大的山系。</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天山山脉东西横亘2500余公里,</span>南北平均宽250—350公里,最宽处达800公里以上,<span style="font-size:18px;">横跨中国新疆的中部、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西端伸入哈萨克斯坦,</span>是一座巨大的国际山系。</p><p class="ql-block">整个天山山系是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界山,其雄奇险峻的山峰长年被积雪和冰川所覆盖。<span style="font-size:18px;">天山的最</span>高峰是托木尔峰,位于新疆阿克苏地区温宿县境内,海拔7443.8米,是天山山脉中天山区的最高点<span style="font-size:18px;">。哈萨克斯坦境内的最高峰是汗</span>腾格里峰,海拔6995米。</p><p class="ql-block">2013年,中国新疆天山的托木尔峰、喀拉峻-库尔德宁、巴音布鲁克、博格达4个片区以“新疆天山”名称成功申请成为世界自然遗产。新疆天山作为天山山脉的东段,位于中国境内,又称中国天山或东天山。这段天山长达1760公里,横亘新疆全境,是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的天然地理分界,也是新疆地理的独特标志。新疆天山汇集了炎热与寒冷、干旱与湿润、荒凉与秀美、壮观与精致,其美学多样性、地学多样性、生物生态多样性世所罕见。不仅有雪山冰峰、森林草甸、河流湖泊、红层峡谷,还是全球雪岭云杉、中亚野果林的起源地和最佳生境区,也是中亚山地残遗物种、众多珍稀濒危物种、特有物种的重要栖息地。</p><p class="ql-block">2016年<span style="font-size:18px;">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三国以西</span>部天山山脉<span style="font-size:18px;">联合申报获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span>西部天山遗产主要位于吉尔吉斯斯坦谢克市,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和哈萨克斯坦小镇奇姆肯特之间的三角地带,占地面积467,550公顷,海拔700至4,503米。西部天山拥有丰富多彩的风景,拥有极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地貌多样,生物种群极其丰富。这里不仅以多种水果作物的发源地而拥有世界性的重要地位,而且还拥有多样的森林类型和独特的植物群落体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