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任安书》(司马迁)

山水好人

<p class="ql-block"><b>原文:</b></p><p class="ql-block"><b>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用,而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是也。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遗风矣。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是以抑郁而无谁语。谚曰:“谁为为之?孰令听之?”盖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何则?士为知己用,女为说己容。若仆大质已亏缺,虽材怀随、和,行若由、夷,终不可以为荣,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b></p><p class="ql-block"><b> 书辞宜答,会东从上来,又迫贱事,相见日浅,卒卒无须臾之间得竭指意。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仆又薄从上上雍,恐卒然不可讳。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则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请略陈固陋。阙然不报,幸勿过。</b></p><p class="ql-block"><b> 仆闻之,修身者智之府也,爱施者仁之端也,取予者义之符也,耻辱者勇之决也,立名者行之极也。士有此五者,然后可以讬于世,列于君子之林矣。故祸莫僭于欲利,悲莫痛于伤心,行莫丑于辱先,而诟莫大于宫刑。刑余之人,无所比数,非一世也,所从来远矣。</b></p><p class="ql-block"><b> 昔卫灵公与雍渠载,孔子适陈;商鞅因景监见,赵良寒心;同子参乘,爰丝变色;自古而耻之。夫中材之人,事关于宦竖,莫不伤气,况伉慨之士乎!如今朝虽乏人,奈何令刀锯之余荐天下豪隽哉!仆赖先人绪业,得待罪辇毂下,二十余年矣。所以自惟:上之,不能纳忠效信,有奇策材力之誉,自结明主;次之,又不能拾遗补阙,招贤进能,显巖穴之士;外之,不能备行伍,攻城(野战),有斩将搴旗之功;下之,不能累日积劳,取尊官厚禄,以为宗族交游光宠。</b></p><p class="ql-block"><b> 四者无一遂,苟合取容,无所短长之效,可见于此矣。乡者,仆亦尝厕下大夫之列,陪外廷末议。不以此时引维纲,尽思虑,今已亏形为埽除之隶,在阘茸之中,乃欲印首信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邪!嗟乎!嗟乎!如仆,尚何言哉!尚何言哉!</b></p><p class="ql-block"><b> 且事本末未易明也。仆少负不羁之才,长无乡曲之誉,主上幸以先人之故,使得奉薄技,出入周卫之中。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故绝宾客之知,忘室家之业,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材力,务壹心营职,以求亲媚于主上。而事乃有大谬不然者。夫仆与李陵俱居门下,素非相善也,趣舍异路,未尝衔歪酒接殷勤之欢。然仆观其为人自奇士,事亲孝,与士信,临财廉,取予义,分别有让,恭俭下人,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b></p><p class="ql-block"><b> 其素所畜积也,仆以为有国士之风。夫人臣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赴公家之难,斯已奇矣。今举事壹不当,而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孽其短,仆诚私心痛之。且李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践戎马之地,足历王庭,垂饵虎口,横挑彊胡,卬亿万之师,与单于连战十余日,所杀过当。虏救死扶伤不给,旃裘之君长咸震怖,乃悉徵左右贤王,举引弓之民,一国共攻而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救兵不至,士卒死伤如积。</b></p><p class="ql-block"><b> 然李陵一呼劳军,士无不起,躬流涕,沫血饮泣,张空弮,冒白刃,北首争死敌。</b></p><p class="ql-block"><b> 陵未没时,使有来报,汉公卿王侯皆奉觞上寿。后数日,陵败书闻,主上为之食不甘味,听朝不怡。大臣忧惧,不知所出。仆窃不自料其卑贱,见主上惨悽怛悼,诚欲效其款款之愚。以为李陵素与士大夫绝甘分少,能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彼观其意,且欲得其当而报汉。事已无可奈何,其所摧败,功亦足以暴于天下。</b></p><p class="ql-block"><b> 仆怀欲陈之,而未有路。适会召问,即以此指推言陵功,欲以广主上之意,塞睚眦之辞。未能尽明,明主不深晓,以为仆沮贰师,而为李陵游说,遂下于理。拳拳之忠,终不能自列,因为诬上,卒从吏议。家贫,财赂不足以自赎,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为壹言。身非木石,独与法吏为伍,深幽囹圄之中,谁可告愬者!此正少卿所亲见,仆行事岂不然邪?李陵既生降,聩其家声,而仆又茸以蚕室,重为天下观笑。悲夫!悲夫!</b></p> <p class="ql-block"><b>翻译:</b></p><p class="ql-block"><b> 少卿足下:前不久承蒙您给我写信,教导我要谨慎地接人待物,以推举贤能、引荐人才为己任,情意、态度十分恳切诚挚,但抱怨我没有遵从您的意见去推荐贤才,而去附和俗人的见解。其实,我并非敢这样做。我虽然平庸无能,但也曾听到过德高才俊的前辈遗留下来的风尚。只是我自认为身体已遭受摧残,又处于污浊的环境之中,每有行动便受到指责,想对事情有所增益,结果反而自己遭到损害,因此我独自忧闷而不能向人诉说。俗话说:“为谁去做,教谁来听?”钟子期死了,伯牙便一辈子不再弹琴。这是为什么呢?贤士乐于被了解自己的人所用,女子为喜爱自己的人而打扮。像我这样的人,身躯已经亏残,虽然才能像随侯珠、和氏璧那样稀有,品行像许由、伯夷那样高尚,终究不能用这些来引以为荣,恰好会引人耻笑而自取污辱。</b></p><p class="ql-block"><b> 来信本应及时答复,刚巧我侍从皇上东巡回来,后又为烦琐之事所逼迫,同您见面的日子很少,我又匆匆忙忙地没有些微空闲来详尽地表达心意。现在您蒙受意想不到的罪祸,再过一月,临近十二月,我侍从皇上到雍县去的日期也迫近了,恐怕突然之间您就会有不幸之事发生,因而使我终生不能向您抒发胸中的愤懑,那么与世长辞的灵魂会永远留下无穷的遗怨。请让我向您略约陈述浅陋的意见。隔了很长的日子没有复信绐您,希望您不要责怪。</b></p><p class="ql-block"><b> 我听到过这样的说法:善于加强自我修养,智慧就聚于一身;乐于助人,是“仁”的起点;正当的取予,是推行“义”的依据;懂得耻辱,是勇的标志;建立美好的名声,是品行的终极目标。志士有这五种品德,然后就可以立足于社会,排在君子的行列中了。所以,祸患没有比贪利更悲惨的了,悲哀没有比心灵受创更痛苦的了,行为没有比污辱祖先更丑恶的了,耻辱没有比遭受宫刑更重大的了。受过宫刑的人,社会地位是没法比类的,这并非当今之世如此,这可追溯到很远的时候。</b></p><p class="ql-block"><b> 从前卫灵公与宦官雍渠同坐一辆车子,孔子感到羞耻,便离开卫国到陈国去,商鞅靠了宦官景监的推荐而被秦孝公召见,贤士赵良为此寒心;太监赵同子陪坐在汉文帝的车上,袁丝为之脸色大变。一个才能平常的人,一旦事情关系到宦官,没有不感到屈辱的,更何况一个慷慨刚强的志士呢?如今朝廷虽然缺乏人材,但怎么会让一个受过刀锯摧残之刑的人,来推荐天下的豪杰俊才呢?我凭着先人遗留下来的余业,才能够在京城任职,到现在已二十多年了。我常常这样想:上不能对君王尽忠和报效信诚,而获得有奇策和才干的称誉,从而得到皇上的信任;其次,又不能给皇上拾取遗漏,补正阙失,招纳贤才,推举能人,发现山野隐居的贤士;对外,不能整顿军队,攻城野战,以建立斩将夺旗的功劳;从最次要的方面来看,又不能每日积累功劳,谋得高官厚禄,来为宗族和朋友争光。</b></p><p class="ql-block"><b> 这四个方面没有哪一方面做出成绩,我只能有意地迎合皇上的心意,以保全自己的地位。以前,我也曾置身于下大夫的行列,在朝堂上发表些不值一提的意见。我没有利用这个机会申张纲纪,竭尽思虑,到现在身体残废而成为打扫污秽的奴隶,处在卑贱者中间,还想昂首扬眉,评论是非,不也是轻视朝廷、羞辱了当世的君子们吗?像我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可说的!而且,事情的前因后果—般人是不容易弄明白的。我在少年的时候就没有卓越不羁的才华,成年以后也没有得到乡里的称誉,幸亏皇上因为我父亲是太史令,使我能够获得奉献微薄才能的机会,出入宫禁之中。我认为头上顶着盆子就不能望天,所以断绝了宾客的往来,忘掉了家室的事务,日夜都在考虑全部献出自己的微不足道的才干和能力,专心供职,以求得皇上的信任和宠信。然而事情却完全与我的想法相反。我和李陵都在宫中任职,平时并没有特别亲密的关系,我们的志趣和选择也不同,从来没有在一起喝过酒,互相表示过殷勤的情谊。但是我观察他的为人,确实是个非凡的人才,他侍奉双亲非常孝顺,与朋友交往很讲信用,面对钱财十分廉洁,获取和给予都符合道义,懂得谦让,恭敬节俭,能礼贤下士,常常想着奋不顾身地去为国家的危难而献身。</b></p><p class="ql-block"><b> 我认为他平素所积累的品德和才能,有国士的风范。作为臣子,能够出生入死,不顾个人安危,去为国家的危难而奋斗,这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了。现在他一旦做事不恰当,那些只顾保全自己和妻子儿女的臣子们,就跟着夸大他的缺点,我实在是私下里为他感到痛心。而且李陵率领的步兵不到五千人,深入到匈奴的腹地,足迹到达了单于的王庭,就像在虎口边垂下诱饵,向强大的匈奴挑战,仰攻敌人众多的军队,与单于连续作战十多天,所杀死的敌人超过了自己军队的数量。敌人忙于救死扶伤,都顾不过来,匈奴的首领们都感到震惊和恐惧,于是就征调了左右贤王的全部兵力,发动了所有能拉弓射箭的百姓,全国一起进攻并包围了李陵的军队。李陵的军队在转战千里之后,箭射完了,道路也被阻断了,救兵又没有赶到,士兵们死伤无数。</b></p><p class="ql-block"><b> 然而李陵一声呼喊,慰问军队,士兵们没有不奋起的,他们流着眼泪,满脸是血,含着眼泪,拿着空的弓弩,冒着敌人的刀刃,向北奋勇杀敌。</b></p><p class="ql-block"><b> 李陵还没有全军覆没的时候,有使者来报信,汉朝的公卿王侯们都举杯向皇上祝贺。过了几天,李陵兵败的消息传来,皇上为此吃饭都没有味道,上朝时也不高兴。大臣们都很忧虑和害怕,不知道该怎么办。我私下里没有考虑自己的卑贱,看到皇上那么悲伤和痛苦,实在是想献上自己的一点愚见。我认为李陵平时与士大夫们相处,总是把最好的东西让给别人,自己只拿很少的一份,因此能够得到别人的拼死效力,即使是古代的名将也不过如此。他虽然身陷失败的境地,但从他的意图来看,他是想找机会立功来报答汉朝的。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但是他所摧毁和打败的敌人,功劳也足以向天下人显示了。</b></p><p class="ql-block"><b> 我心里想把这些情况向皇上陈述,但是没有机会。正好遇到皇上召见询问,我就把这些想法说了出来,想以此来扩大皇上对李陵的理解,堵塞那些说坏话的人的嘴。但是我没有能够把事情完全说清楚,皇上也没有深入地理解我的意思,他认为我是在诋毁贰师将军,而为李陵游说,于是就把我交给了法官审理。我一片忠诚,最终也不能为自己辩解,反而被认为是欺骗皇上,最后只好听从了法官的判决。我家里贫穷,钱财不足以用来赎罪,朋友们也没有来救我,皇上身边的亲近大臣也没有一个人替我说句话。我不是木头和石头,却只能与执法的官吏们在一起,被关在深深的监狱里,又能向谁去诉说我的痛苦呢!这正是少卿您亲眼看到的,我的遭遇难道不是这样吗?李陵已经投降了敌人,败坏了他家族的名声,而我又被关进了蚕室,再次被天下人所耻笑。可悲啊!可悲啊!</b></p> <p class="ql-block"><b>解读:</b></p><p class="ql-block"><b>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写给友人任安的回信,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b></p><p class="ql-block"><b> 创作背景:司马迁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当时任安因巫蛊之祸被判处腰斩,司马迁在任安临刑前写下了这封回信。</b></p><p class="ql-block"><b> 内容结构:信中首先解释了迟复信的原因,接着详细叙述了自己因李陵事件而受宫刑的经过,表达了内心的痛苦和屈辱。司马迁还阐述了自己的生死观,提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表明自己虽受极辱,但不愿轻言生死,而是选择隐忍苟活以完成《史记》。最后,他表达了对任安的歉意和关怀。</b></p><p class="ql-block"><b>思想情感:信中蕴含着司马迁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一方面,他对自己遭受的不公待遇感到悲愤和屈辱,对那些落井下石的人表示了强烈的谴责;另一方面,他又展现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为了完成《史记》,他甘愿忍受巨大的痛苦和压力。</b></p><p class="ql-block"><b> 文学特色:文章情感深沉,言辞恳切,融议论、抒情、叙事于一体。司马迁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排比、对偶等,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感染力。此外,他还引用了大量的典故,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富有说服力。</b></p> <p class="ql-block"><b>  司马迁(公元前145年或前135年~约公元前86年),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人,另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b></p><p class="ql-block"><b> 生平经历:早年学习:受父亲司马谈教导,司马迁十岁便可诵读古文。汉武帝元光、元朔年间,他分别拜师于董仲舒、孔安国,学习《公羊春秋》与《古文尚书》,为日后撰写《史记》奠定基础。</b></p><p class="ql-block"><b> 游历天下:二十岁时,司马迁在父亲的鼓励下开始漫游,足迹遍布江淮、黄河、泗水等地,访问名胜古迹,“网罗天下放失旧事”,积累了丰富的史料。</b></p><p class="ql-block"><b> 仕途生涯:约公元前122-116年,司马迁被封为郎中。公元前111年,他受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南,筹划新郡建设。公元前108年,司马迁继承父职,任太史令,得以广泛阅读国家藏书。</b></p><p class="ql-block"><b> 遭受腐刑:公元前98年,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司马迁得罪下狱,受腐刑。他完成《史记》:公元前96年出狱后,司马迁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书,公元前93年完成了《史记》的撰写。</b></p><p class="ql-block"><b> 主要成就:史学成就:创作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记载了上起五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多年的历史,有“本纪、世家、列传、表、书”五种体例,构成完整历史体系,为中国历史学奠定独立地位。</b></p><p class="ql-block"><b> 文学成就:《史记》开创了散文叙事的传记文学,文学价值极高,语言生动形象,人物刻画栩栩如生,叙事富有戏剧性,被鲁迅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b></p><p class="ql-block"><b> 思想贡献:司马迁具有进步的历史观和社会观,强调“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注重探究历史发展规律和因果关系,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价客观公正。</b></p> <p class="ql-block"><b>颂司马迁</b></p><p class="ql-block"><b>皇亲贵戚古长安,可叹悲哀陈迹残。</b></p><p class="ql-block"><b>事理忠诚遭腐恶,人情仗义受牢寒。</b></p><p class="ql-block"><b>呕心大德英明著,沥血祥光浩荡宽。</b></p><p class="ql-block"><b>巨量宏篇青史耀,神灵屹立顶云端。</b></p> <p class="ql-block"><b>  李陵是西汉将领。他是李广之孙。李陵擅长骑射,有祖父李广之风。汉武帝时,他被选为建章监,后又被任命为骑都尉,带领五千荆楚勇士,在酒泉、张掖等地教习射箭之术,防备匈奴。</b></p><p class="ql-block"><b> 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李陵奉汉武帝之命出征匈奴。他率领五千步兵深入匈奴腹地,行军三十日后与匈奴单于的主力相遇。匈奴兵约三万,李陵率军沉着应对,且战且退,凭借有利地形和强弩,杀敌数千人。</b></p><p class="ql-block"><b> 匈奴单于震惊之余,召集左右贤王等八万多骑兵一起围攻李陵。李陵军队在苦战中,因没有后援,箭矢也即将用尽,依旧顽强抵抗。最终,李陵部队死伤惨重,在距离边塞百余里的地方,李陵被匈奴包围,在突围无果后,李陵无奈投降。</b></p><p class="ql-block"><b> 李陵投降匈奴一事在当时引起极大争议。汉武帝最初听闻李陵奋力作战的消息时,期望李陵能死战到底或杀身成仁。得知李陵投降后,十分愤怒。司马迁为李陵辩解,认为李陵是假降,伺机报国,结果触怒汉武帝,被处以宫刑。</b></p><p class="ql-block"><b> 李陵的投降使他成为一个颇具争议的人物。他的遭遇也引发后人诸多思考,如对战争中将领抉择、士兵命运、忠诚与求生等复杂问题的探讨。一些人认为李陵是被迫投降,情有可原;另一些人则坚持认为他背叛汉朝,应当受到批判。</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