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赏当代装置艺术作品 尹秀珍:刺天

钟陵强

<p class="ql-block">  近日与家人到当代艺术博物馆参观了正在举办的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系列展 《尹秀珍:刺天》。在观赏过程拍摄了作品场景照及文字介绍,便于更深入的了解作品的内涵。</p> <p class="ql-block">  这个展览涵盖了从"宇宙"到"微尘"的连续维度,以当代艺术为媒介触摸这个大至极大、小至极小的辽阔场所,关键在于人的存在。</p><p class="ql-block"> 古人想象"天"可破损崩坍,因此需要修补。现代人继续寻觅宇宙的形状,不断重构天的边界。相对于这些宏观的外向探索,人对自身的发掘也愈益细腻私密,从发散的体温和遗留的痕迹中感受彼此。尹秀珍把宏观和微观连为一体:她借助"旅行者一号"飞船的最终回眸观看地球,转而从每只眼球上提取反射大千世界的一片高光;她以人们穿过的旧衣修补坍塌的天空,随即将之刺穿以突进新的领域;她赋予人的呼吸以微妙形状,同时不断探究"未知"的魅力和可能。</p><p class="ql-block"> (摘自展览前言)</p> <p class="ql-block">  一个题为《飞行器》的装置作品,占居了高大展厅的醒目空间。作品的材料构成有:铝皮、不同人穿过的衣服、日常用品、轿车、拖拉机。</p> <p class="ql-block">  作品介绍如下:</p><p class="ql-block"> 这件参加过2008年上海双年展的作品由四部分组成。</p><p class="ql-block"> 一是一辆农用手扶拖拉机。这种拖拉机于1958年进入生产,标志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开始,结束了几千年来依靠牛耕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二是一辆上海桑塔纳轿车。桑塔纳中国第一台合资轿车,从1983年开始组装生产,标志着现代化家庭生活的开始,因而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三是用铝皮和日常用品模拟制作的波音747民航飞机。这种飞机于1980年引进,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和对世界打开门扉的决心,见证了中美两国直航、中国申奥成功、中国民航跨越北极,以及中国第一次生物燃油试飞等多个重要时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把这三个交通运输工具连接在一起的是以不同人穿过的白色衣服做成的外罩(本次未展出),如同载有人的经历的"第二张皮",将农村、城市和世界连接到一起。</p> <p class="ql-block">  这个《飞行器》既是一个交通工具、一个建筑,又是一个公共场所,观众可以自由进入、相互交流。它综合了差异和共识,交融和矛盾,构成不同时代和不同层面生活的交汇点,提供了对混合生活方式的思考空间。它停在地上,但让我们想象速度和变化。</p> <p class="ql-block">  这组题为《行思 上海》的装置作品,使用的材料是不同人穿过的鞋、针织袜筒。</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创作者尹秀珍如是说:</span></p><p class="ql-block"> 这个作品延续着我于2018年在银川当代美术馆完成的《行思》,在上海收集100双有着不同故事的鞋,和它们主人的故事一并展出。</p><p class="ql-block"> 鞋是肉身和经历的承载体。有人说过你不能把世界上所有的路都铺上毛毯,但你可以在自己的脚上穿一双鞋。鞋与路相伴,行万里路如读万卷书,穿过的鞋都带着不同人的经历、记忆、印痕和审美。既是"生活物"又是"认识物"。收集穿过的鞋就是收集经历,我用这种方式"搜尽经历打草稿",让经历成为创作的重要元素,使离开肉身的鞋产生新的能量。</p><p class="ql-block"> .每双鞋和一条织物的长"腿"相连,像是被拉伸的肉身继续生长,打结、悬挂。悬在空中的脚或可看到鞋底,或脚尖着地如同芭蕾。寂静中有一丝不安,优美中含着残酷,集体潜意识暗流其中,个体的孤独和集体的盲从相互交织。向上和前行的脚步并置,像是自我的羁绊又像他者的束缚。人造材料对皮肤的模仿使之具有生物性,不同人穿过的鞋将人们的经历和脚步汇集一处,注入了人的灵性。众多延伸的"腿"汇聚成林,观者穿行其间,身上的鞋与脱身的鞋共同构筑"行思"的场,使静成为动。</p> <p class="ql-block">这组题为《1080口气在上海 PSA 》的作品。所用材质是玻璃、人呼出的气、不同人穿过的衣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创作者尹秀珍介绍说:</p><p class="ql-block"> 我邀请了1080个人,请每人在加热后的高硼硅玻璃管中吹一口气,留下这口气的形状,并请他或她留下一件衣服,与这口气一起悬挂在此天井中。如同滴落的1080颗水滴,也如雨滴、汗滴、泪滴……</p><p class="ql-block">"一口气"指一次吸气和呼气的过程,在中医和哲学中也代表生命的能量和精神状态,人的生命离不开呼吸。"一口气"在不同语境中也指连续不断的行为或状态﹣﹣如"一口气读完一本书"所示。"争一口气"不仅是生理上的呼吸,更表示一种精神上的动力,坚持到底不轻易放弃,代表着人的尊严和信念。这种精神力量可以让人在挫折中重拾信心,以勇气和智慧面对生活的各种挑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我对佛教的"108"这个数字感兴趣。根据一种说法,为求证百八三昧需断除108种烦恼,使身心达到寂静状态。1080象征凡人到成佛的十个境界,每个都有108种烦恼需要断除。人生本身就是修行的过程,这1080口气代表了生命的存在,经历和记忆的存在,世界的存在,未来的存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件作品题为《声音塔》,所用材质是金属、尼龙丝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创作者尹秀珍介绍:</p><p class="ql-block"> 这三组横向悬挂的大型装置拥有"塔"和"飞行器"的内核,以不同直径的不锈钢圈构成大大小小的同心圆,侧看有似声波的图形。圈的外部用尼龙袜包裹﹣﹣这是模仿和美化人的皮肤的物品,形成看似音膜但无法震动发声而且吸音的元件。由尼龙袜包裹着两侧的尖锐物刺入墙中,使无声之声具有了沉默的力度。大象无形,大音希声﹣-这是可视的声音。</p> <p class="ql-block">作品《迷鹿》,所用材材:动物模型、动物标本、不同人穿过的衣服。</p><p class="ql-block"> "鹿"(尘)以"鹿在土上"的字形引起群雄逐鹿、尘土飞扬的联想。鹿有着丰富的文化含义,也是富裕和地位的象征。我从旧货市场得到这只从学校生物实验室流出的小鹿标本,在它背上放上从北京动物园商店购买的用真兔皮毛做的小狼模型(其大小不足鹿标本的三十分之一)。在它们外面我用旧衣服做成绿色的"草"。这三种皮肤﹣﹣鹿和兔的真皮以及象征性的人的"第二张皮"-﹣共同构筑起矛盾的共存。鹿与狼、狼与兔,自然与人之间是谜-般的"塵"。</p><p class="ql-block"> 一一尹秀珍</p> <p class="ql-block">《未知》是互动参与性作品。材料使用之电脑系统、3D打印机、镜子、人脸微表情与情绪捕捉器。</p><p class="ql-block"> “未知"是这个作品的核心和灵魂。每个人都有自己熟知的路径和方法,但艺术却可以给予我们不拘常规的实践可能。我们一直对"结果"抱有很大期待,但这次我们不知结果。</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这件作品既巨大又渺小。巨大是因为宇宙天体是组成它的元素之一,因此巨大到无边;渺小是因为人类相对于宇宙来说有若尘埃,与人和环境结合生成的未知形象,在最开始时以空无的状态存在。很多空间"虚位以待",需要与公众的感知共同形成《未知》。</p><p class="ql-block"> 一一尹秀珍</p> <p class="ql-block">《未知》视频片段</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关于艺术家</b></p><p class="ql-block"> 尹秀珍1963年生于北京。1989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了她的当代艺术实践,她的作品具有实验性和多样性,把不同人的经历、记忆和时代的印痕作为创作的元素之一,并对材料进行反思和实验进行了大量的不同形态的艺术创作。作品涉及装置、行为、陶瓷、玻璃、影像、绘画雕塑等众多领域。曾参加众多国际艺术的重要展览,成为具有广泛国际影响力的女性艺术家。</p><p class="ql-block">(完)</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i>谢谢您的观赏!</i></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