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逛菜场

花山行

<p class="ql-block">  我很喜欢逛菜场,一是因为自己喜欢做饭,烧什么买什么方便,另一方面,我喜欢逛菜场感受浓浓的烟火味,还有那浓浓的人情味。</p><p class="ql-block"> 一桌好菜,买菜功居四成,我做饭时,一般都是自己去菜场买菜,今天准备烧什么,需要哪些食材、配料,自己心里有数。另外,在买菜途中,已经在心里“拟腹稿”,就像写文章一样,事先“构思”,今天烧哪几个菜,是红烧野生小鲫鱼、大蒜烧咸肉、青菜肉圆子汤、大白菜粉丝一锅炖,还是自己拿手菜:韭菜涨蛋。通常情况下,三四个菜一家人吃足矣,逢着来客人,也会去远一些的南门菜场去采购,那里是一个大菜场,品种多,价格也便宜,很多菜贩子一大早去那批发菜。</p><p class="ql-block"> 买菜,是须起早的,有句俗话说,不是人选菜,是菜挑人,谁起得早就是谁的。卖菜人永远比买菜人起得早,他们往往先占据一个有利地形,除了有固定摊位的,其他好的地段是需要先到先得的。在菜场外面,包括马路边沿,有许多城郊的菜农来卖菜。有摆在篮里的,有地上铺块塑料袋摆菜的,有积攒下来的草鸡蛋,也有卖老母鸡的,用布条扎住鸡脚,那老母鸡,估计知道跑脱不了,只低着头安静地啄着菜叶子。</p><p class="ql-block"> 菜市场是十分接地气的地方。那种最原始的野气,乡野间的、未经雕饰的气息,让人知道生活就是这样的简单,这里没有诗和远方,有的只是简单的吆喝声、讨价还价声,还有手机扫码付款成功提示声。“你这菜可是自己家种的?”买菜人会在挑菜的时候问。菜农回答:“这些白菜都是今天现砍下来的,5毛一斤,来两棵?”另一大姐站在摊子后面一边端着碗,一边招呼客人:“自己挑自己选!袋子在那边。”“都是自己家下蛋鸡下的,保证好吃。”这样的声音此起彼伏,虽然喧哗吵杂、鱼腥血味,但烟火气氤氲其中。</p><p class="ql-block"> 我喜欢吃鱼,每次去菜市场,必去鱼摊转转,目之所及,摊前永远是一汪一汪的水和腥臊味,地面有横七竖八的鱼。有一家鱼摊,看样子是兄弟两人在卖鱼,一个负责招呼客人,挑鱼、称鱼、收钱,另一个专门负责杀鱼。由于他们家鱼品质看起来不错,价格也公道,所以他们家生意很火爆,买鱼人在摊位前站了两三排,一个个用手指着自己心仪的鱼,“老板,给我来这条”“老板,我要那条大的”“老板,这几条都帮我称了,帮我杀一下,我还要赶时间”那个负责杀鱼的小伙子,一手戴着手套,一手抓来一条大鱼,拿起棍子往鱼头重重一击,刚才还活蹦乱跳的鱼立马不动弹了,非死即昏,小哥熟练地用刀去鱼鳞,由于刀太锋利了,可见小哥手上一条条新鲜的血渍,忙乎中,不小心被刀划伤,也顾不上许多了,鲜血和鱼身上流下的血混在一起,看得让人心疼。吃鱼容易,养鱼难,卖鱼的也难啊。</p><p class="ql-block"> 我买菜的时候,喜欢到路边摊转转,路边菜摊上,菜农自己种的菜,吃不完拿来卖,本大蒜,本青菜,本土豆,草鸡蛋……菜农大都是淳朴善良的老人家,我去他们那里买菜,一般不还价的。有一次,我到一个大妈的菜摊上买菜,新鲜的大蒜,一根根去除了枯黄叶子,整齐码放在地上,蒜根白净净的,还有一大堆从地里刚掘出来的大青菜。我买了一斤多大蒜,还有几斤大青菜,付钱时,我问大妈,可有微信二维码,大妈没有二维码,她都是和临近一个卖鸡蛋的协商,扫他的收款二维码,然后在他那里拿现金。我摸了摸口袋,还有点零钱。菜钱一共十五块八毛,我给了大妈十六元,那两毛不要了。大妈接了钱,从怀里掏出蓝布裹紧的钱袋,一层层打开,把钱认真地放进去,揣进胸前。回过头,硬是把篮子里剩下的几棵小葱塞到我手里,说烧菜时放点葱,香。看着她满是沧桑的脸和拉我粗裂的手,我被深深地感动了,这淳朴的大妈,这浓浓的人情。</p><p class="ql-block"> 菜场里,每天都在上演着一出出平凡的故事,这些,才是热气腾腾的生活,在古龙书里,有这样一句话,一个走投无路、想寻短见的人,就放他去菜市场,他定然死念全消,重又萌发对生活的渴望和热情。在生动的菜市上,他们能找到人间最通俗、最生动的暖意,对日常乏味而无聊的日子是多么的重要。</p><p class="ql-block"> 我爱逛菜场,这里热气腾腾,充满尘世的温暖,在为家人买菜做饭中,我享受到了幸福,更时时有一种意念在心中涌动:要热爱生活,更要好好生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