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国耻,牢记使命,振兴中华-观日清讲和纪念馆

刘德荣

<p class="ql-block">日清讲和纪念馆,位于日本九州岛山口县下关市的阿弥陀寺町,靠近著名的春帆楼。</p> <p class="ql-block">这个纪念馆是为了纪念1895年中日两国在春帆楼签订的《马关条约》而建立的。</p> <p class="ql-block">1894年,日本与大清帝国发生了甲午战争,战争结束后,双方于1895年在春帆楼进行了和谈,并最终签订了《马关条约》。</p> <p class="ql-block">1937年,日本政府在春帆楼旁建立了日清讲和纪念馆,旨在重现当时的谈判场景,并展示双方使用的相关文书资料。</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的建筑为钢筋混泥土结构,屋顶采用瓦葺,建筑面积为138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在1895年《马关条约》的谈判期间,大清政府代表李鸿章为躲避危险,使用这条小路往返于住处(接引寺)与会场(春帆楼)之间,故后来改名为李鸿章道。</p> <p class="ql-block">日清讲和的日方代表是伊藤博文和陆奥宗光。</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的外面,有纪念二人的纪念碑和碑刻说明。</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外面的块石碑上中文为当时的日本政治家伊东巳代治所书写,伊东巳代治并参与了《马关条约》签订过程,此人的中文水平相当好。</p> <p class="ql-block">纪念馆内,关于讲和会议的情过情况说明。</p> <p class="ql-block">当时的会谈场地的历史照片。</p> <p class="ql-block">当时中日双方的谈判代表:李鸿章与伊滕博文的照片,以及当时的春帆楼的旧照。</p> <p class="ql-block">中方代表李鸿章的书法作品。</p> <p class="ql-block">日方伊滕博文的书法作品。</p> <p class="ql-block">日方中田敬义的书法作品。</p> <p class="ql-block">李鸿章当时在日本谈判时的居住地:引接寺。</p> <p class="ql-block">当时双方谈判时的历史照片。</p> <p class="ql-block">在纪念馆内部,按照原样陈列着当年日清谈判使用的物品,包括一张长形大桌和16把黑漆金花红垫椅子。</p> <p class="ql-block">其中两把软靠椅是双方代表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的专座,其他为硬靠椅。</p> <p class="ql-block">中方代表的椅后分别放有木牌,上面用毛笔字写着代表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日方谈判代表的坐位安排,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会议中使用的16把椅子,这些椅子是明治天皇下令从滨离宫搬来的。</p> <p class="ql-block">日清战争与日清讲和的历史经过。</p> <p class="ql-block">马关条约主要内容: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后因三国干涉还辽而未能得逞)、台湾岛及其附属各岛屿以及澎湖列岛给日本。</p> <p class="ql-block">赔款‌:中国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p> <p class="ql-block">开放通商口岸‌:中国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p> <p class="ql-block">允许日本在华投资‌: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投资办厂,产品免征一切杂税。</p> <p class="ql-block">这些条款严重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并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p> <p class="ql-block">最后的落款是中日双方谈判代表的签名。这个条约决定了台湾成为日本50年属地的命运。</p> <p class="ql-block">日清讲和纪念馆不仅是一个历史景点,更是一个让人深思历史、反省过去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它提醒我们历史的重要性和深远影响,同时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和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不忘国耻,牢记使命,振兴中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