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0px;"> (我的旅行笔记二十一)</b></p> <p class="ql-block"><b> 应县木塔:本名是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金城镇西北隅。</b></p><p class="ql-block"><b> 木塔始建于辽清宁二年(1056年),是世界上现存最高大、最古老的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其巍峨之势,雄冠世界。</b></p> <p class="ql-block"><b> 应县木塔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为“世界三大奇塔”。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上最高的木塔”。</b></p> <p class="ql-block"><b> 应县木塔高67.31米,底部直径30.27米,总重量为7400多吨,木料用量达上万立方米。木塔主体使用材料为华北落叶松,斗拱部分使用榆木。</b></p><p class="ql-block"><b> 木塔内部构造独特,通体内8外24根木柱组成双层套筒式结构,梁柱交叠、斗拱相联,刚柔相济,建构科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应县木塔结构图</b></p> <p class="ql-block"><b> 整个木塔建筑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基分为上、下两层,下层为正方形,上层为八角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笔者在木塔前留影</b></p> <p class="ql-block"><b> 塔身呈现八角形,外观五层六檐,实为明五暗四九层塔。</b></p><p class="ql-block"><b> 塔刹由基座、仰莲、相轮、圆光、仰目、宝盖、宝珠组成,制作巧妙与塔身融为一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应县木塔塔刹</b></p> <p class="ql-block"><b> 塔上下有59种不同形式、几百上千朵斗拱构建,犹如朵朵盛开的莲花装点于塔身各处,其种类之多国内罕见。</b></p> <p class="ql-block"><b> 应县木塔有“斗拱博物馆”之称。被誉为“远看擎天柱,近似百尺莲”。</b></p><p class="ql-block"><b> 应县木塔的设计无比巧妙,全塔上下没有用一颗铁钉,全靠木构件互相卯榫咬合而成。是中国古建筑中使用斗拱种类最多、造型设计最精妙的建筑,堪称一座斗拱博物馆。</b></p> <p class="ql-block"><b> 应县木塔从建成到现在将近千年,久经风雪侵蚀,饱受战火洗礼,其间还经历多次大地震冲击,甚至人为破坏,至今仍然屹立不倒,这与古代建设者精巧科学的设计、优良木材的使用和历代精密细致的维修分不开。</b></p> <p class="ql-block"><b> 首先是木塔结构设计精巧超前。古建筑专家柴泽俊高度评价应县木塔,“在建筑科学和建筑力学方面,都是我国古代建筑历史上的伟大创举”。</b></p> <p class="ql-block"><b> 应县木塔在建筑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世界上现存木结构建筑的一个典型实例,也是中国木建筑建筑发展史的坐标,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b></p><p class="ql-block"><b> 各种构件的规格都近于标准化,荷载承受能力和抗弯、抗压、抗剪能力都达到了极限。</b></p> <p class="ql-block"><b> 斗拱是我国古代建筑所特有的结构形式,它将梁、枋、柱连接成一体。由于斗拱之间是柔性连接,所以在受到大风、地震等水平剪力作用时,木质构件之间产生一定的位移和摩擦,从而可吸收和消耗部分能量,起到调整变形的作用,过后会移动回来。</b></p> <p class="ql-block"><b> 应县木塔有54种形态各异、功能有别的斗拱,数百组斗拱卯榫咬合,刚柔相济,不仅巧妙地传递了上部荷载,而且在柱头和梁架之间起到很好的缓冲和减弱剪力对塔体的冲击作用。可谓集我国斗拱形制之大成。这种设计理念,对我国建筑结构设计影响深远。</b></p><p class="ql-block"><b> 木塔的构造完美,巧夺天工,充分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艺术水平和科技成就。诗人魏家萃有七绝诗赞曰:“榫卯连环塔九层,浑身上下巧无钉。神工鬼斧千年过,古邑珍奇举世惊。”</b></p> <p class="ql-block"><b> 应县木塔不仅是一座建筑奇观,也是一部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木塔内供奉着两颗释迦牟尼佛牙舍利,是佛教信徒心中的圣物。</b></p><p class="ql-block"><b> 塔内各层供奉着不同姿态的佛像26尊,一层正厅供释迦摩尼像,一层后厅供地藏菩萨像,每一尊佛像都栩栩如生,展示了古代工匠高超的雕刻技艺,令人叹为观止。</b></p> <p class="ql-block"><b> 木塔内的壁画和雕塑也是其文化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壁画内容丰富多彩,既有佛教故事,也有历史人物和神话传说,每一幅壁画都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b></p> <p class="ql-block"><b> 木塔塔身内外还悬挂着52块牌匾和6副楹联,其中“峻极神工”为明成祖朱棣亲笔所书;“天下奇观”为明武宗朱厚照所书。</b></p> <p class="ql-block"><b> 应县木塔位于应县佛宫寺内,寺院面积广大,道路宽阔,绿化优美,环境靓丽。木塔前有一座木质牌楼,高大气派,是进出寺院的通道。上方牌匾书“浮图宝刹”四字,浮图意为佛塔,象征着佛教寺院最美的宝塔。这座牌楼与木塔一同构成了该寺院的文化遗产。</b></p> <p class="ql-block"><b> 木塔见证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历程,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和文化自信。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为更多人带来美好的旅游体验和文化享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本文作者在佛宫寺留影</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备注:本文使用了部分网络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