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不会忘记11岁那年,我这个在一马平川中长大的塬上孩子,第一次走进了山路十八弯的铁李川姨娘家,第一次目睹了传说中的马莲河,有幸跟着姨娘目睹了河水涨潮的全过程,在震耳欲聋的涨潮声中,跟着勇敢的姨娘用长长的马勺打捞飘下来的柴火。</p><p class="ql-block"> 山里的孩子比平原上的孩子更壮实,他们大都皮肤黝黑,那是因为他们经常在山沟野洼中摸爬滚打,锻炼出了健康的古铜色,他们因为条件闭塞,所以一家有客就是全山头的客人,尤其孩子们很快呼朋引伴一大堆,寻找山中的乐趣,跟随表妹和一群小伙伴第一次看见蜿蜒曲折的马莲河,悠悠地流向远方,有的地方水很浅,可以看见沙石,有些地方有漩涡,表妹告诉我们这些地方水很深,所以避开,玩耍时,小伙伴们时不时看看上游,害怕有出其不意的哑巴山洪偷袭我们,这条神秘的河流,它曾经是黄河古象的发掘地,在这里孕育着人类文明,给穷山僻壤靠天吃饭的山里人丰富的水源,山里人爱水如命,马莲河里的水挑回去洗菜洗衣服,洗完后用来饮牲口,主打一点儿不浪费,物尽其用。谁如果浪费水,姨娘就会大嗓门开吼,碎怂,把水糟蹋了,不可惜吗?</p><p class="ql-block"> 我们开心的玩回声,大山的空旷,回声分外嘹亮,我们挽起裤管,脱掉鞋子在水中奔跑,打水仗,夏日傍晚的马莲河分外凉爽,在沙滩上写上到此一游,看着美丽的浪花冲涮岸边,我们去探索更多的乐趣,更有幸的是第一次目睹了马莲河的涨潮,一堵水墙刹那间形成,浑浊的河水震耳欲聋,浪花不断咆哮,水流湍急,水中的冲刷物横七竖八都在迅速漂移,姨娘带着我们打捞柴火,现在想起来我感觉后怕,但是常在河边生活的姨娘习以为常,极其镇定,操作娴熟,不一会捞了许多柴火。</p><p class="ql-block"> 因为山里人条件差,挑柴火,吃水都不方便,所以山里人的性格更坚韧,姨娘说她卖酸枣,供我表哥上师范,我姨夫开了个修理铺,他家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半山腰,我们常叫坑家店,司机车坏了只有姨夫一家修理铺,所以生意很好,我表妹现在是律师,表哥是老师,表弟也在南方工厂工作。</p><p class="ql-block"> 可是我的姨娘在我回忆往事时,已经一抔黄土,掩埋于她的地坑院上面的菜园中,日日夜夜守望着她的家园,年轻时候坎坷辛苦,姨夫不在家,艰辛可想而知,儿孙满堂时,患上子宫癌,姨夫亲力亲为为其治疗求医,尽心照顾,可是无济于事。</p><p class="ql-block"> 时光如梭,今天已经是她去世三周年,阴阳两隔,回忆起来,勇敢坚韧雷厉风行的她如此清晰,令人泪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