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区夜话(13)‍看不懂的惠州

董斌森

<p class="ql-block">董斌森:看不懂的惠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深圳学者宋丁今天的“惠州大亚湾提升战略并全力链深发展会更好”一文写的非常中肯,真是苦口婆心般的了。</p><p class="ql-block">的确,惠州这些年的状态,很是让人看不懂,明明手里是一副再好不过的牌,却在左顾右盼的丧失了多少发展的机遇。</p><p class="ql-block">看看深圳周边的这些城市,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形势下,都在积极谋划各自的发展方向,采取了一些有效的创新举措。</p><p class="ql-block">东莞的市政府专门作出决定,把临深九镇主动融入深圳,并且创新成立滨海新区,概念一出,马上就融入了广深港科技走廊;</p><p class="ql-block">中山在深中通道建设上马的初始,就因势利导在未来的通道出口处建立了科技创新片区,既占据了与深圳对接的有利地势;</p><p class="ql-block">珠海加强构造与珠江东岸的联系,在港珠澳大桥通车之后,又积极谋划连接深圳的深珠跨海通道;</p><p class="ql-block">汕尾虽然在粤港澳大湾区之外,但是深汕特别合作区的建立,使得汕尾有了与特区比邻而居的优势,并且勇于探索,在临近特别合作区的地方,建立了深汕合作拓展区,创造条件与深圳开展合作,以务实的态度对接大湾区,当好大湾区的东部门户。</p><p class="ql-block">相比之下,惠州作为“临深”城市,又与深圳有着这么多的历史渊源,几十年来就这么“临深”不“粘深”的过着,虽然是在深圳都市圈里,但是不温不火的,既没有一点深圳的创新精神,也没有一点东莞的奋斗干劲。</p><p class="ql-block"> 已经是大湾区时代了,不能再端着“惠州府”的老黄历了。深圳的成功经验是举世瞩目的,是值得学习的,不服不行。就是为了惠州的江东父老,也不能再固步自封了。</p><p class="ql-block">当然,在学习深圳之前,可以先去向周边的城市东莞、汕尾、河源学习,学习他们的与时俱进的精神和务实创新的态度。</p><p class="ql-block">送上伟人的一句诗句:风物长宜放眼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