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昵称:卓山。</p><p class="ql-block">美篇号:85900672</p><p class="ql-block">图、文:卓山。</p><p class="ql-block">创作地址:兰州</p> <p class="ql-block"> 我记得事时,没有广播喇叭,生产队上工时,队长站在比较响亮、全队人能听到的地方,双手合拢在嘴边成喇叭状,扯起嗓子喊上工了、上工了。</p> <p class="ql-block"> 有一次,队长在农场门口喊分粮食了,听见分粮食,心里很兴奋,背了个口袋小跑到农场,看到人家都大装小袋往外扛粮食,心想我拿的口袋小,是否能装下,我可能还扛不起。会计看到我来了,扫了一眼说:“你家口粮款没交,等粮款交了再打粮,”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我身上,顿时心上拔凉拔凉,脸上火辣火辣,好像做贼似的,无地自容,醋溜溜的跑出了农场,即伤感又失望,不由得眼泪掉起了串串。</p> <p class="ql-block"> 这时候十一二岁,不知道怎么样的人分粮、怎么样的人不分粮,更不知道什么样的人领口粮款,什么样的人交口粮款,这个事一直记在心里回旋,无法释怀,今天无意间看到农场里坍塌的仓库旧貌,尴尬<span style="font-size:18px;">场景历历在目。</span></p> <p class="ql-block"> 一九七八年,我当了农业社会计,才明白了农业社的分配原则,解开了心里一直挽着的疙瘩。</p><p class="ql-block"> 在农业社时期,生产队粮食分配的原则是上缴国家的,(农业税、牧业税、购粮)留足集体的,(公积金、公益金、储备粮)剩下的才是分配社员的。</p> <p class="ql-block"> 农业社粮食分配的原则是人占七成,工分占三成,粮食在打碾时,边碾边分,因工分要到年底截止,只能暂时按人头分,到年底决算,人少工多的分的高线粮,(劳动力多的工分多)人多工少的吃的是低线粮,人多的一般软食口(没劳动能力的娃娃)多,劳动力少,工分少,分的粮就少,甚至会长分,在公分截止,年终决算时就要用现金找补,(长退短补)。人多劳少多吃粮的交钱,劳多人的领钱,我们欠的口粮款是农户的,而不是集体的。</p> <p class="ql-block"> 我家软食口(姊妹小没劳动能力)多,劳力少,吃的是最低线粮。虽然吃的是低线粮,但都是白吃,是软食口(没劳动能力)的人侵占掠夺着劳动者的劳动果实,交长分粮款是合情合理的,明白这个道理后,不但解开了以前的心结,更要感谢父老乡亲,你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辛勤劳动,本应该吃饱,而却和其他人一样忍饥挨饿,原因是一半的劳动成果被没有劳动能力的软食口瓜分了。软食口享受着大家庭的温暖,是集体的优越性的体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