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所谓“龙江路网红街”只是西端从1号到15号的一段路,过了四叉路口,中段和东段还是相对安静的。 <p class="ql-block"> 四岔路口东南角上是恒山路5号,门牌是恒山路,大门却面向龙江路。这是一座与周围建筑风格不同的两层半别墅,地基和半地下室墙体由崂山红花岗石砌成,中部外凸的半圆形露台贯通上下,四根艾奥妮柱支撑,尽显高雅。</p><p class="ql-block"> 这座别墅建于1935年,由青岛市首批登记建筑商王德昌设计。王德昌毕业于美国康奈尔大学土木工科,在青岛的建筑设计领域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参与设计了八大关荣成路15号和汇泉路6号、济宁路芝罘路里院、并参与了天后宫改建设计方案。</p><p class="ql-block"> 网上有资料称这座楼曾是岛城开办如心医院的名医姜如心私宅,日占时期伪警察局长在此居住。</p> 解放后恒山路5号收归国有,与迎宾馆、龙山路43号同归交际处五处管理。57年毛主席下榻迎宾馆时,这里驻扎一个警卫排,另一个排住龙山路43号。<br> 改革开放后,恒山路5号先后开办过青年旅舍、咖啡店、公司、剧社,现在门外挂着多块牌子,不知到底是干什么的?晚上,院内的霓虹灯光怪陆离,煞是好看。有一天晚上,我看到七八个年轻美女拖着行李箱,蹲在大门前,一辆商务车过来,众人上车,扬长而去。可能还是与演出有关。 17号也是龙江路上的一处独特所在,院子比外面的路面低五六米,一进大门就要下十六七蹬石头阶梯,1935年建成的四座大小不一的二层楼房,挤得院落满满当当。<br> 我的小学同学张庆忠家,因与房东孙老先生是蓬莱老乡,六十年代初,租住在临街的一间平房内。后来他父亲单位在娄山后盖了宿舍,他们家便搬走了。<br> <br><br> <p class="ql-block"> 二中高我两届的学长罗友琅也在17号住过。罗友琅是我在学校期间的偶像,他二百米栏的过栏,紧贴栏板,飘逸潇洒,成为我在校田径队练跨栏的模仿榜样。我高中去了十五中,为准备校运动会在校园内练习跨栏,一亮相,“震”了一片。</p><p class="ql-block"> 罗友琅在学校时就是宣传队的舞蹈演员,退休后在市老年大学教舞,又成为中老年大妈们的偶像。他的“海派秧歌”始终是老年大学“报名难”的课程之一。他是“海派秧歌”认可的青岛地区唯一传承人,他带领的青岛海派秧歌队在上海“全国健身秧歌大赛”中获金奖,在河南安阳“健身秧歌全国交流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在上海比赛时,有观众看他舞得轻盈飘逸,质疑他是不是女扮男装? </p><p class="ql-block"> 罗友琅的同班同学二中学长陈同平住在隔壁19号。。</p> <p class="ql-block"> 罗友琅的哥哥罗友琳也是二中学长,59年一入校就参加足球队,获得全市冠军。61年罗友琳入选北京足球队,63年转八一队,69年进国家队。退役后转型军事科研,成为一名大校研究员。</p> <p class="ql-block"> 原青岛市环保局局长李仲儒也曾在这个院住过。李忠儒,山东海阳人,抗战时期参加革命,1949年解放青岛的入城干部。入城后,在市委办公室、政策研究室工作,成为市委书记滕景禄的秘书。因“滕景禄反党集团”受牵连,从市委调出,调到科委任科协秘书长。</p><p class="ql-block"> 从科委调入青岛汽轮机厂任一把手后,他响应党的“发展体育运动”号召,组建成立了“汽轮机厂篮球队”,雄踞岛城篮坛三甲多年。那个年代我们中学生正是崇拜偶像的年纪,汽轮机厂篮球队就是我们的篮球偶像。一听说他们有比赛,就千方百计跟去摇旗呐喊。</p><p class="ql-block"> 1969年在毛主席“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指示下,各地纷纷成立三线工厂。山东在肥城要建“山东汽轮机厂”,李仲儒被调去筹建。后因身体原因调回青岛,被任命为市环保局长,后从这个岗位离休。</p><p class="ql-block"> 李仲儒儿子李毅群,曾获青岛市职工运动会110米高栏、400米中栏冠军,是汽轮机厂篮球队主力后卫。</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我国著名鱼类学家成庆泰也在17号住过,但没有落实。</p><p class="ql-block"> 还有人说,当年“后四小名旦”之一许翰英也在这个院住过,同样没有落实。</p> 龙江路19号从路面看只有一层建筑,但它的院子也像17号一样低于路面,所以院内还有一层,建于1935年。<div> 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图书馆学家、版本目录学家王献唐夫人在龙江路19号住过。王献唐(1896-1960),山东日照人,精于文字、音韵、金石、目录、版本,兼长诗文、书画和印章。1929年出任山东省图书馆馆长,1930年他参与龙山文化遗址考古工作,为山东考古工作奠定了基础。1940年他受聘任国史馆总干事,兼任山东大学、武汉大学教授,撰写出多部考古著作。王献唐喜藏书,一生收藏图书达10万余卷。解放后曾任山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等职。<div><br></div></div> 我父亲的一位姓白的朋友住在19号,他个子不高,短发,好像是南方人。他从事什么职业我不知道,但我知道他会铁匠活。那个年代家庭取暖没有暖气,也没有空调,只是用一个花盆炉子,后来改为蜂窝煤炉,高级一点的是一种“土暖气”。所谓“土暖气”就是一个方形铁盒子,一边是一个蜂窝煤炉,一边有一个烤箱,炉子靠烟筒处有个阀门可以调节火势。白大爷给我家做了一个这样的“土暖气”,而且烟筒、歪脖都是他自己打的。我们靠这个“土暖气”度过了好几年严寒的冬季。<br><br> <p class="ql-block"> 19号甲两层带阁楼,19号乙两层,19号丙三层,都建于1935年,19号丁两层,建于1939年。甲乙丙丁一个方,四座楼,都在黄县支路上,却都是龙江路门牌。</p><p class="ql-block"> 19号乙曾住过老红军姚士福,从北舰转业到青岛市重工业局任局长。这个院还住过北舰政治部的干部,应该是北海舰队干部宿舍。</p> 可能受网红街的影响吧,官方也学会用彩绘墙做宣传了。19号甲墙外,市南区依法治区办、市南区司法局、江苏路街道办事处的漫画“法律是准绳,道德是基石”,赫然在墙。 <p class="ql-block"> 由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主办的“青岛历史城区信息”,将龙江路21号称为“王仁堂旧居”,网上也有资料介绍“1933年,王仁堂(永安百货店经理)取得该地地权,1953年变更产权登记,为王仁堂、王路得共有”。为此我特意问过王仁堂女儿,她告诉我,王仁堂、王路得夫妇旧居是“龙口路21号”(现在的龙口路21号甲),而不是“龙江路21号”。王仁堂当年是蜚声岛城的“义聚合钱庄”三位东家之一,“永安百货店”只是“义聚合”开办的众多商店之一。网上的信息完全是以讹传讹。</p> 21号当年院里有鱼池,石榴树,现在院内仍有一棵高大粗壮的雪松,遮天蔽日,是青岛市雪松中,年近百岁的12棵三级古树之一。两扇红漆大门,似乎永远紧闭,透着一股神秘。<br> 建国后,21号收归国有,转为军产。老红军、67军副政委范保顺在此居住过。范保顺,1932年入党,参加过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0师团政委,解放战争时期,任副旅长、师副政委,抗美援朝任志愿军68军204师政委。1961年晋升少将,87年在青岛逝世。<br> 虎门无犬女,范将军女儿范艳涛也是我同级不同班的二中校友,高中毕业后参军,原济南军区第一疗养院护理部主任,副师级,军衔大校,是当时青岛仅有的两名女大校之一。退休享受副军级待遇。 <p class="ql-block"> 一般院落的甲、乙都是并列一侧,21号甲、乙却分列两旁。21号甲建于1942年,两层,红瓦坡屋顶,平面基本呈方型。</p><p class="ql-block"> 原北海舰队文化部部长希侬在21号甲住过,这位当年在延安“鲁艺”学习过的老革命,作为电影《甲午风云》的首席编剧,与其他四位作者,苦熬了六百多个日日夜夜,终于将一部集艺术性、思想性于一身的爱国主义影片奉献给国人,成为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之作。</p> <p class="ql-block"> 21号乙曾是青医附院宿舍,住过内科专家王念斌、王胜淼、黄洵杭等。</p><p class="ql-block"> 王念斌是山大医学院初期毕业生,在医院任内科主任,后来调入人民医院任副院长,夫人李晓青青医小儿科护士。儿子王旭,市立医院东院内科主任,硕士生导师。中学毕业后下乡,恢复高考后考入青岛医学院,毕业后进入市立医院内科。曾赴美国加州学习研修心导管技术,回国后至今任市立医院东院心内科主任。</p><p class="ql-block"> 王旭是《中国临床医生》杂志编委会编委,任中华医学会青岛心血管分会副主任,山东省医师协会心内科分会副主任,山东省医师协会理事等多种职务。</p><p class="ql-block"> 曾在《中华内科杂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杂志》等权威杂志发表多篇论文。主编、主译、参加编写多部著作,获青岛市科委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多项。</p> <p class="ql-block"> 王胜淼(1922-1968)辽宁沈阳人,九三学社成员。毕业于辽宁小河沿医学院(英国人在东北办的医学院)。1946年来青任山东医学院教师、山大医院内科医师。1956年任青医传染病与流行病学教研室主任,青医大内科副主任。遗著《内科临床诊疗技术》1978年获省、市科学大会奖。曾获山东省劳动模范和青岛市先进工作者称号,历任青岛市政协委员、青岛市第三、四、五届人大代表。</p><p class="ql-block"> 王胜淼医术精湛,为人诚恳,无论对农民患者,还是来家里求诊问药的邻居,都是态度和蔼,礼貌尊重,仔细诊治,从不摆架子。</p><p class="ql-block"> 那个年代很少有家庭电话,医院碰到急诊,需要内科会诊,就会派人来21号乙通知王胜淼。邻居们有时半夜听到街上有人喊:“王主任,急诊!”就会看到楼上有个房间灯亮了,不一会儿,一个瘦削的身影骑着自行车匆匆离去。王胜淼文革中受迫害含冤去世。</p><p class="ql-block"> 王胜淼夫人王彬,毕业于四年制沈阳高级护校,来青后就任山大医院(现青大医院)手术室护士长,直至退休。</p> <p class="ql-block"> 内科主任医师、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黄洵杭(1921-1997),就读于南京中央大学,毕业于国防医学院,1947年入职山大医院内科。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医疗队任小队长,获军功证记功一次。他通晓英、德、日、俄四种外文,有多篇论文在权威杂志刊登,并为联合国卫生组织编写英文教材。</p><p class="ql-block"> 黄洵杭反右期间被打成“右派”,蒙受了不白之冤,文革又被剥夺从事医疗工作十年之久,并被逼全家三代八口蛰居在21号乙一间八平米的小屋中,孩子们不得不外出借宿。就在这种困境中,他以门板当桌子,翻译了两大本人民卫生出版社英文版《内科学原理》。</p><p class="ql-block"> 1997年他被诊断为肝癌晚期,住院期间他拒绝用好药,说:“好药都喂癌细胞了”。面对院领导要求尽一切力量抢救的指示,他要求:“不要给我输血,把血留给开刀房(手术室)吧。”他去世后不开追悼会,不留骨灰,由家属出资购买了一棵雪松,种在他服务了50年的医院里,实现了他“为医院留点绿”的心愿。</p><p class="ql-block"> 黄洵杭两个儿子青岛二中高中毕业后双双下乡临朐,两人继承了父亲严谨治学的家风,虽历经坎坷,仍不甘坠志,恢复高考后,又双双考入山东海洋学院,哥哥毕业后留校任教。</p><p class="ql-block"> 弟弟黄晓航取得巴黎大学博士学位、哈佛大学博士后,退休前担任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导师、海洋一所研究员,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专家组成员。经过20余年的努力,作为共同发明人开发的基因工程治疗糖尿病国家一类创新药将在今年上市,告慰了终生从事内分泌医学事业的父亲。</p><p class="ql-block"> 黄洵杭夫人周月昭是青医附院图书馆老师,我父亲在医学院图书馆工作,与她算是同事,我母亲也在医院工作。我上学时,父亲曾让我去医院图书馆找她借过几次书,还依稀记得她是一位个子不高,慈眉善目,说话细声慢语的南方阿姨。周月昭现在的邻居说,她虽然年已过百,但仍头脑清晰,思维敏捷,记忆力极强,只是有点儿耳聋,不容易交流沟通。因此,我不方便前去拜访,便托这位邻居向周阿姨问好,没想到她还清楚地记得我父母。2025年周月昭以105岁高龄,成为青大附院全院健在职工中最高寿者。</p> 王献唐儿子王国华曾住此院。1960年王献唐逝世后,王国华尊其遗愿,将大量藏品捐献给山东省博物馆,继承了王献唐一生秉承的“向国家捐献藏品是社会福祉”的理念。王国华夫人也毕生致力于传承王献唐精神,90多岁仍住在21号乙,还能乘坐公交车外出。 岛城足球名宿曲立新也在21号乙住过。曲立新(1944-2016)曾入选山东省足球队,多次参加国内比赛,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作为二体高级足球教练,培养出李霄鹏、张全利、刘乐阳、汤乐普、左文青、郝海东、朱建荣等足球明星,向国家队、省市专业队输送了150多名运动员。在三十多年的执教生涯中,曲立新率领青岛市足球队转战国内各级赛事,均取得优异成绩。<br> 龙江路21号丙1942年6月28日竣工,从马路上看是一层,但从院内看是一座二层小楼,红瓦四坡屋顶,西立面突出,顶部有露天平台,露台中部有红瓦双坡顶小屋。 这座楼解放前的主人姓赵,在西镇开有一间小工厂,日占时期被日本人侵吞,赵家人据理力争,老板反被日本人囚禁,出狱后悲愤成疾,不久病逝。赵家子女都很有出息,大都大学毕业,从事科研、医务、财会、教育、企业管理等职业,在不同领域各有建树,第三代中有人担任过厅级领导。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整栋楼被西镇一户个体经营者买去,重新翻建,在马路上开过茶社。 这似乎是翻建后的新楼 21号丁是一座五层高楼,显然不是老建筑。从这里往东北的单号,应该都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后建的新楼。住在24号甲的我职工业大同学王钊鸿的老母亲,今年九十多岁了,她老人家说,自己就不知道龙江路有23号。 <p class="ql-block"> 23号以后的单号,应该都是建在我们小时候称作“掖县路大沟”之上。网上有人称这条沟为“青岛河”。</p><p class="ql-block"> 岛城文史专家鲁海在《老街故事》中说:“这段河床比龙江路低下去许多,如同山谷中的溪流,两旁是成片的白杨林,附庸风雅的文人墨客叫它"白杨谷",当时有文学社团常在这里聚会。”</p><p class="ql-block"> 王钊鸿就住在这条沟对面,他记忆中五六十年代的“掖县路大沟”,却完全不是这般“流水潺潺,鸟语花香”,而是杂草丛生,杂木成林,每逢下雨泥泞不堪。据老人讲,沟里那时还有野狼出没,狼眼幽幽,很是瘆人。</p><p class="ql-block"> 我在十五中上学时,有段时间骑自行车,每天经过这条大沟,却丝毫没有印象了。那时是绕沟而行,从掖县路绕到大学路、登州路。只记得初中饲养小组为给兔子盖窝,曾在大沟挖过黄泥。据说住在附近的一个智障小女孩挖黄泥塌方,被砸死在沟底。</p> 青岛市地下干道总指挥部成立于1970年4月,随后包括龙山干道在内的第一期工程便开始动工,龙山干道的干道口就在龙江路24号旁边。王钊鸿还记得,每天满载被覆材料、坑道渣石的解放牌大卡车来来往往,昼夜不停。当时大卡车要到大学路等主干道,必须绕道黄县路或掖县路,很不方便。指挥部决定在龙江路与大学路之间,填埋一段大沟,修建一条快速路。这条完全用渣石填埋的通道非常结实,很快建起,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这就是现在220路公交车由龙江路转向大学路的那段路,迄今仍无名。 上:无名之路 下:“大沟”上盖的高楼大厦 <p class="ql-block"> 后来大沟填埋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大部分是建筑垃圾、生活垃圾、渣石混合填埋。附近的老人还记得,上游有一段,三座楼座已经垒砖起墙了,一场大雨,地基塌陷,全部返工。</p><p class="ql-block"> 大沟刚填埋后,建了一些木材厂、石灰厂、菜店、煤店、粮店等商业网点,很是方便了周围群众。后来这些网点逐渐拆除,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p> 我们家所在的“市南区江苏路街道龙江路社区”就在这一段的龙江路37号乙。龙江路社区1984年4月成立,几经分合,我们路段好像是2017年划入的。社区现有面积0.36平方千米,下设15个党支部,6个网格,32个居民小组。我只是在总支和社区换届选举时来过两次,这次为写龙江路进去想打听点事。一进门,就有工作人员迎上前,问我有什么事?我讲了目的,他们热情介绍,帮我四处打听。大厅里服务台后坐着各部门工作人员,一站式服务,很便捷,很亲民。 龙江路双号一侧没有12、14、16、18、20、22几个院,因为这一段是迎宾馆的园林。迎宾馆本来没有围墙,1957年为毛主席下榻,市里紧急突击垒起了围墙。85年九号台风光临青岛,这段围墙被吹倒,有人嘲讽:“德国人的建筑质量也不怎么样嘛”,周围了解内情的邻居们撇撇嘴,掩口哂笑。<br> 现在的龙江路22号是挖干道的产物,开始盖了两层楼房是“市南区人防工程指挥部”,后来加盖成三层带阁楼,好像是“三叉神经痛专科医院”,现在挂的牌子是“青岛树仁医院”,院长是原401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张树仁。这里也是龙江路社区医院,虽然科室齐全,好像“三叉神经痛”还是主打科室。 22号旁边的龙山干道现在作为地下停车场可以通到原来的龙山地下商城和华山路,干道的另一侧是一个换热站。网上有人说,龙山人防停车场也成为网红打卡地,我特意走了一趟,没有的事。只是停车场的一个出口在信号山入口旁,三三两两在此停车的游人进进出出罢了。出口两侧的墙上,有几张简单的青岛风光、企业简介照片,没人拍照打卡。<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