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祭灶及扫尘<br> □张蓬云<br> 腊月二十三(也有二十四)是小年。<br> 过去,小年的重头戏是祭灶,就是灶王爷在你家工作一年了,年末他要到天庭去汇报工作。祭灶就是为灶王爷张奎送行。<br> 为他送行的欢送词是:“灶王爷,本姓张,骑着马,挎着枪,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另外,还要摆上些供果,这就有了句俗话,“灶王爷的供果——光看不吃”,看来他还是很清廉的。当然也少不了灶糖。原因是让他吃些糖,嘴巴甜,口如蜜,说好话,别说些不利团结的。另有人认为,是让麦糖粘上他的嘴,干脆别说话,言多必失嘛,看来少说为佳也是人世经验。<br> 灶王爷,本来是以“监察员”身份在你家上岗工作的,小年这天他回单位去述职是分内之事。老百姓希望他“上天言好事”,唱喜歌,讲成绩,说贡献,别说出平日里的不光彩、不体面之事,也是常情。于是,就给他摆上好吃好喝,买纸马,烧高香,一路欢送。其实,这一天无论北方南方,家家扫尘、打扫室内卫生才是重头戏。一大早,家庭主妇当指挥,调动男人和孩子,擦玻璃窗、擦拭桌椅,女人收拾厨房,锅碗瓢盆擦得锃亮。然后,换床单、洗窗帘,让房间窗明几净、衣物箱柜整洁有序。百姓口头语:“有个过年的样儿”,就是用新面貌迎新年。民谚“忙小年,过大年”是也。扫尘,不仅要扫净眼见之尘埃,也寓意着纠正人们偏离勤善的脚步,扫去陈旧,接纳新风。民间智慧,润物无声。<br> 忙了一天,晚上就是精神层面的“迎新”了。灶王爷在神界大小也是派驻基层的干部,烟熏火燎与你共处一年了,也很辛苦的。咱国人还是很厚道的,人家要回去“述职”,天地万里,有人做纸马一匹,也有孩子们做飞机一架,总之要备交通工具。于是,出口“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是个祝愿,也是友好互动。小孩们在说笑中记住了“祭灶”。<br> 要说呢,灶间有个“监督员”也非坏事。他时常提醒人,平日要节约粮食、善行善言、孝敬父母,起码能让咱们都洁身自好。别浪费粮食,少胡吃海塞,背后总有个“神”管着,也是个提醒。但有人不这样想,觉得年年对灶王爷说“上天言好事”,可很多坏事还是被这老张给捅了出去,让自己现了眼、丢了脸,甚至丢了官。其实“脚上的泡是人走的”,还是多检查自身,遵纪守法为好。<br> 纵然有人使出“此处不留爷”的架势,厅堂里供财神、供关公,灶台上没了灶王爷的地盘,把老张拒之门外。但老风俗是民族传统文化之一,记得它、知道它,省得让别人又拿去“注册”,成了别人家的东西。若是把自家的传统、习俗、民间文化都丢弃了,怎算是炎黄子孙呢。 作者:<br>张蓬云,沈阳人。19岁工作,24岁开始在《工人日报》《延河》发习作。写诗,散文及报告文学。当30年编辑,写50多年小稿,工作平平。系《航天文艺》与《航天人》主编,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制作:<br>绿色蔬菜(刘晶),辽宁省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散文学会会员,沈阳市作家协会会员。散文发表于《沈阳晚报》《沈阳广播电视报》《幸福老人报》、沈阳指尖App,散文和诗歌发表于《共和国知青》,作品近百篇。曾任《幸福老人报》知青版编辑。现受聘《中国知青专刊》编辑。喜欢诵读、声乐、器乐。崇尚:天道酬勤、学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