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者‖白云居士 美篇号‖5700303</p><p class="ql-block">图片‖自拍十网络 音乐‖美篇乐库</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p><p class="ql-block"> ——前 记</p> 春节小赋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岁末甫至,紫气东来,传统春节,华夏同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春节者,团圆之节也。有钱无钱,回家过年。千里归乡,万家齐聚。亲人间执手相迎,笑语盈堂。围坐于暖炉之侧,回忆旧事,憧憬未来。共享佳肴,其乐融融。亲情之厚,于此尽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再者,春节乃辞旧迎新之时。扫屋除尘,弃秽纳祥。贴红联,挂灯笼,大街小巷,红韵流转,喜庆之色,洋溢四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且春节亦富文化内涵。燃爆竹以驱邪祟,传千年之传说;守年夜以祈平安,承祖辈之遗风。长辈发压岁之钱,护佑晚辈;众人互道吉祥之语,传递祝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春节之盛,如诗如画,凝聚民族之情,承载华夏之魂,于岁月长河中,熠熠生辉,绵延不绝。</p> 三年灾害时的春节杀猪饭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春节百事千桩,万般吉祥中最让人心动的是年三十的那顿年夜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对我这个云游四海,走遍天下,饱经忧患,历尽沧桑,吃尽了人间百味的饕餮之徒而言,念念不忘的就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刻骨铭心于记忆深处的自己家唯一的一次“春节杀猪饭”。</p> 喂猪的起因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水有源,树有根,因我家的这次喂猪杀猪都源于那三年灾荒,故要将来龙去脉给读者诸君念叨念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年自然灾害(1959-1961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艰难时期。这一时期,中国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包括干旱、洪涝和台风等,给农业生产带来了极大的破坏。1959年全国受灾面积达4463万公顷,主要集中在重要产粮区;1960年北方持续爆发特大旱灾,1961年大旱蔓延黄河、淮河和整个长江流域,导致粮食产量大幅下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年自然灾害的背景还包括“大炼钢铁”“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一系列“刮共产风”政策的失误。这些政策导致了农业生产的严重破坏,农民生产积极性下降,粮食产量降低。同时,国际环境的恶化,特别是与前苏联的关系破裂,增加了中国的经济压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要节衣缩食,偿还抗美援朝与建国初期借苏联的债务,这就让我们全国上下,都勒紧裤带过了三年紧巴巴的苦日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那次三年灾害时期,我家正在黑龙江省鸡西市。当时,所有的生活物资都按户口凭票凭证供应,上班的成年人每月30斤粮,妇女与老人27斤粮,未成年小孩18~24斤粮,每人每月5两~8两植物油,1斤猪肉。那时的粮食以玉米高粱米为主,逢年过节时每人可供应2斤大米或面粉。除此以外,就得冒险到黑市上去买高价的粮食或野味,一旦被抓就得按投机倒把罪蹲大狱,这些情节,我们从反映那个时代的影视剧中都能看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时,我在鸡西一中上学。粮食定量少,根本不够吃,春天我们去采野菜、榆树叶或榆树钱(榆树种子);夏天我们去农村帮农民收小麦;秋天搞小秋收,去割稻收大豆,用“瓜菜带”来填饱肚子;到了冬天,学校便组织我们到山上去采“玻璃棵”树叶,那是一种冬天不落叶的柞树,又称“中国橡树”,叶子宽大,呈黄褐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采回来便泡在水池中,然后再磨成粉,掺在玉米面或高粱面中做成窝窝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学时代正是快速长身体的发育期,上课时肚子里总咕咕叫,全班此起彼伏。心里难过,课也上不好,见到什么东西,总想啃上一口。星期天回到家中换洗衣服,一进门看到家中人在分食玉米糊糊,外婆要把她的那碗递给我喝,我赶紧说我在学校吃过了,忙躲开去洗衣服……其实大家都很饿,大人心疼孩子总是想省下自己的那口定量给我们吃,可他们是家中的顶梁柱,饿垮了谁来挣钱养家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最小的弟弟饿得没办法,跑到外面去吃了“观音土”,那是一种白泥巴,吃到肚子里不能消化,又拉不出来,肚子胀得吃哭,外婆只好含淚用手去给他抠肛门,一点点把泥巴抠了出来。那年头因吃观音土胀死的事屡见不鲜。还有得“浮肿病”的,先是骨瘦如柴,既而全身水肿,面如满月,腹大如鼓,眼睛瞇成了一条线,脚肿得都不能穿鞋——听一个医生讲,那是因营养不良,缺乏蛋白质,不能维持胶体渗透压引起的。那位医生还讲了一个“冷笑话”,当时大家都饿得很,在医院能“近水楼台先得月”,有人就找中药里的滋补药吃,其中一个去开山楂丸,觉得酸甜可口,没想到那药是开胃增食欲的,反而越吃越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俗话说“老天爷饿不死瞎眼的家雀”,穷则思变,饿则找食。国家调整了政策,搞生产自救,我们便响应号召,为解决粮食不够吃,便到十几里路外的鸡冠山去开荒种地;同时,为了解决油水不足的问题,便在楼下找了块空地,建起了猪圈,喂了一只约克夏白猪。</p> 喂猪的那些事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头小白猪是当时的优良品种——约克夏。这种猪的料肉比挺低,通常为2.8:1;而当地猪为3.5:1。也就是说料与肉的转化率高,吃2.8公斤饲料就能长1公斤肉。对我们这些难得找饲料的城里人而言,应是不错的选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可是当时喂猪不像现在有配方饲料可买,我们只有去打猪草,挖野菜,收泔水。那时人挨饿,猪也遭孽。我们只好给它找代食品:榨过糖的甜菜头,搓过玉米的苞米棒,萝卜缨子,白菜帮子,都收来喂它。它也懂事,不挑食,喂它就吃,把食槽舔得干干净净,吃完后就眼巴巴地盯着我,喉咙里还发出呼噜声,意思是没吃饱还要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直到秋天,我们地里有了收成,我和父亲与大弟拉了一车苞米,大豆等粮食回来,它的生活才有了改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杀猪的思考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可是好景不常,从秋天到过年也就三个月时光。再说大雪封山后,冰天雪地的不好找猪食,我家小白也只能走向它猪生的归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过小年的头天晚上我煮了一大锅食,里面还添加了不少苞米面,算是小白最后的晚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十个月前,迎来那粉嫩的猪仔,自此精心照料。每日按时喂食,看它欢快进食,满心皆是欢喜;闲暇时在栏边相伴,它懵懂的眼神,憨态可掬的模样,渐渐成了生活里一抹特别的色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从父亲那里知道已请了杀猪匠,明天将是小白的死期时,我的心止不住地颤抖。看着它信任的目光,那瞬间,满心的不忍如潮水般涌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曾是倾注诸多心血养大的生命,明天却要离我而去。我知道,养它就是为了吃它的肉,要吃它就要先杀它,这个世界的丛林法则就是弱肉强食,每个人都得遵循这个规律。如果不这样就会被视作“另类”,所以,人经常处于矛盾之中,常常做一些违心之事,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少了童真,少了孩童时的纯洁,少了率性而为,被磨去棱角变得圆滑世故起来。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人性的虚伪,亦或是其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杀猪人到来之前,我逃离了现场,生怕看到那一幕撕心裂肺,鲜血喷湧的场面。那一定会深深烙印在心底,成了难以言说的沉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年的年夜饭是灾害年中最丰盛的一次,煎炒烹炸烧烤焖炖,桌上摆满了各种菜肴,可往昔的食欲却消失殆尽。我只拣其它菜吃,母亲往我碗里夹了一块平常喜欢吃的红烧肉,放入口中却味同嚼蜡,尝不出任何香味。心中满是愧疚与难过,眼前不断浮现小白活着时的画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尾音:这一顿饭,大家都吃得无比艰难。这不仅是一顿特殊的年夜饭,更是生命的沉重叩问,让我对生命有了更深的敬畏与思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