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见(建)福爱闽南游(四)2024.11.4~12.2

王沪军

<p class="ql-block">乘地铁去三坊七巷,福州是福建省会城市 ,简称“榕”,别称“榕城”,古称闽都,拥有1700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在福州,只要年满65周岁的老年人,不分国籍、不分地域、不分时段,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都可享受免费乘公交、地铁福利。我们只要玩城市,一般都乘坐城市公共交通,或滴滴打车,比自驾要便捷。</p> <p class="ql-block">三坊七巷的地铁出口十分繁华闹猛。</p> <p class="ql-block">三坊七巷是位于福州市鼓楼区的一片历史悠久的古街区,由西侧三个坊、东侧七条巷和南后街为中轴组成,我们从南后街进入。</p> <p class="ql-block">三坊七巷从晋朝开始形成,到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坊巷格局历经千年仍基本保留完整,它不仅是福州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福州城市的名片之一。因此有“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的美誉。同时,三坊七巷还被誉为“中国城市里坊制度活化石”和“中国明清建筑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夜幕下的三坊七巷灯光异彩,颇具闽南特色,美轮美奂。</p> <p class="ql-block">國师苑酒楼古色古香。</p> <p class="ql-block">“拾块大洋”一家名字很特别的大众茶馆。</p> <p class="ql-block">三坊七巷中“坊”是指古代都市百姓聚居地,而“巷”则为达官贵人聚居。漫步在南后街,首先看到郎官巷,据古籍记载,宋代刘涛居此,子孙数世皆为郎官,故名郎官巷。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严复的故居也坐落在巷内。</p> <p class="ql-block">塔巷因闽国时建育王塔院于此故名。南宋后塔毁,至清代,在巷内砌造半爿的小塔,作为纪念,到了20世纪50年代,小塔移置于坊口。</p> <p class="ql-block">塔巷对面的董执谊故居,别称“贞吉居”,董执谊出生书香门第,清光绪二十三年举人,曾出任盐官,后归辞,专心治学,在南后街开设过“味芸庐”书坊,主营地方文献和书籍,董执谊一生最重要的功绩是修订刊行了珍贵历史文献《闽都别记》。“贞吉居”是清内阁大学士、溥仪的老师陈宝琛很欣赏董执誼仗义执言,正直能干和传承地方文化的功绩,为董家所题的匾额。</p> <p class="ql-block">黄巷,西晋永嘉年间,八姓入闽,闽中有“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之说,这里是中原黄姓士族避乱落户地,故名黄巷。唐代大儒黄璞在此居住,其宅被后人称为黄楼。唐末农民起义军黄巢兵过黄巷时,因闻黄璞大名,命令士兵夜过黄巷“灭烛而过”,秋毫无犯,传为佳话。</p> <p class="ql-block">黄巷对面就是衣锦坊,旧名通潮巷,是因为这个地方是水网地区,福州西湖、南湖的潮水可以通到这个坊巷的沟渠里,故名通潮。后因坊内有人在外出仕做大官,之后衣锦还乡,荣耀乡里,所以坊名也改为了“衣锦”。</p> <p class="ql-block">安民巷旧名“锡类坊”,它改名“安民”与黄巢入闽有关,当年因唐代农民起义军黄巢入闽时,到此巷即出示安民告示得名。</p> <p class="ql-block">安民巷旁的这棵爱心树,是游客打卡的最集中之地。</p> <p class="ql-block">文儒坊在宋朝就已经存在。以宋祭酒郑穆居此为名,当时郑穆任国监祭酒,是国家最高学府的重要官员,从三品。明代抗倭名将张经,清代名将福建提督、台湾总兵甘国宝也居住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宫巷旧名仙居,以巷中有紫极宫得名,是当今保护得最完整的古巷。在唐天宝元年,皇帝听信于一个名叫田周秀的道士,在京城建方清宫、太微宫,在全国每个州都建有一个紫极宫,福州的紫极宫就建在这条巷内,因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这里原本是叶氏民居,后来改建成了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常设展示中心,宣传与弘扬福建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品。</p> <p class="ql-block">龙灯活龙活现,特别是龙眼,弹眼落睛,炯炯有神。</p> <p class="ql-block">国家级非遗香道馆</p> <p class="ql-block">创始于1917年的百年老店永和鱼丸店,品尝七星伴月。福州美食众多,芋泥肉、鱼丸、鱼汤、海蛎煎、马蹄糕,荔枝肉……。</p> <p class="ql-block">福州又称榕城,城区有1000多株古榕树,到处都能看到“暑不张盖、绿荫满城”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南后街上的饭店</p> <p class="ql-block">“醉得意”福州的连锁餐饮饭店。</p> <p class="ql-block">墙上白底黑字,一个大大的“當”字,那是清朝的当铺旧址,现在是福州三坊七巷美术馆。</p> <p class="ql-block">墙上的灯画,美的精致,玲珑剔透。</p> <p class="ql-block">街头艺人演唱</p> <p class="ql-block">由于吉庇巷、杨桥巷和光禄坊改建为马路,现在保存的只有二坊五巷。逛完三坊七巷,犹如进行了一次穿越时空的古巷之旅,每一步都是历史与现实的交替,古韵与今风融合,福州之美,尽在此间。</p> <p class="ql-block">打卡连续三年入围大众必吃榜的老福州,一家几乎90%福州人都知道的闽莱餐厅,这里拥有正宗的福建口味。</p> <p class="ql-block">平潭岛又名海坛岛,是福建省第一大岛,中国第五大岛。位于台湾海峡与海坛海峡之间,平潭海域远离大陆,海面水色多为蓝色,清澄,透明度大,海岸线长达408千米,蜿蜒曲折,其中100多千米为优质海沙滩。</p> <p class="ql-block">渔民将捕获的海鲜用车运至码头,他们告诉我们,一个多月来由于台风,这是第一次出海渔获,你们真幸运。</p> <p class="ql-block">买了皮皮虾、大虾、大头梅鱼、银鲳.……,等会儿去村里寻一家民宿代加工。</p> <p class="ql-block">找到一家名叫西汐里的民宿,他们有个专属的海景餐厅,加工好的海鲜大餐,吃得不亦乐乎。</p> <p class="ql-block">坐在似船舱般的餐厅里,望着外面的风景,品尝着刚从海里捕捞上来的鱼虾和当地的特色美食,享受着闲适的慢节奏,真是神仙过的日子。</p> <p class="ql-block">这家民宿共有9座石厝,保留了浓郁的平潭石厝特色,漫步其间,仿佛置身于国外的度假圣地,尽享山海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饭后游东美古村。</p> <p class="ql-block">东美村的游艇码头。</p> <p class="ql-block">民宿的背后就是平潭东海仙境景区,有一个直径50米、深40多米的天然海蚀竖井,称为“仙人井”,井壁徒直,井底有三小洞与海洋相通。</p> <p class="ql-block">民间传说此景为八仙中的铁拐李为解渴挖掘取水之处,因深入龙宫,惊动了龙王和土地公,联䘧大战铁拐李,铁拐李奋力抵挡,把整座山打崩了三个大缺口,最后终因左右受敌,寡不敌众,驾云逃走。</p> <p class="ql-block">黝黑发亮的海浊地貌,在国内比较罕见,这里阴天比晴天更出片。</p> <p class="ql-block">大王宫始建于嘉庆甲子年,是当地独特的人文标志,香火很旺。</p> <p class="ql-block">告别东美村东海仙境景区去龙王头海滨浴场。</p> <p class="ql-block">龙王头又称龙凤头,位于平潭岛东部海棠湾,是全国最大的海滨浴场之一,海滩宽500米,连绵9.5公里长,沙滩宽阔平坦,沙子细腻洁白,坡度仅为2.2度,非常适合游泳和各种海滩娱乐活动。</p> <p class="ql-block">下午岛上的风特别大,<span style="font-size:18px;">风沙吹在脸上生疼,风</span>主宰着海岛的天空,咨意描绘着海岛的性格,风沙纵横穿行,呼啸有声,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p> <p class="ql-block">龙王头(又名龙凤头)沙滩得名于一个美丽的爱情传说。相传古时有一对年轻人,男名龙哥,女名凤妹,常来此沙滩嬉戏。有一天,凤妹被章鱼精伪装成的和尚调戏,龙哥及时出现,击败了章鱼精。这对情侣因此化为龙头和凤头两山,永远相望,因此这里被称为“龙凤头”。</p> <p class="ql-block">远处的滑翔伞,像一群海的精灵,在风浪中翻飞遨翔,感受海风和浪花带来的激情。</p> <p class="ql-block">这里距离台湾新竹仅68公里,偌大的弧形海湾,面对广袤的东海,每当太平洋掀起波涛,龙王头因此成为自然的台风报警器。</p> <p class="ql-block">告别平潭岛,下一站将去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