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电视宣传,激发好奇,决定去看看25蛇年上海豫园灯会。豫园有个俗名就城隍庙,据说已经有四百多年历史,“豫”有平安之意,豫园就是“豫悦老亲”之意。据说园内有江南三大名石之称的玉玲珑。1853年小刀会起义的指挥所点春堂。不过看灯展,这些估计是顾不上了,毕竟是晚上。10号线豫园站下车,1号门出。需要购票入场,价格信息本文放在最后。<div><br></div> 进入豫园灯会展区后,人没有想象中的拥挤,毕竟现在才18日。但是洋人含量不低,英语、日语耳边经常听见。连场所中的各种语音大广播,好像也用有日文版本。 整个场所流光溢彩,华灯夜放,美不胜收。 天地人和,金蛇献瑞<br>以金蛇献瑞的热闹丛林,金色灵蛇在蘑菇丛林中的造型。 万物共生、生命之树(黄金广场)<div>一棵巨大的生命之树,以《山海经》建木神树为原型,众多生物栖居于此,展示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的关系和共生共荣的道理。-----引自《2025豫园民宿艺术灯会宣传资料》</div> 树叶颜色不断蓝紫绿交流变幻。 景区灯展,以九曲桥和池为核心。在排队途中,看看景区中隔标志性大楼的各种气象: 仿佛天上宫阙 绿波廊 开始排队,进入九曲桥。在过去,桥有几曲是有严格的等级划分,只是天子和神仙,才能使用九曲。所以如果是私家园林,三到五曲常见,七曲就非常难得了。私家很难达到这样高的品级。如果僭越,家财和地位都可能不保。 灯展中很多《山海经》中提到的神异的瑞兽。 类,又名灵猫,形状像狸猫却长着像人一样的长头发。一身具有雌雄两种器官。 鹿蜀,兽名。《山海经·南山经》:“杻阳之山,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孙。” 夫诸,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之一,一种长着四只角的鹿,它的性情温柔洁净,喜欢四处角戏,它一出现,其地必定是大水时期。《山海经·中次三经》:“敖岸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白鹿而四角,名曰夫诸,见则其邑大水。” 畏兽是一个汉语词语,指的是传说可以避凶邪的猛兽, 出自《山海经图赞·猛槐》它的形象类似于狮子,其外表为巨目、獠牙、利爪,上身赤裸,下身着红色短裤,肩部生有翅膀与火焰,腿部还有飞羽,常作奔腾疾走之状,也存在凌空飞翔者。 因为其肩头常有燃烧的火焰,所以被后世称为是“焰肩神”。 《山海经》麒麟描述: 大荒之中,有兽焉,其状如狐而白身,尾如彘而长鬣,目如牛而赤瞳,耳如象而白毫。名日麒麟。其音如珙璧之玉,其行如雷霆之电。一角者,曰男,两角者曰雌麟。<div> 旁边红色小蛇也蛮吸睛。</div> 《山海经卷四-- 东山经》又南水行九百里,曰踇(mǔ)隅(yú)之山,其上多草木,多金玉,多赭。有兽焉,其状如牛而马尾,名曰精精,其鸣自訆。<div>意思是:(再往南行九百里水路,是座踇隅山,山上有茂密的花草树木,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还有许多赭石。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一般的牛却长着马一样的尾巴,名称是精精,它发出的叫声便是自身名称的读音。)</div> 白泽,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瑞兽。能言语,通万物之情,知鬼神之事,“王者有德”才出现,能辟除人间一切邪气 ;<div>《山海经》中“熠耀”主要涉及到一个神秘的珍禽形象。在《山海经》中,“熠耀”通常与“仓庚于飞”一起出现,形容一种拥有闪耀羽毛的神奇鸟类。这个词语最早出现在《山海经》中,被描述为一种神秘的珍禽,拥有闪耀的羽毛和神奇的力量。</div> 乘黄,又名飞黄,是古代传说中的神马。 <br>据《山海经·海外西经》记载:白民之国有乘黄,长得像狐,背上有角,毛色是黄的,乘者增寿二千岁。 鸾鸟:鸾鸟又称玄鸟、青鸟,有五彩纹,见则天下安宁,是春神的使者、吉祥如意的象征. 过九曲桥后,豫园核心区我此时无法访问 蟒浮秘境(生机之门)2号门 据说灵感来自《山海经-中山经》,其东有林焉,曰莽浮之林,多美木、鸟、兽。 林生蛇舞(祈福之门) 灯展氛围要,广告也不放下。 楼宇重重 街上有撸猫馆 2025年上海豫园灯会价格如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