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陇剧 甘肃省传统戏曲艺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陇剧,是流行在甘肃全省的一个新兴剧种,原名陇东道情,流传于甘肃东部的环县及曲子镇一带,是甘肃省独有传统戏曲艺术。</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陇剧的前身是流传在甘肃环县环江地带的陇东道情。陇东道情历史悠久,唐代陇东道情就建有道观,道教音乐繁衍不断,明清以来在道教音乐基础上,民间艺人逐渐吸收当地民间音乐营养,增加了股弦等乐器,演变为以皮影形式流传在陇东环县、华池、庆阳一带的陇东道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清代同治年间,环县著名道情艺人解长春(1843-1916年)的皮影班曾在宁夏、内蒙、陕北以及当地流动演出多年,颇受群众赞赏。解长春毕生致力于道情演唱和皮影技艺的革新,将原来用的二股弦改为四股弦,在木梆上加个小铜铃,每敲一下,梆铃并响,称为“水梆子”。在他的传授和影响下,人才辈出,陇东道情进入兴盛时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清末民初,根据地域条件的不同和艺人们的不同条件和特点,形成了不同风格的唱腔流派。环县南部流行的唱腔委婉细腻,清新流畅,长于抒情,代表艺人有活跃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的史学杰、敬廷玺、敬乃良、马召川等。环县北部流传的唱腔质朴沉厚,高昂激越,长于叙事,代表艺人有活跃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的徐元璋、魏元寿、梁世仓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革命文艺工作者,在利用陇东道情进行宣传鼓动工作的同时,对陇东道情进行了初步搜集和整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陇东皮影走上舞台最早的是以演唱形式出现的。1956年全国民族民间舞蹈会演,甘肃代表团的史学杰、徐元璋、敬廷玺、赵建吉等老艺人,以坐唱形式在怀仁堂演唱了陇东道情《二姐娃做梦》,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和其他领导人的称赞和鼓励。l957年庆阳县秦剧团以真人在舞台上试验演出了《刘巧儿》、《杀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58年环县秦剧团试验演出了《金碗钗》、《高山流水》、《挑女婿》、《三里湾》、《杀庙》等剧目。甘肃省秦剧团在1958年西北五省(区)戏剧观摩演出大会上演出的陇东道情传统剧目《二姐思春》、《吵宫》和新编现代剧目《六姑娘》、《最后的钟声》等小戏,获得好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59年成立了甘肃省陇东道情剧团,演出了大型历史剧《枫洛池》,进京参加了国庆十周年献礼演出活动,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董必武副主席等领导人观看了演出,首都文艺界知名人士对道情剧的诞生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确认了这一新的戏曲剧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此后,甘肃省陇剧团带着《枫洛池》、《旌表记》等剧目赴华北、华东、西北等大中城市和地区交流演出,扩大了陇剧的影响。除甘肃省陇剧团外,l965年在祁连秦剧团基础上组建起酒泉地区陇剧团(1969年解散)。</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动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陇剧表演艺术讲求真实,重视从生活出发,以细腻的手法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陇剧表演动作吸收了部分皮影的侧身造型,如侍卫警戒多用大侧身剪影姿势,特别是啼哭动作更为别致,人物左袖垂射,右手以袖掩面,大侧身晃动腰肢,前俯后摇,抽搐而泣。舞台美术借鉴皮影镂空、彩绘、装饰手法及旦角高髻燕尾头饰等,形成独特风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舞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舞台美术方面,较有特点的有如下几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旦角化装舍弃了传统的大包头造型,以皮影人的高髻燕尾为基本式样,又仿照敦煌壁画中唐代妇女的发式,加以糅[róu]合,设计出单髻、双髻、弯髻、环髻等多种独特的燕尾发髻式样,前贴鬃角,后拖伞辫,大体接近古代妇女的化妆扮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服装摆脱了戏曲传统风格,重新设计了花纹式样,打破了蟒、帔盘龙舞凤格局。图案富变化,款式重大方,色彩尚雅洁。裙子、箭衣、开路等均以素净绣边为主,不取满身花团锦簇章法。靠、铠[kǎi]等则以庙塑神像装束为蓝本,大体和秦兵马俑衣甲相类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布景和道具保留了皮影砌末的风格,使用夸张的技法,为剧情服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音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陇剧音乐属于板腔体式,分"伤音"和"花音"两大类,伤音曲调深沉委婉,适于抒发哀怨的情感,因此又称"苦音"或"哭音";花音曲调活泼跳跃,善于表达喜悦的情感,故又称"欢音"。陇剧唱腔没有严格的节拍,比较自由明快,说唱性较强。弹板是陇剧音乐的主要板式之一,板头、大过门规整、四方,唱腔由多种节拍型混合组成,有特定规律。小过门的第一拍,一般都重叠在唱句的末尾一字上。弹板簧舒展、流畅、优美动听,最有特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速度一般是中速,稍慢,更适于抒情和叙事。飞板唱腔和弹板有共同之处,也是由多种节拍型有规律的进行。小过门的第一拍重叠在唱句的最后一个字上。"簧"简短而有特色。飞板的速度稍快,唱腔更富于说唱、叙事性。伴奏乐器,管弦乐有四胡、二胡、琵琶、扬琴、笛子、唢呐等;打击乐有渔鼓、简板、水梆子、大罗、小锣、大擦、铰子、堂鼓、战鼓、板鼓、牙子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演唱方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陇剧的演唱方式比较自由,曲调流畅,节奏明快,近似说唱。曲调尾首的拖腔叫做簧,唱时称嘛簧,嘛簧悠长婉转,韵味浓厚,富有地方色彩,它是构成陇剧音乐独特风格的重要成分。陇剧使用的乐器也有较大的发展,增加了琵琶、二胡、笙、板胡、扬琴、提琴和一些铜管、木管乐器,丰富了陇剧音乐的表现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陇剧十分重视创作和积累自己的演出剧目。已经积累了一些为群众欢迎的:《旌表记》、《草原初春》、《谢瑶环》、《假婿乘龙》、《枫洛池》等保留节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行当流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陇东道情原无脚色行当,是由影人的不同造型,标示行当的不同,因此,陇剧上舞台后,不像其它大剧种有自己的脚色行当传统可继承,而是在无章可循的情况下,经过边实践、边摸索、边研究,逐渐创立了自己剧种的脚色行当。陇剧脚色行当的来源依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参照、模仿陇东道情皮影人的人物造型与皮影表演动作,创立了大体的行当分类和特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陇剧搬上舞台后,除少量改编演出了道情原有的传统剧目外,大量演出的剧目是移植其它剧种的,如萧仙戏、京剧、越剧、昆曲、川剧等。在排练这些剧目时,多参照原剧种的行当,相对应的设置陇剧的行当,并吸收、融化那些剧种行当的表演身段,充实、丰富陇剧的行当。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根据新创作剧目的内容、剧中人物的不同类型、身份、年龄、性格等,参照一般戏曲脚色行当的规范,设置较为适合或接近的行当来表演。如陇剧第一出戏《枫洛池》的脚色行当,就是按照这样的方法将简人同设计为小生,杜若义设计为武生,邬飞霞、马瑶草设计为小旦,牛贵设计为官衣丑,梁冀设计为大花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四、在陇剧的发展过程中,为了表现和突出陇剧这一地方剧的特色,根据陇剧音乐细腻、优雅、缠绵、抒情的特色,决定了以发展“三小”(小生、小旦、小丑)戏为主,在表演上以“三小”为中心。因此,在行当的建立上,确立了以“三小”为主兼顾其它的脚色行当体制。在“三小”行当的创建中,除了选择其他剧种(主要是越剧、川剧、京剧等)有关这些行当的表演适合陇剧需要的程式以外,着重从民间艺术,特别是陇东秧歌、社火等表演中,提炼、规规范、创造出陇剧“三小”行当的表演程式,如“地游子步”、“风摆柳步”等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经过二十多年的积累,陇剧的脚色行当已初具规模,他的主要行当有:生行:包括小生、须生、老生;旦行:包括小旦、正旦、彩旦、老旦、武旦等;净行:分大妆与二净两行;丑行;分官衣丑、公子丑与小丑等,均以粉底定妆,勾画丑脸妆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历史传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陇剧起源于汉代的道情说唱,唐宋时期由宫廷走向民间。扎根于陇东的渔鼓道情,逐渐吸收了当地民间音乐营养,增加二股弦等乐器,衍化为皮影唱腔音乐。在现代文化的强烈冲击之下,陇剧也陷入了濒临衰亡的困境,演出团体及演出场次锐减,传承链几乎中断,处于被大剧种和时尚文化所取代的困境,如不加关注与保护,势必越来越边缘化乃至面临衰滞、消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陇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甘肃省陇剧院获得“陇剧”项目保护单位资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陇剧和秦腔区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历史渊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陇剧:原名陇东道情,起源于汉代的道情说唱,唐宋时期由宫廷走向民间。其母体是甘肃省东部地区有着400多年历史的陇东道情皮影戏,后逐渐融合地方音乐、舞蹈、说唱等多种艺术形式。1958年搬上舞台,1959年正式命名为陇剧,2006年被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秦腔:起于西周,源于西府,成熟于秦。它起源于甘、陕一带的民间小调,古时甘肃、陕西一带属秦国,所以称之为“秦腔”。因早期秦腔演出常用枣木梆子敲击伴奏,故又名“梆子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唱腔特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陇剧:唱腔细腻婉转,抒情性强,嘛簧(帮腔)浑厚悠长,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秦腔:唱腔高亢激昂,风格豪放粗犷,善于表现强烈的情感和气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表演风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陇剧:表演风格细腻真实,重视从生活出发,以细腻的手法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秦腔:表演较为夸张、洒脱,动作幅度大,注重身段和功架,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音乐伴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陇剧:主奏乐器为陇胡,还包括二胡、琵琶、扬琴、唢呐等,音乐风格独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秦腔:以板胡为主奏乐器,此外还有二胡、月琴、鼓、锣、铙钹等,音乐节奏明快,富有变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流行区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陇剧:主要流传于甘肃东部地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秦腔:流行于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西北地区,在全国范围内也有一定的影响力。</p> <p class="ql-block">秦腔在北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周人夏时弃官,奔北豳,北豳地属庆阳;秦始皇时设北地郡,也在庆阳,俗称陇东。陇东人是爱戏、懂戏、敬戏的。从每年的腊月到正二月各村写戏、请戏、唱戏到送戏,这是庄户人的精神食粮,也是陇原人的衷肠一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近两年,村里的日子相对好多了,戏台子从几十年前的土台土墙到砖台钢棚,内心为之一动。总能记起关于戏的故事,可忙碌的日常、杂乱的思绪和深沉的回望总让人望而生畏、辍笔不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往事总是需要记忆的,当有天孩子们问起我们的童年时,总是要有故事讲给后人听的,那就说说故乡的秦腔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关陇一带是秦腔的发源发展之地,有名的“戏窝子”。据载:<b>清代乾隆年间徽班进京,徽班在原来兼唱多种声腔戏的基础上,又合京、秦二腔,特别是吸收秦腔在剧目、声腔、表演各方面的精华,以充实自己,汇通、融合形成京剧诞生的前奏。然秦腔并未因此消亡。粗犷、豪放、富有夸张性的曲调和表演风格,唱、念、做、打,使它像耿直敦笃、温厚粗犷的西北汉子,独树一帜,吼遍秦陇,被誉为“中国戏曲的鼻祖”。</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陇东人咥锅盔,吃臊子面,说秦语唱秦腔亦属秦人。是爱戏、懂戏、敬戏的。从每年的腊月到正二月各村写戏、请戏、唱戏到送戏,这是庄户人的精神食粮,也是陇原人的衷肠一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寒冬腊月,农事歇停。正月二月,年味散开。这时候,唱戏就是村里的头等大事。各村有类似“社戏筹委会”团队,各家男人轮流当会长,按人头摊派戏钱。那些年农民没有多少收入,大人孩子穿得破破烂烂,化肥种子都得赊欠周转,但块角八毛的戏钱却都千方百计东拼西凑地上缴。老一辈人觉得,唱戏是敬天地神灵的大事。好戏开场,来年就能风调雨顺粮食满囤,戏来心热,戏散农忙。收戏钱、讨灯油、下请柬、派戏饭,方圆百里知名的秦腔剧团,总之是要“写戏”请来热闹一番的,甚至一地戏台刚撤,台下请戏的另地人马已在恭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搭台唱戏,虽说早年各地也曾庙台戏楼林立,其实庙宇常在,戏楼就简陋多了。黄土台子、钢管木椽、帆布罩顶,台上戏台,台下戏院。幕布一分,前台后台、音响灯具就算齐活了。台子正中高挂着写着剧团名称的戏团牌匾。两侧立柱上贴着大红对联,是村里的善书之人精心书写。一切停当,东风汽车拉着戏箱、演员进了村,人们雀跃欢喜奔走相告,好戏要开场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戏开唱前,会长提前带着班主和演员到庙里焚香纳表,以祈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家国安宁。随后,“挂灯”开唱,鞭炮齐鸣,戏院的扩音喇叭吼得满山满洼。第一场折子戏是登台亮相的见面礼。唱得如何,有没有看头,村里的老戏迷个个火眼金睛。无戏不“过会”,会是庙会,看戏也叫跟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戏有昼戏、夜戏。关陇之地,腊月正月寒气依旧。男人裹上皮袄,烧着一锅旱烟,女人包上围巾领上娃娃,扯着闲话涌向戏院。白天看景、晚上看戏。大人们大多爱看夜戏,儿孙们帮着提溜着马扎、靠椅。有些年纪大、行动不便的老人,儿孙们就白天铺好被褥,用架子车拉着看戏的也是常有。其间,人们打招呼的方式也不再是问吃了么?而是问今儿看戏去了么?戏好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记得二三十年前,我常跟着父母去看昼戏和夜戏。白天看戏玩闹窜戏台,涌进后台看上妆。游荡在戏院里,跟过年一样快活。有时看着武生连串空翻打斗,恨不能马上磕头拜师。好奇之余还要到后台探个究竟,撩着帷布看演员化妆扮相,偷窥戏服弓马,一回家就开始模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戏场边的“零嘴”摊前哈喇子流淌,缠着父母要个两角五毛,吃个豆腐脑、来个玉米卷、要桶爆米花、买个小玩具,一整天的快乐就这么轻而易举地来了。晚上还要缠着大人看夜戏,看着看着,要么圪蹴在父母大腿旁,要么倚在怀里或是坐在大腿上,戏还没看完,人已困得梦周公了。有时父亲会背着回家,有时被父母从怀里叫醒,吓唬着说你这么瞌睡还非跟着来,明晚别去了。吓得一激灵,乖乖跟着父母打着手电筒往家磨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秦腔字正腔圆、声情并茂,加上黄土高原的辽远苍茫、粗犷高亢,吼一嗓子四座皆惊,又叫“吼秦腔”。秦腔剧目多是历史故事。老戏迷不光能有腔有调地吼几嗓子,还概括戏曲“不是状元招姑娘,就是奸臣害忠良”,通俗易懂、雅俗共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早些年,不像如今网络、电视这么普及。庄户人出去得少,见识浅,了解掌故历史,感受人情世故,多靠看戏。譬如《三娘教子》《下河东》《杀狗劝妻》《开国图》《征北海》《李刚打朝》等,都是耳熟能详的老戏。他们看《铡美案》,骂村里的负心汉是陈世美,说包拯都叫包青天,都知道是个铁面无私、智勇双全的大清官;白脸大汉出场,都知道是奸臣曹操来了;看了《杀狗劝妻》,曹庄扑杀焦氏,狗头落地,焦氏改邪归正、家人重归于好,孝顺老人…诸如此类,比比皆是。看到精彩处,落泪的、喝彩的各自感慨,戏如人生、人生如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场戏,敬天敬地敬神灵也敬亲友。记得小时候,但凡村里唱戏,庄户人家的儿子儿媳总是要催促老人换上新衣、备上吃食去看戏。出嫁的女人家也会请娘家父母来看戏。父母离世的人家,也会捎话给自家出嫁的姊妹们,邀请他们过来跟会、看戏。还会难得地割上二斤肉,买上一些菜,亲戚来了、唱戏“派饭”,都要好好管待。老人们常说唱戏的怪可怜的,风餐露宿不容易,派饭都要给人管待好些呢。习俗代代相传,人们承袭相延。一代人、几辈子,戏是每年要唱的,亲戚们是偶尔要聚的。秦腔吼出的是中华民族的家国正音,更是人民百姓的人生百态和世态炎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黄土高原的戏,沟沟畔畔的人,各避风塘梁梁硷硷上的男女老少,无论贫富贵贱,来戏场就都聚精会神的看戏、品戏,跟着台上的戏曲,感悟口耳相传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谦信济忍善,戏是高台教化,戏是往来感怀,更是精神食粮,听着吼出的一嗓子,来年的日子又有盼头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又逢年关,一念至此,不由让人想起唐代诗人王维的“君自故乡来”和“春草明年绿”两句诗。念及忽觉:戏从故乡来,应知秦腔事。春草明年绿,看戏归不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非遗陇剧——照片里的那些故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编者按:光阴的故事里,尽是岁月变迁。在泛黄的老照片里,总有一段段美好回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陇剧六十余年的发展中,这些照片记录着泛黄的故事,收藏着陇剧人共同的记忆,惊艳了历史,温暖了岁月……共同回忆陇剧发展历史中,那一段段鲜为人知的故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陇东道情搬上舞台的故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58年的陇东道情现代新编戏《六姑娘》,1958年5月间,甘肃省秦剧团赴平凉、庆阳演出至环县时,陇东高原还凉意袭人,演员练完早功后在环县礼堂大门口晒太阳取暖。说来机缘巧合,县广播站设在礼堂门口的喇叭里,这时正好播放着“陇东道情”的唱段,那优美的曲调、明快的节奏、乡土味醇厚的唱腔、独特的“嘛簧”显得气氛非常热烈,听了令人不由得陶醉。我在陶醉中突然萌生了一个念头,如果把陇东环县道情皮影戏,用演员来表现在舞台上,保准不会错。我也不知哪来那么一股热劲,把这一萌生的想法告诉了在场的团长慕崇科(他是环县人,对陇东道情有着特殊的感情,是陇剧的奠基者和创始人),他当即表示支持。紧接着,我们立刻去名声远播的陇东道情之乡——木钵乡邀请了道情艺人许元璋的道情班子,号召演员快速学习掌握陇东道情的基本板路和唱段。当剧团巡回在木钵乡演出时,在舞台上支起“亮子”(皮影银幕),先演出陇东道情《吵官》《王七怕婆》等之后,接着再演秦腔,没想到这场演出得到了老区人民的欢迎。慕崇科团长决定组织演员王界禄、苏琴兰、常惠芳、孙菊兰和乐队的俞孝知等同志,学唱、记谱,学会了《王七怕婆》《闹天官》《白玉楼》等唱段,接着再由王界禄移植传统剧《二姐思春》,由老导演薛再平执导了一出新戏,此戏在平凉上演即受到了欢迎。这是把环县陇东道情皮影戏改为演员扮演的第一出戏,其表演完全采用秦腔的表演形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58年6月间,剧团提出自创现代剧目的号召,这时正值剧团在庄浪县巡回演出,那里有一片“六姑娘”种的试验田,搞密植生产“放卫星”,我和剧团同志去参观并搜集素材、体验生活,连夜写出了小戏《六姑娘》,第二天投入排练,当晚粉墨登场,做到了“三快”——写得快,排得快,演得快。由此体现了当时的文艺工作者,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把当地的真人真事用陇东道情形式搬上舞台的热情。当地领导看了这出戏后很兴奋,观众对这一新生事物也报以热烈的掌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58年9月10日,甘肃省秦剧团完成巡回演出回兰州后,在《甘肃日报》上刊登演出广告,把《六姑娘》《细水长诚》《吵宫》《二姐思春》和秦剧《战马超》作为一台节目公演。这是陇东道情这个新剧种第一次在兰州舞台上亮相,且出人意料地一炮打响,随之入选了甘肃省第一届戏曲现代戏会演,继之又入选了西北五省(区)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可谓步步走红、彩声四起。兄弟剧团也前来学习,评论文章和《六姑娘》的巨幅彩色剧照以及舞美设计图被同时登上了1958年《戏剧报》第23期的版面。演出也得到了著名戏剧理论家、评论家罗合如、戴不凡等的肯定。中国唱片公司在西安为陇东道情《六姑娘》《吵宫》《王七怕婆》《白玉楼》等剧目录制唱片,并在全国发行,这对于甘肃的陇东道情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这次演出获得的成功,在客观上为陇东道情搬上舞台提供了尝试性的机会,并扩大了陇东道情的影响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同年11月,由王界禄等人撰写以甘肃省秦剧团署名发表的《陇东道情是怎样搬上舞台的》文章,刊登于1988年《戏剧报》第23期。文章简介了陇东道情搬上舞台的经过,初步小结了在陇东道情音乐、排练、舞美、服装、表演等方面的做法和初步经验,为创建甘肃新剧种——陇剧开了先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章部分内容节选自老一辈陇剧艺术家王界禄创作的《陇东道情与陇剧》一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浅谈郭效文陇剧音乐特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郭效文先生是陇剧作曲大家,一生创作了一百多部(首)音乐作品,其中在陇剧音乐创作方面的成就最大,曾任《中国戏曲音乐集成》(甘肃卷)副主编。他的生平入选《中国文艺家传集》,他创作的陇剧音乐多次获得国家有关部委、省、市有关部门表彰奖励,在收集整理他的音乐作品过程中,我一边整理一边学习,深深为他的音乐作品所吸引,他的音乐作品曲调优美,内涵丰富,极富感染力。这里我谈一谈对他陇剧音乐特点的一些粗浅认识,供读者们参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戏曲“板腔体”和“曲牌体”运用灵活,音乐优美动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郭效文陇剧音乐的最大特点就是旋律优美动听,让人百听不厌,这主要是他音乐理论功底扎实,对我国戏曲音乐结构体式十分熟悉,又广泛学习和吸收了各种音乐的精华,且能做到古为今用,博采众长。我国戏曲音乐结构体式基本分为板腔体和曲牌体两种,他创作的陇剧音乐主要使用板腔体,通过板式的变化演绎故事情节,表现各种人物的性格和各种不同的情绪。例如,他为陇剧《黑白人生》创作的音乐中,就运用了“二流”“紧板”及借移京剧框架发展的“回龙”“快三眼”等唱腔板式,同时还创新运用了陇剧“慢板”等音乐元素,所以,这个剧的音乐非常完美,被省上评为作曲一等奖。这种模式在他的多部音乐作品中都有很好的体现。他善于把弹板、飞板和散板综合运用,在三大板类中又根据剧情需要嵌入各种附属板类,如在弹板中使用的“还阳板”“大哭板”,在散板中使用的“滚板”“叫板”等,真正做到信手拈来,灵活运用,在这些附属板类中又派生出许多腔类,从而形成了他独特的陇剧声腔基础和音乐风格进行的载体,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陇东人听了非常亲切。他在娴熟的运用各种“板腔”的同时,也运用了许多曲牌连缀,主要有《割韭菜》《钉缸》《九连环》以及各种器乐曲牌等,使剧情中的喜怒哀乐等情绪表现得更加充分,更具有感染力,更容易和观众产生共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 伴奏配器搭配巧妙,演奏效果极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他在为自己创作的音乐配器中,非常注重发挥“水梆子”“陇胡”等陇剧传统乐器的作用,“水梆子”又称“梆铃”,是梆子与碰铃结为一体的一种乐器,在早期的陇东道情中,“水梆子”用作唱腔击节伴奏,他的音乐配器中把这种作用传承了下来。陇胡形状似二胡,却共有四根弦,因此可以奏出“双音”,这种音是陇剧音乐的代表音。在发挥“梆铃”“陇胡”这两种传统乐器作用的同时,他非常注重民族乐器的运用,大量的使用了板胡、二胡、琵琶、古筝、笙、笛子、唢呐、渔鼓、锣、鼓等乐器,充分发挥各种乐器的性能为剧情服务,发挥了齐奏、合奏、重奏、独奏、复调等多种演奏的功能,使音乐的厚重感、层次感、细腻感得到了提升。他还注重外来乐器的运用,在符合剧情要求,不影响陇剧音乐特色的情况下,大胆地把木管、铜管、小提琴、大提琴、贝斯等多种民族乐器和西洋乐器纳入配器范围,组合到乐队之中,增强了陇剧音乐的表现力,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他还巧妙的对乐队中吹管乐器、拉弦乐器、弹拨乐器、打击乐器进行优化组合,形成主旋律清晰,复旋律优美,整体音乐丰富多彩的表演效果,使观众陶醉于音乐之中,掌声经久不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嘛簧”设计独特、应用自如,达到了“无词”胜“有词”意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嘛簧”是陇剧音乐的主要特征,正是“嘛簧”的存在,使陇剧具有了与其他剧种不同的特性与风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所谓“嘛”即“帮”,“簧”即拖腔,“嘛”和“簧”相加,便是一领众合的帮唱,是一种有声无字的哼唱。他的音乐对“嘛簧”这种表现形式设计十分巧妙,首先,他准确的运用“耍孩簧”“莲花落”“卖道袍”“采音子”以及弹板、飞板类专用簧,使极富美感的旋律得到加强升华,从而达到装饰烘托气氛和渲染美化唱腔音乐的作用。其次,他改进创新了“耍孩簧”“莲花落”腔类中的伤音部分。“耍孩簧”的腔类有花音和伤音两类,结构变化多样,花音为一板三眼,欢快风趣,套入的板式是“弹板”,伤音为一板一眼,表现忧伤情绪,套入的板式是“飞板”,“莲花落”的腔类也分为花音和伤音,他创作的伤音“菩萨祭子”新唱板已经成为陇剧音乐的公认板式。在荒诞陇剧《潘金莲》中,为了较好的刻化武大郎的人物性格,就运用了这种手法,获得了鲜明的音乐形象。再是把“嘛簧”的部位设计的恰如其时,一种是安排在唱腔前面,就是上句开口时起唱的“梢簧”;另一种是出现在唱腔后面,就是下句落尾收声时所加的“尾簧”,这种设计虽然走的是传统路子,但由于衔接紧凑,运用巧妙,虽是一种“无词拖腔”,但对剧情的表现和剧种人物情感的表达更准确,更深刻,渲染加强了主旋律,也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因人作曲定调,突出演唱者特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他深知基层艺术团体人才难得,因此在创作时能充分考虑演唱者的实际情况,根据主要演员的音域、音色设计唱腔,使他们能更好地表现自己的特长,达到扬长避短的效果。陇剧音乐的唱腔,分为花音和伤音两种声腔类型,花音以五声音阶为主,偶尔加入清角和变宫,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具有清乐音阶的特征,而伤音不但加入了清角,而且闰的使用也很多,这样伤音的音阶就具有燕乐音阶的特征,这样两种声腔一种调式,却有着不同音阶特征,从而推动剧情表现。但在男女演员演唱方面却出现了矛盾,如用D调演唱、女声比较适宜,但男声就很困难,他又采用了“同腔异调”和“同调异腔”的创作手法,使得男女都能在有效音区演唱,不仅为男女对唱和重唱铺平了道路,而且有利于区分行当和不同的人物性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例如:这段十字句“花音慢板”就是他用“同腔异调”的方法为须生行当设计的唱腔,解决了男腔演唱的困难,也成为陇剧男腔唱调中比较典型的谱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总之,郭效文的陇剧音乐既保持了传统音乐特点,又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他既能娴熟的运用陇剧音乐的各种“板式”和“曲牌”,又善于创作发展,他创作的陇剧“清板”新声腔和伤音“菩萨祭子”是对陇剧音乐的新贡献。他既创作音乐、设计唱腔,又担任配器和指挥,使自己的创作在音乐演出实践中不断丰富完善,深得演奏人员和观众的喜爱。他既保持和弘扬“嘛簧”这一陇剧特色,使“嘛簧”旋律更加动听悦耳,又注重吸收其他剧种的音乐元素,以及现代音乐的优秀素材,使陇剧音乐更加丰富、成熟。他既注重音乐布局的全面性、连贯性,又能照顾演唱者自身的局限性,充分发挥他们的特长和优势,使他们的表演更出色、更精彩。<b>他是陇剧音乐发展史上集作曲、配器、指挥于一身的全能型人才,为陇剧继承、发展作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b>我冒昧介绍他的音乐特点,就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弘扬陇剧音乐,使陇剧这一新剧种健康成长,使陇剧音乐更加丰富多彩,使陇东大地不断谱写新的华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