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梅飘香喜迎春

张朝安

<p class="ql-block">  已是农历四九天气,北方早已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而申城很难见到飞雪,不过冷空气频繁南下,申城也进入寒冬腊月,一年一度的蜡梅已经开始在寒风凛冽中露出笑脸。蜡梅也有叫腊梅的,可能因寒冬腊月里开放的原因吧。据资料显示蜡梅和梅花尽管都带梅字,却分别属于不同的类别。蜡梅基本都是金黄金黄的色彩,而比蜡梅晚开一个多月的梅花,则是有红、粉、白多种色彩的。再说蜡梅香气比梅花更浓郁,远远就能闻到丝丝缕缕蜡梅幽香。</p> <p class="ql-block">  清晨阳光初照,蜡梅在枝头宛如繁星点点似的绽放,缕缕幽香、丝丝入扣、沁人心脾,这是冬日最动人的景致。一朵朵金黄金黄的花朵,像是小铃铛,饱满又富有光泽。有的含苞欲放点缀在枝头,如玉如蜡。蜡梅花瓣似乎有些透明,柔软而有韧性,恰如小蜜蜂的翅膀。</p> <p class="ql-block">  阳光下照耀下,蜡梅花瓣娇嫩欲滴、温润如玉、晶莹剔透。你细看它的花瓣,仿佛是黄金打造成的薄片,透露着柔和光泽。蜡梅的花蕊尤如花的精灵,纤细而娇嫩,散发出阵阵甜香。蜡梅香没有玫瑰那么香得浓郁热烈,也没有茉莉香得那么温婉可人,蜡梅香如故是在凛冽寒风中清幽淡雅的冷香,具有回味无穷的韵味。它能穿透寒冷的空气而沁人心脾,给人们带来宁静与慰籍。它在寒冬里不与世俗争艳,静静吐露自己的芬芳,显现清新脱俗的美。</p> <p class="ql-block">  在寒冷的冬天,蜡梅凌寒绽放以其娇嫩的金黄色彩和沁人心脾的幽香,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被誉为冬日暖阳。许多人都习惯把蜡梅和梅花都叫梅花,尽管它们不是一个品种,花色也不同,开花时间也有先后,但我觉得也没啥。因为它们都是在冰封大地的严寒中独自开放,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们都不与百花争艳,只把春天来预报,给人们带来生机与希望。</p> <p class="ql-block">  春夏秋冬所有花中,夫人对蜡梅和梅花情有独钟。她是农历腊月出生,名字中也含有梅,更由于蜡梅和梅花都是在寒冬腊月傲然怒放,这种不畏风霜雨雪摧残,凌寒独自开的精神,赢得了古往今来无数人的喜爱。我的好友中也有许多喜欢蜡梅和梅花的,而且爱唱咏梅的歌曲。</p> <p class="ql-block">  可爱的蜡梅风姿绰约,宛如精心雕琢的艺术品,在阳光下愈发鲜艳夺目,散发出迷人的光晕。微风轻拂,花朵微微颤抖,馥郁芬芳随之飘散开来,萦绕在鼻尖,香气淡雅悠长,透露出甜密与温柔,令人神清气爽。暖暖的阳光与清幽的蜡梅交织在一起,构成一幅静谧而温馨的画卷,充满了诗情画意。</p> <p class="ql-block">  古往今来咏梅的诗句不计其数,其中有一首元代诗人的“枝横碧玉天然瘦,蕾破黄金分外香”,我觉得写的很好,寥寥数语把蜡梅的形态神韵描绘得淋漓尽致。碧玉指蜡梅的枝条,黄金指蜡梅的花朵,既形象生动,又显示了它的珍贵。</p> <p class="ql-block">  据说南宋著名的才女词人李清照也很喜欢蜡梅,当时正逢北方连年战乱,丈夫去世后她只身一人逃难到江南,看到雪中有蜡梅正在绽放,想到自己沦落漂泊他乡孤苦伶仃生活艰难,便摘了许多蜡梅花,粘在纸上制成半副对联“独梅隆冬遗孀户”贴在门上。过了一段时间,一位亡妻的读书人看到后,明白李有再嫁意思,等到春暖花开时,他采了许多杏花也粘在纸上,拼成“杏林春暖第一家”贴到她家门上。李看了很满意,于是知心人相见,情投意合终成佳偶。</p> <p class="ql-block">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蜡梅宛如璀璨的星辰,象征坚韧不拔、纯洁高尚而令人敬佩的品质,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智慧与情感。而我最喜欢的是伟人毛泽东的咏梅诗,“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非常生动地描绘出蜡梅(包含梅花)在困难重重环境下,顽强毅力和积极向上的态度,这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寒凝大地、蜡梅献瑞。蛇年春节将至,蜡梅花开就好像是特意给蛇年新春准备的一份温暖的礼物。蜡梅飘香既是对寒冬的告别,也是对春天的预报和迎接,让我们在这美好寓意中,喜迎金蛇新春。</p> <p class="ql-block">  本文蜡梅照片多数是用手机在小区附近拍摄,只是拍摄水平有限和手机像素不高,照片不太理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