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旅行》佛教国度老挝--万象凯旋门和塔銮游记

根林

&nbsp; &nbsp; &nbsp; &nbsp;2024年12月的一天傍晚,我等一行近二十人,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搭乘东方航空班机飞往中南半岛,目的地是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最大的城市--万象。<div>&nbsp; &nbsp; &nbsp; &nbsp;万象是老挝的首都,以前叫文单或雍田,即是掸族之城。全国人口约在750万,万象是在澜沧国王赛塔提腊时期定为首都的。老挝是东南亚唯一的内陆国,国土面积为23.68万平方千米,常年平均气温约24℃—26℃,只有雨季、旱季之分。域内雨量充沛,降雨量90%集中于雨季。每年以12月至次年1月起降雨渐少,5月起至10月为雨季,所以这个时候最适合去该国旅游。</div><div>&nbsp; &nbsp; &nbsp; 老挝是一个全民信仰小乘佛教的国度,在老挝寺庙遍地,袈纱连片,佛教文化无处不在。老挝国内经济基础相对薄弱,与世界交往也相对较晚,很多自然旅游资源没得到有效开发利用,很多不错的风景点还基本处在原始状态,原汁原味的自然环境,让这个国家蒙上更厚的神秘面纱。我们这次旅游兼采风正是冲着这份神秘感而去的。<br></div> <h3>&nbsp; &nbsp; &nbsp; &nbsp;</h3> &nbsp; &nbsp; &nbsp; 航空班机在夜暮降临时腾空而起飞离上海,经4个多小时飞行,安全降落在老挝万象瓦岱国际机场,当晚入住在湄公河畔的“东昌酒店”。 &nbsp; &nbsp; &nbsp; &nbsp;第二天清晨起床,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万象宽大的城区。城区傍依在湄公河左岸,由西向东、向北伸展。城市建筑中少有摩天大楼,大都以小高层房屋为主。道路不算宽厰,但规划齐整。红瓦白墙、绿树掩映,椰子、香蕉、槟榔、龙眼、凤尾、洋槐及各种花卉植物在街道两旁交错生长着,与建筑物相映成趣。整体给人以宁静、和谐、干净、清爽的感觉。 &nbsp; &nbsp; &nbsp; 发源于中国的湄公河,自西北向东南穿越老挝全境,河段长达1850公里。万象就坐落在湄公河中游左岸的河谷平原上,人口约100万,隔河与泰国相望。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位于市区中心的地表性建筑--凯旋门,是座纪念老挝人民在解放独立战争中牺牲的人员而建的大型纪念碑。外型与法国的凯旋门十分相似,登上楼顶可环顾城市风光。 &nbsp; &nbsp; &nbsp; &nbsp;凯旋门与总理府、总统府遥遥相对,它们处在同一个偌大的广场上,这里是政治中心的象征。 <p class="ql-block">  在凯旋门与总理府直角交叉点上,是由中国政府援建的音乐喷泉广场。喷泉池会定时播放音乐和进行喷泉表演。长方形广场上空时不时响起优美的音乐旋律,喷泉的水柱随音乐时而婉转,时而奔放,让游人如痴如醉,纷纷拍照留影。</p> &nbsp; &nbsp;&nbsp; &nbsp; &nbsp; &nbsp; &nbsp;凯旋门由法国工程师设计,其风格具有法式建筑的特色,但融合了当地佛教和民族元素,精美的佛教雕刻、雕像、神话故事等。 &nbsp; &nbsp; &nbsp; 游人邀导游阿晶小姐合影留念。 &nbsp; &nbsp; &nbsp; &nbsp;凯旋门可登顶观光,但须购票,普通票价为30000老挝基普(折合人民币大约在10元左右)。游客能从上往下饱览万象城市风光,观察和拍照视角极佳。&nbsp; &nbsp; &nbsp; &nbsp;&nbsp; &nbsp; &nbsp; &nbsp; 楼梯下来有个图片展览厅,这里展示着老挝民族、文化发展,独立斗争史等。通过图片浏览、导游讲解,你能对老挝这个神秘的国度有个初步了解。 <h3>&nbsp; &nbsp; &nbsp;导游阿晶小姐在向来宾讲解“凯旋门”过往和社会历史变迁状况。</h3> &nbsp; &nbsp; &nbsp; &nbsp;凯旋门过道穹顶、檐壁装饰工艺上,凝聚着老挝许多典型建筑的精华,雕刻的都是些佛像及神话故事中的人物,非常传神。来万象旅游,凯旋门必是个打卡之地,因此团客很多。 &nbsp; &nbsp;&nbsp; &nbsp; &nbsp; &nbsp; &nbsp;老挝是一个全民信仰小乘佛教的国度,在老挝国内到处有寺庙,随地见僧人。距万象市区东北5公里,有一座皇家修建的“塔銮”,它是老挝佛教和国家主权的象征之地,在老挝享有盛誉。 &nbsp; &nbsp; &nbsp; &nbsp;塔銮的造型、布局和结构很独特,四方形的底座上高耸着庄严的佛塔,30座小塔环绕而居,成众星拱月之势。整座塔通体金黄色,在蓝天白云上金光闪烁,寓意着佛光普照,给人以庄严肃穆的感觉。 &nbsp; &nbsp; &nbsp; &nbsp;30座小塔对应的是纪念佛祖的30种恩泽。塔下埋有释迦牟尼佛祖的胸舍利骨和头发,此塔又为国王所建,故老挝人尊称其为“塔銮”。 &nbsp; &nbsp; &nbsp; “塔銮”一词为皇塔或大塔之意,原塔始建于公元737年,另有很多种说法,有说建于三、四世纪的、也有六世纪的,更有说是2000多年前阿育王所建的。其前身历史久远到无人能说清楚。 &nbsp; &nbsp; &nbsp; &nbsp;初建时,原塔只是四方石墩上一座小塔,公元1566年,澜沧国王赛塔提腊在小塔的基础上建起一座大塔。铜塑坐像为赛塔提腊国王。坐像底座设计成一个方形石墩而不是其它,其中必另有寓意。 &nbsp; &nbsp; &nbsp; &nbsp;塔銮在历史上曾多次遭到破坏,现存的建筑是1930年按着以往原样重新修建的。它作为佛教圣地,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意义,在老挝人民心目中有着非凡的地位,被视为老挝的国宝。老挝的国徽、钱币上均有塔銮标志。 &nbsp; &nbsp; &nbsp; &nbsp;塔銮原是瓦塔銮寺的组成部分,由于它的重要性远超寺院本身,所以人们通常只称塔銮。1957年,这里还举行过规模盛大的佛诞2500年祭礼。 &nbsp; &nbsp; &nbsp; &nbsp;塔銮还是万象市的标志和东南亚重要名胜古迹之一。我们邀请老挝当地温柔恬淡少女模特,相助游览拍摄。 &nbsp; &nbsp; &nbsp; 佛塔底座是允许信徒们攀登的,每一层都有着通道和楼梯。回廊每边都有85米长,供奉摆放着各种佛像、文物和法器。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nbsp;每年公历11月中旬(佛历12月中旬)是老挝全国一年一度最盛大的塔銮节庙会。在此期间,全国的僧侣和众多佛教徒前来举行礼拜、布施等宗教活动,气氛非常热闹。 &nbsp; &nbsp; &nbsp; &nbsp;塔銮塔座四周建有回廊,每边长91米,陈列一些古佛像和文物,但主要供远道来膜拜的僧侣过夜歇息。 &nbsp; &nbsp; &nbsp; &nbsp;早年小乘佛教从泰国传入老挝,大小寺庙遍布全国。老挝佛教寺庙不仅是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社区文化和教育的中心。早年佛教曾参与社会政冶活动,所以对老挝人民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社会行为有过深远的影响。 &nbsp; &nbsp; 塔銮院墙四座大门,其中南、北二座院门外,分别有二个独立的寺院,为南塔銮寺院和北塔銮寺院,有多名高僧长住。 &nbsp; &nbsp; &nbsp;南塔銮寺,也称作卧佛寺,是万象众多寺庙之中的一座,规模并不是很大,但由于和著名的塔銮仅一墙之隔,又有一尊巨大的卧佛护佑,因此人气香火比较旺盛。 &nbsp; &nbsp; &nbsp; 老挝的佛教作为一种国民宗教信仰,具有神圣性,它相信万物有灵,追求灵魂的解脱和超越,所以国民普遍养成善良、谦让、不与人争斗风气,冶安状况较好,街头很少见到警察身影。 &nbsp; &nbsp; &nbsp; &nbsp;老挝佛教是老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其他文化元素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老挝独特的民族文化。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制作精美的雕塑上面有位王子在拉弓射箭。 &nbsp; &nbsp; &nbsp; &nbsp;卧佛(睡佛)是老挝佛像的代表形象,在当地常见,象征着佛祖与世长存,保佑万物苍生。 &nbsp; &nbsp; &nbsp; &nbsp; &nbsp; 北塔銮寺也叫做塔銮怒寺,是老挝佛教总住持的居所。 &nbsp; &nbsp; 老挝,是个拥有漫长历史的国家,虽然没有越南和泰国那样的旅游知名度,但老挝位于内陆深处,尚未被现代工业文明所污染,算得上是亚洲的一片净土。这里有古色古香的庙宇,热情友善的人民,文清风正的人文环境及风光秀丽的自然环境,让我等初到万象者便留下深刻印象,相信随着旅游深入,会有更多惊喜发现和新的感观认识。 谢谢关注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