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我们的存在没有意义

泡一壶阳光

<p class="ql-block">  时常在朋友圈,或者各个群里看到鼓乡救援的图片,我时常也跟着转发,却从来不知道这张图片背后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2018年12月,在济南鲁力同心平台的影响下,鼓乡应急救援队应运而生。队员们来自四面八方、各行各业,不分年龄、不分性别,他们本着一个共同的执念:公益齐鲁,奉献商河,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保障当地和周边地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成立之初,鼓乡应急救援队就确立了自己的性质:纯公益性民间组织,不接受任何形式的报酬和捐赠。他们怀着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和对社会的强烈责任感,自掏腰包解决一切问题。鼓乡应急救援队至今也没有注册,但是做到了有求必援,只要接到求助电话,总是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翻开那破旧的救援记录本,354条简单的艰难救援信息赫然入目,拿出任何一条记录,队员们都能历历在目。</p><p class="ql-block"> 2022年10月30日,小北风不紧不慢地肆虐着,阴沉沉的天空下着迷迷糊糊的小雨,一名76岁的老人失踪。据家属提供的信息,老人未出小区,但是天色已晚,可能迷路。鼓乡应急救援队迅速发出信息,好几十名队员见到信息后自带手电筒,最短的时间内到达出事地点,按照分工,挨个楼道找,步行一层层楼梯,小区里的犄角旮旯,包括小区里未处理完的拆迁废墟,队员们都会用手电筒仔细照几遍,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时针从傍晚六点钟跑到凌晨两点左右,仍然没有一点线索。大家只好略作休息,天亮后继续寻找。根据监控显示,老人其实已经出了小区,根据方向与时间,怀疑老人可能在大李家附近的那片洼地里。这时,天空已是冬季最美的样子,雪花洋洋洒洒地飞舞着。鼓乡应急救援队的队员们三四十米一个人,展开地毯式搜索。大家深一脚浅一脚,目不转睛地逡巡着。一下午,无果。大家跺跺脚上的泥块,都没有放弃,都在担心这么冷的天老人会不会出意外。万家灯火的村庄里,人们已经安暖而睡。谁也不知道,鼓乡应急救援队的四十多名队员,还在急切地寻找那位与他们没有任何关系的老人。漫天的雪花也跟着着急了,簌簌地下起来。第三天,天更冷了,雪更大了。河道都已结冰,道路、田野都是皑皑白雪,可是,他们没有心情欣赏。他们又把搜索范围扩大到单元附近和外环路两侧,鞋子湿透了,额头却冒着热气,不知道是疲惫还是着急。</p><p class="ql-block"> 2023年3月19日,鼓乡应急救援队接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求助信息:一家三个孩子同时失踪。立时,200多名队员赶到集合地点,配合学校、派出所和交警队,开展大联合寻找。公园、河边、小区、树林等,就差扒拉老鼠的家了。大家以学校和失踪孩子的小区为中心,徒步满县城找孩子。下午六点左右,队员们开始开车往外扩展范围。思路决定出路,此话不假。在钱埔附近,13岁的女孩推着没有电的电动车,吃力地走着,妹妹不情愿地跟着,5岁的弟弟困得睁不开眼了。双方一遇,皆大欢喜。原来,家长早晨把孩子送到学校门口,扭头离开。孩子见家长没注意,放弃入校,也转身偷偷跑回家。放下书包,骑着电动车带着弟弟妹妹出门,到杨庄铺那边的姥娘家转了一圈。</p><p class="ql-block"> 并不是每次救援,都只管出力,有时候还需要智慧。一名十二三岁的女孩子,沉溺手机,一天不见踪影,打电话不接,家长实在不放心,向鼓乡应急救援队求助。鼓乡应急救援队用自己的电话,与其同学取得联系,锁定体育场为目标。为了防止打草惊蛇,救援队员们把体育场四下围住,翻越护栏而入,有位队员的裤子都被刮烂了。球台底下、厕所、垃圾桶后边等边边角角,翻了一个遍,也没找到一根头发丝。原来,孩子是怕家长找到,早有防范,向救援队提供了虚假信息。队员只好冒充其同学,找其一起玩,才得知其藏匿地点。某小区高层楼道入口处,几十名救援队员和孩子家长都到了。根据经验,也为防止万一出现跳楼等意外,救援队向家长提出必要时,采取强制措施。家长同意后,大家通过电梯和楼道悄然上楼。女孩和几个孩子正在楼顶喷云吐雾的场景,令家长怒不可遏。队员们手疾眼快,迅速围上,一把将孩子制住,交到家长手里。</p><p class="ql-block"> 除了还积极参与各类社会救助活动,他们还在高考期间自备水等物品,助力高考。疫情期间,得知血库亟需血液,51名队员毫不犹豫地伸出了胳膊;在各小区做义务志愿者,帮助各学校消杀等公益活动。鼔乡应急救援队始终坚持“公益齐鲁,奉献商河”的理念,不畏艰险、冲锋在前。他们的英勇事迹不仅感动了当地百姓,也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许多企业和爱心人士纷纷伸出援手,为他们提供物资和资金支持,都被已拒绝,他们始终记得他们是纯公益组织。即使家属为了感恩,当场拆开一条烟挨着分,大家也一律拒绝。他们是百分百纯公益,接到求助,无论是谁,必助;他们是百分百全助力,无一次拒绝。有时候,队员们看到需要帮助的,也及时出手。两名队员在县城以北的沙河路附近发现一辆亟待救援的外地私家轿车,两人二话没说,赶回家中,开着自家的越野车,解决了私家轿车的危机。车主万分感激这两位免费的及时雨。两位队员回首一笑,潇洒离去。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乐陵、济阳、惠民等周边邻地,都有受益。</p><p class="ql-block"> 救援队现在有两部联系电话,24小时不关机。起初是一部手机,年轻的王队自己带着,电话一响,他的心就“咯噔”一下,心跳几倍加速。即使这样,他也从未想过放弃。一路走来,这支默默奉献、英勇无畏的队伍,用自己的行动传承和发扬着千年麦丘的优良传统和精神品质。他们不怕苦不怕累,就是怕求助电话响。他们衷心希望大人能教育好孩子,子女能照顾好老人,希望家家户户平安喜乐。他们说:希望鼓乡救援队的存在没有意义,而不是多少人的感激。</p><p class="ql-block"> 公益齐鲁,奉献商河。他们是这片美丽的土地上又酷又靓的星。</p> <p class="ql-block">赞鼔乡应急救援队</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危难时刻显英豪,</p><p class="ql-block">鼔手救援气势高。</p><p class="ql-block">暑热寒冬无所惧,</p><p class="ql-block">白天黑夜上狂彪。</p><p class="ql-block">千家守护心无悔,</p><p class="ql-block">万户扶持众口褒。</p><p class="ql-block">热血满腔担道义,</p><p class="ql-block">清风两袖拒酬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