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此组照片20250117拍摄于旧金山湾贝兰兹自然保护区</span></p> <p class="ql-block"> 或许是由于冬季的原因,近来湿地里的林鸟似乎少了许多,取而代之的是各种迁徙至此越冬的水鸟们非常活跃,昨天在湿地又添新了,拍到了北美洲的神奇长嘴鸟,俗称“镰刀鸟”的长嘴杓鹬。</p> <p class="ql-block"> 长嘴杓鹬(英文名: Long-billed Curlew),是鸻形目丘鹬科杓鹬属的鸟类。<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北美最大的鹬之一,</span>亦称‘镰刀鸟’或‘蜡烛棍鸟’,以其异常长而弯曲的喙著称。分布于北美西部及中部的草原地带,冬季迁徙至海岸和内陆湿地越冬。</p> <p class="ql-block"> 长嘴杓鹬的体长约为50–65厘米,体重在490–950克之间。它们的长喙向下弯曲,尺寸可达20厘米左右,与远东杓鹬的喙相媲美,成为滨鸟中最长的喙。这种鸟有长脖子和小头,颈部和下体呈浅肉桂色,而冠部有棕色条纹。雌性比雄性体型更大,喙也更长。全身泛着淡肉桂色,颈部和腹部色泽尤甚,头部带有褐色条纹。</p> <p class="ql-block"> 长嘴杓鹬通常成群进食,使用长喙探查泥土或其它基质以寻找食物,包括螃蟹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它们还以蚱蜢、甲虫和其它昆虫为食。偶尔也会吃其他鸟的蛋。</p> <p class="ql-block"> 长嘴杓鹬的求爱舞蹈非常复杂,一雄多雌。通常在夜间结合,白天分离。巢建在密林中的地上、小灌木丛下或枯枝落叶中,为浅坑洼状,用枯枝、干草、干叶等筑成。4~6月产卵,每窝3~4枚。卵长梨形,壳薄,有棕、黄褐和粉红色,并具天蓝色或淡紫灰色斑点。孵化期为22~24天。</p> <p class="ql-block"> 长嘴杓鹬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6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无危。</p> 感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