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脊梁一一摄于李四光纪念馆(2025年1月)

双手合十

<p class="ql-block">2025年开年才十几天,地震频发;从广东返京后,第一时间步入了《李四光纪念馆》,受教、受益。敬仰真正的科学家,祈福华厦国泰民安!</p> <p class="ql-block">李四光用自己毕生精力,为中国的地质科技、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卓越贡献(一):创立了地质力学理论。䗴字为李四光所创,䗴字科学指引地质,精准高效工作。</p> <p class="ql-block">䗴,已经灭绝的单细胞生物,属于原生动物有孔虫的一种,它们壳体微小一般壳长5-10 毫米。䗴类生活在距今3.2亿年到2.5亿年前的石炭纪和二叠纪,在二叠纪末期全部灭绝。</p> <p class="ql-block">卓越贡献(二):发现了中国第四纪冰川。第四纪冰川对全球气候、生物、人类生存环境和开采地下水资源有着深远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卓越贡献(三):发现大面积铀矿,为我国核工业建设奠定了发展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铀矿石,是制造原子弹所必不可少的放射性矿物质。中央成立了专门机构负责这项绝密工程,李四光带领地质人肩负国家使命,找到了特大型铀矿床,为中国核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p> <p class="ql-block">卓越贡献(四):李四光深信,在中国辽阔的领域内,天然石油资源的蕴藏量应当是丰富的,关键是要抓紧做地质勘探工作。在他的带领下,发现了中国大面积石油,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p> <p class="ql-block">根据李四光的地质理论和指寻,在松辽平原发现了可能蕴藏大油田的地质构造,中国石油重见光明!</p> <p class="ql-block">卓越贡献(五):倡导开发和综合利用地热资源,并明确提出地震是可以预报的。</p> <p class="ql-block">1966年,邢台发生了7.2级强震,能不能通过地质研究,尽量早地对地震进行预报,从而让地震造成的伤害尽量变小呢?这个问题时刻牵动着李四光的心。</p> <p class="ql-block">周总理问研究人员们地震是否可以预报时,李四光力排众议,认为地应力既然要有一个积累的过程才能最终产生地震,那么它就应该是可以被预报的。</p> <p class="ql-block">李四光预言了中国的4个有可能随时发生的地震带:1、唐山——邢台(已震),时间大约是1969年。2、新疆 (已震) ,时间大约是1997年。3、云南丽水 (已震) ,时间大约是1998年。4、山东郯城——日照或是连云港(未震),时间大约是1974年。‌</p> <p class="ql-block">我入党了,这是我一生中最愉快不过的事情!一一李四光。注:1958年12月29日,中共中央国家机关委员会正式批准接收李四光为中共预备党员。</p> <p class="ql-block">李四光在中国地质学界具有极高的地位,被誉为“中国地质之父”,是地质力学的创立者,对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做出了卓越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李四光的父亲是私塾先生,非常重视子女教育。李四光从小离家,去武昌读了高等小学,后又官派去日本留学。因此,有机会认识孙中山,成为进步青年。</p> <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时,李四光冒着很大的风险、避开重重追捕辗转回国。<span style="font-size:18px;">周总理亲拟电报,要保证李四光回国的安全。</span></p> <p class="ql-block">李四光回国时用的手提箱,和消息的报道。</p> <p class="ql-block">回国途中,李四光谱写《行路难》;伴随一生的小提琴。(注:多么希望此曲流行与世!)</p> <p class="ql-block">李家一门三院士,分别是李四光,女儿李林、女婿邹家鲁,堪称完美。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岳麓书院大门上的楹联,在李四光纪念馆,得到又一次印证。</p> <p class="ql-block">李四光的住宅,现为其纪念馆。李四光自1962年迁居于此,最后十年(1962年至1971年),经周总理特批,是在国家为他专门建造的宅院里度过的。</p> <p class="ql-block">几十年过去了,这个院子还在,并于李四光诞辰一百周年(1989)时辟为李四光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1961年,李四光亲自设计了这里的庭院和居室。1989年10月,时任全国政协主席李先念为故居题字:“李四光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李四光是一面旗子,对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李四光在地质学方面的贡献,在全世界熠熠闪光;对祖国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永远值得纪念。</p> <p class="ql-block">观后的我,多么希望:让这样的科学家,走进我们中小学语文课本,以激后人!</p> <p class="ql-block">注:一、由于李四光的后代尚在此居住,故该纪念馆尚未对外开放,仅接受内部参观。二、有的照片,源于网页,深表谢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