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赶会”不是开会,开会很多人多不喜欢,乡下人其实也没有多少开会的机会,大家都热衷“赶会”。过去也不计划生育,乡下人文化浅,晚上没啥娱乐活动,老百姓就使劲生,家家户户有三、四个孩子稀松平常,多的能有一打。孩子多,性格差异大,有的乖巧有的调皮,爹妈对孩子表现优异的家庭奖励中的一种,就是带着去“赶会”。</p><p class="ql-block">过去交通不便,没有超市,不像现在,偏僻如象牙山都有“大脚超市”熙熙攘攘、热热闹闹;更没有网购、快递,现在头天电视上出来了包治百病的药,第二天就能在村头看到广告,第三天就能网购,方便。那个时候乡下人需要针头线脑一般在集市采购,叫“赶集”。“集”规模比较小,摆摊卖货的和逛着买货的都少,东西不全,大多是乡下自己吃不完的青菜和不舍得吃的鸡蛋,这些东西乡下其他人也都有,所以也不好卖,我见过佝偻着腰的邻村四奶奶早上㧟半篮子辣椒到集上,擦黑了也没有卖出去一根。集市规模太小,东西不好卖也不好买,“赶集”置办不了的东西,要靠“赶会”。</p><p class="ql-block">这里的“会”,是乡下比较大的集市,一般在乡镇所在地或县城,不是天天都有,譬如有的“会”,逢阴历初一、十五才有,有的是逢三,有的逢五。这些“会”的时间、地点的设置很有意思,都是上辈子传下来的,在一个县域差不多任何时间,有需求靠自己人力就可以到达。有“会”时候,全县做生意的都会起早,甚至前天晚上就赶到“会场”,布置自己的摊位。</p><p class="ql-block">卖衣服布匹的,需要搭棚子。地上四个角结结实实砸上铁栓,棚子中间一根粗竹竿顶起来,四角拴到地面铁栓上,棚子最大开口临着街面,再搭上一个简易柜台,柜台上面扯一根绳子,柜台摆布匹,绳子挂衣服。有的小老板有经验,还装备一个喇叭吆喝,有条件的再弄一个双卡录音机大声放些时髦的港台歌曲,就是很完美的一个摊位。“赶会”的时候,远远望过去,这样的服装摊位一个连一个,很壮观,比跟当年孙刘两家联手抗曹时望向长江对面的曹操战船差不了多少。</p><p class="ql-block">空旷的地方有搭戏台唱戏的,戏台用碗口粗、一米来长的木桩楔到地面做地基,上面搭建台子,后来有条件的都用三角刚焊接了舞台,到地方随用随摆,方便。台子搭好,背对“会”的一面,竖起背景,有时还能立起高高的旗杆,旗杆上飘洒下来一个番旗,上书戏曲名称,“穆桂英挂帅”、“寇准背靴”、“卷席筒”等传统戏曲和“朝阳沟”、“小二黑结婚”等主旋律作品,赶会的时候都能看到。</p><p class="ql-block">骡马牛等大牲口,平常集市没有,到“会”上才有买有卖。“会”上会有专门的场地,场地四周有的设有围栏,牲口就系在围栏上。跟别的东西买卖不一样,这些大牲口的买卖,报价和还价都不是嘴说,买家卖家用手势,或者两个人右手握到一起在,或者都伸到一个人的裤兜。不过看得出来,买家一般面含微笑,手上暗暗使劲拉住对方的手,卖家弄不好会急头白脸脖子青筋暴出,急着把被对方抓住的手拉回来。这样往来几个回合,双方表情最后趋向一致,手也都被对方攥红,俩人全过程不用说一句话,买卖就能成交。羊猪等小牲口的交易不在这个范围,它们体量还不够。不过小羊崽、小猪娃是那个时候的紧俏物资,家家户户一年到头的零花钱都在猪、羊身上,所以猪羊在“会”上地位也很稳固,交易量很大,时不时就有人拍着羊崽屁股或扯着猪娃脖子,兴冲冲地挤出会场,买的多的,肩膀上前后各搭一个猪娃,热热闹闹。</p><p class="ql-block">每年麦收秋收前,“会”最忙,大家都要添置农具,“叉把扫筹牛笼嘴,镰刀锄头粪耙子”,还有草帽、芭蕉扇等等。“会”上也有瓜果树木卖,一般春季种树季节,都要“赶会”买树苗。杨树、榆树、桐树等等速生品种很多,也有桃树、梨树、杏树等果树,跟爷爷买过杨树苗,种到自己院子空地,长起来很快,开始手都能晃动,没几年脚都跺不动了。</p><p class="ql-block">粮食在“会”上也是一大品种,小麦、玉米、绿豆、黄豆等等装在口袋里,口袋敞开供大家挑选。我儿子都问过我,说农民怎么还需要到“会”上卖粮食?自己吃不完么?他不懂,那个时候不是粮食吃不完,主要是乡下人没有钱的来路,有急事需要用钱,实在没有办法,譬如房屋漏雨维修、家里有人生病、孩子上学等等不能耽搁的的要紧事,只能卖粮食。卖粮食有一个术语,叫“粜”粮食,“粜”五十斤小麦,就可以解决孩子上学外加给孩子爷治拉肚子。等粮食不够吃,也有办法解决,譬如用烂菜叶和玉米面混混加点盐做成的菜团子,味道不错,乡下人好对付。</p><p class="ql-block">上述的这些大宗商品交易之外,针头线脑等一般集中在“会”的主街道销售,街道上很热闹,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当然车是牛车、驴车、自行车、三轮车等等,谁要是能坐上拖拉机去赶个“会”,比现在坐奔驰宝马都要气派威风。“会”上东西多,大闺女小媳妇买个发卡、剪个新发型,都有地方。孩子们高兴,平时吃不到的炸油条、炸肉合、烧饼等都有卖的,香,里把地都能闻到。小孩儿们盼着跟爹妈一起“赶会”,就是想顺带吃一口好吃的。子女们孝顺的,这个时候也会让孙子摽好架子车拉上穿白布衣裳的小脚老太太到“会上”,买些好吃的让老太太过过瘾。</p><p class="ql-block">小时候赶过几次“会”,一心二心想买一对小兔子。为了买对兔子养,赶了好几次“会”,记得一对兔子七毛钱,钱总时攒不够。去看一次,兔子长大一些,兜里的钱也多一些。好像最后是靠割节节草、捡爬叉皮、捡废塑料等总算把钱攒够了,跟一个小伙伴一起把兔子买回来。回来再在院子里挖个洞,洞四周捡砖头垒了四五十公分高做兔子窝,高高兴兴把兔子养起来。还不错,春天买的兔子,夏天、秋天都好养,外面的草随便割,到冬天就不好办了,兔子也养得很大,没有吃的。后来一对兔子还下了崽,变成一窝兔子,每天需要的东西更多,当时挖的窝不够,爷爷用杨树条编了个很大的篓子装兔子,兔子把树条都咬着吃了。实在没有办法,家里把这些家伙宰了吃肉,当时真是端起碗吃肉放下碗骂娘,貌似还掉了几滴泪,恨那个漫长的冬天。</p><p class="ql-block">“赶会”除了买东西,也有一些活动趁赶会开展,譬如相亲。男女双方都趁着赶会,由媒人带领在“会”上见面,姑娘俩手捏着衣服角脚尖来来回回蹭着地,低头偷偷瞄瞄小伙子,小伙子也假装扭头看看姑娘,俩人都是满脸通红。等媒人分头问问双方都满意,几个人少不了在“会”上找个饭摊吃完肉丝面、白馒头,再称几斤油条给媒人,也少不了高高兴兴给姑娘扯块花布做新衣服,再择机带姑娘去县城买衣服、鞋子、裤子、布块等四样东西,亲事就算定了。</p><p class="ql-block">“会”上东西全,乡下人办大事都要趁“赶会”,娶媳妇打发闺女需要的物件,都能在“会”上备齐,去赶个规模大影响大的“会”,是很值得夸耀的事。有些“会”很有意思,旧县街有个会,每年“三月三”,这个“会”规模就大,方圆几十里的都赶过来参会,参加完大多会落个雨淋头,“三月三赶旧县,回来落个湿布衫”。跟清明很多地方下雨一样,三月三旧县街下雨也是大概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