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攀枝花三线建设老人们火红的老有所为场面,如同一面长幅浮雕徐徐地展现在我的眼前,刻进我的心里……自1985年前后以来,为攀枝花三线建设做出一系列重大贡献的老工程师、老工匠、老技术带头人等,一批又一批技术干将从主战场上退休了。退下来后,他们没有闲下来,而是怀着三线建设的深厚情怀,围绕着攀钢和攀枝花市的可持续发展,在创新开发钒钛磁铁矿资源、激发潜在的生物资源、助推改善生态环境、服务社会各界开展技术创新诸方面,发挥余热,老有所为,一干就是四十年,收获累累硕果,较为突出成果如下:</p><p class="ql-block">一、创新开发钒钛磁铁矿资源</p><p class="ql-block">一一老人们提出的“科学开发红格矿建议”,被国务院采纳,并批准在攀西地区设立国家唯一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p><p class="ql-block">一一2003年,老人们编制的《年产6万吨钛合金项目建设方案》,被中国工程院列为十一五科研规划之中。</p><p class="ql-block">一一老人们自行建厂,从选铁尾矿中每年回收铁精矿5万吨。</p><p class="ql-block">一一老人们指导在职学生建成精密钛铸造试验生产线,铸造出导弹支架等军工零件。这条生产线现己被军工单位收纳。</p><p class="ql-block">二、激发潜在生物资源</p><p class="ql-block">一一老人们在生物资源调查中,发现了一株罕见的奶桑古树,经检测树龄为648年,为攀枝花发展前景十分看好的奶桑产业提供了支撑。</p><p class="ql-block">一一老人们相继研制了辣木、桑葚、石斛三种专门常温脱水装置,且得到应用。农业部领导认定这种常温辣木脱水装置是辣木产业的基础装备。</p><p class="ql-block">一一老人们结合攀枝花的气候、土壤、水质等条件,研制了改进型农林滴灌技术,现己推广到攀西、成都、云南等地。</p><p class="ql-block">三、助推改善生态环境</p><p class="ql-block">一一老人们研发、建成了钢厂烧结灰提钾生产线,既有利改善环境,又回收了资源。2013年国家环保部决定,由部牵头,在全国年产400万吨钢以上钢厂推广。</p><p class="ql-block">一一老人们研制了以生活垃圾、生话污泥为燃料烤烟,替代以木柴或煤炭为燃料烤烟的成套设备,已被应用20多套,被中国烟草局评为科技成果一等奖。</p><p class="ql-block">一一老人们早在2007年,建成了5块近5000亩的金沙江干热河谷荒山生态治理示范点,并在云南元谋县开创万亩推广基地,2013年由全国新农村建设委员会直属经营。</p><p class="ql-block">四、服务社会各界开展技术创新</p><p class="ql-block">一一由老人们组成的专家组参与盐边新县城建设,通过与现场施工人员技术商讨,补充工程设计、修改设计等途径,节省工程投资近亿元。</p><p class="ql-block">一一地质老工程师易中杰率领他的团队,于1991年~2002年11年间,完成委托项目117项,创社会经济效益7.6亿元。</p><p class="ql-block">一一创办科技项目发布会,与企业签定协作项目10余项,合作资金6000多万元,且在四川省老科协系统推广。</p><p class="ql-block">一一老人们为建龙承德钢厂设计、施工、投产了一条年产数千吨五氧化二钒生产线;为天津一小厂提供专利许可,建成了年产近百套饮水桶颗粒洗桶机,年产值达千万元。</p><p class="ql-block">现今,老人们的老有所为四十年过去了,但他们没有停下脚步,他们面对攀钢未来发展愿景和攀枝花发展宏伟蓝图,心中己在盘祘下一步勇闯新征程的初步设想:</p><p class="ql-block">1、要把己仙世的老友沈忠凡和吳德郁,遗留下的高炉冶炼优化技术发明专利、电炉冶炼(钒钛)铁精矿技术,传承下来,推广开来。</p><p class="ql-block">2、助推提取铬、稀土、铀、铂族等稀贵战略性金属。</p><p class="ql-block">3、推动全面利用尾矿、高炉渣、钢渣等固体、液体、气体等,每年全市产生的上千万吨近50种工业二次资源及工业二次能源,发展出众多中、小、微企业,逐步满足就业需求。</p><p class="ql-block">4、对于国家限制出口的石墨、镓等资源的提取及加工要全力以赴,以求确保国家矿产资源安全。</p><p class="ql-block">5、未预料到的课题。</p><p class="ql-block">从三线建设主战场,到退休后四十年的老有所为,再到如今勇闯新征程,老人们不变的信念是:活到老干到老,为人民服务一辈子,为把攀钢建成“百年老厂”,为把攀枝花市建成国内外闻名的“百年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型新城市”而贡献我们的一辈子。</p> <p class="ql-block">攀钢高炉</p> <p class="ql-block">攀钢研究院</p> <p class="ql-block">攀钢产海绵钛</p> <p class="ql-block">攀钢产高铁钢轨</p> <p class="ql-block">攀枝花英雄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位于攀枝花的“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