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 : “伪满皇宫博物院”——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见证

jrzou

<p class="ql-block">  九月二十六日下午,我来到了吉林省的省会城市——长春市。下午三时,我跨进了长春市著名的“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一级博物馆”——“伪满皇宫博物院”,并对它进行了观光与游览。</p><p class="ql-block"> “伪满皇宫博物院”,位于长春市的宽城区光复北路5号。它始建于1962年,总占地面积25.0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7万平方米。它是一座在原“溥仪宫廷”旧址的基础上,建立而成的“宫廷遗址型”博物院。</p><p class="ql-block"> “伪满皇宫博物院”的前身,是民国时期管理吉林、黑龙江两省盐务的“吉黑榷运局官署”。“伪满皇宫博物院”,成立于1962年。1982年,开始对“伪满皇宫”旧址进行保护修复工作。2001年,更名为“伪满皇宫博物院”。</p><p class="ql-block"> “伪满皇宫博物院”,现有包括“缉熙楼”、“勤民楼、“同德殿”等伪满宫廷原状陈列50个、大型基本陈列2个、专题展览3个、举办临时展览33个、中国国内巡展17个、出国展览11个。收藏了大批伪满宫廷文物、日本近现代文物、东北近现代文物、民俗文物、近现代有代表性的书画、雕刻、非遗传承人作品等艺术精品。“伪满皇宫博物院”的藏品,有56346件(套),珍贵文物11128件(套)。</p><p class="ql-block"> “伪满皇宫”,是日本侵略中国的产物。它以其多重的内涵、独特的价值,真实地反映出中国封建社会末代皇帝溥仪的垂死挣扎,更见证了日本侵略东北,实行殖民统治的血腥与残暴。它是中国近现代殖民文化的典型警示性纪念地之一。</p><p class="ql-block"> 2007年,“伪满皇宫博物院“,被评为“全国文物系统先进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一级博物馆”。2009年,被评为第四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13年,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入选“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名单。</p> <p class="ql-block">  1932年3月,在日本侵略者的扶持下,溥仪(满清末代皇帝)出任“满洲国执政”。4月,溥仪迁居于此。这里,便成为“满洲国执政府”。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伪满推行帝制,“满洲国”改为“满洲帝国”。1934年3月,溥仪在“勤民楼”举行登基大典,由“执政”改头换面为“皇帝”,“执政府”也随之改为“帝宫”,俗称“皇宫”。此后,“伪满皇宫”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扩建。从1934年至1940年,先后修建了“怀远楼”、“同德殿”、“东御花园”、“防空地下室”、“假山”、“嘉乐殿”、“建国神庙”等建筑。</p><p class="ql-block"> “伪满皇宫博物院”,陈列形式、设计主线,体现了陈列的主纲和脉络。主线设计上,以文物为主,以图表、照片、文字板块为辅。板面的安排,庄重灵活,内容精当。主线设计,加强对伪满历史的展示,展现了长春历史地貌的特有风格,并特别重视历史教育的警示作用。</p><p class="ql-block"> 其副线设计,强调生动鲜活的基本理念。亮点主要有 : 景观、沙盘、影像、大件文物复原、同类文物的组合等。在副线的伪满历史板块,注重“溥仪宫廷”的景观设计,体现“伪政权”的无能。“伪政权”板块,注重长春市环境的景观设计,表现新生长春的开拓精神。陈列结尾中的“历史教训”大型灯箱墙与小型影视厅的结合设计,给人以追溯历史、面对现在、展望未来的强烈印象。副线与主线相呼应,增强了陈列内容的张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