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物件)上海老家的桥

复老头

<p class="ql-block">  近日,我观看了由王义明执导,张博、李念领衔主演的都市创业剧《大浦东》,该剧于2018年12月11日首播。《大浦东》以大时代为背景,以金融为切入点,围绕几个年轻人在金融浪潮中经历人生观、价值观和情感等重重考验的故事展开主线叙事。随着中国改革事业的蓬勃发展,上海浦东开发迎来新纪元,赵海鹰等人在历练中坚守初心,成长为中国金融市场的成功实践者。该剧聚焦陆家嘴、浦东洋泾老街的风云变幻,生动地讲述了个人与时代、国家紧密相连、休戚与共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我曾居住在上海老家龙华路,与一江之隔的浦东在儿时记忆中是一片田园农庄,被上海人称作“乡下”,住在那里的人则被称为“乡下人”。中小学时,我曾几次过江到浦东乡下春游,留下了美好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  浦东的开发设想由来已久,早在20世纪初,孙中山和国民党政府就曾提出,但因各种原因未能实施。1984年起,国务院和上海市政府开始筹划浦东开发,经过多年研究论证,1990年获中央批准。浦东的开发对上海乃至全国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它不仅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还为上海的经济腾飞注入了强大动力。浦东被定位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示范区,肩负着上海建设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使命,同时也是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核心承载区、全球科技创新的策源地以及世界级旅游度假目的地。</p><p class="ql-block"> 剧中提到,开发浦东的先行官是交通。在过去,黄浦江两岸通勤主要依赖渡轮,江上桥梁稀缺。20世纪70年代,上海对轮渡线站进行了改造扩建,并新辟了一些航线,最多时,东起吴淞口西至米市渡沿江80余公里的黄浦江区域内设有对江客渡航线22条,汽车渡航线5条,交通艇航线6条。</p> <p class="ql-block">  历史记载,80年代之前,黄浦江上仅有“一桥一隧”。松浦大桥于1976年6月29日通车,是为配合上海石化总厂建设而建;打浦路隧道作为“战备重点工程”,1971年6月建成通车。1929年旧上海市政府为推进“大上海计划”,首次提出在黄浦江底修筑越江隧道的设想,1965年6月打浦路隧道动工兴建,历经五年,于1970年10月竣工,1971年6月正式通车,成为中国首条水底公路隧道。</p><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后,建造南浦大桥成为开发浦东的关键。南浦大桥是连接上海市黄浦区与浦东新区的过江通道,也是上海内环高速的一部分,始建于1988年,1991年12月1日通车运营。它的建成通车圆了上海市民近百年的梦想,见证了浦东的腾飞和上海改革开放的巨大变化,成为上海改革开放和浦东开发开放的重要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  卢浦大桥位于卢湾区,2000年10月25日开工建设,2003年6月28日建成通车,工程总投资20多亿元,2007年5月1日首次亮灯。该桥穿越黄浦江至浦东新区济阳路,全长8.7公里,是当今世界第一钢结构拱桥,也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拱形桥,宛如镶嵌在世博会中轴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p><p class="ql-block"> 电视剧《大浦东》虽主要阐述的是改革大格局中金融发展的一个侧面,交通中的桥也只是其中一个环节,但我对老家的变化却有着切身的感受。1960年7月,因父亲工作的厂子支援外地,我家举家搬迁至金华,我在龙华路的老家历史就此戛然而止。1973年12月,我最后一次回到龙华路老宅。至于老宅最终被拆于1970年打浦路修建越江隧道还是1993年南北高架路动迁项目,已无从知晓。2002年,我通过网上谷歌卫星及“城市吧”搜索,发现老宅已踪迹全无。而到了上海世博会期间,浦西龙华东路打浦路一带早已高楼林立,豪宅商铺鳞次栉比。</p> <p class="ql-block">  从轮渡到隧道,再到跨江大桥,这一跨越铭刻了时代的变迁,圆了上海越江的百年梦想。如今,黄浦江的桥已达十四座,过江隧道也有16条。上海黄浦江的桥越建越多,一座比一座漂亮,它们不仅是交通枢纽,更是上海城市发展的见证者。曾经的大浦东已成为历史,如今浦西浦东融为一体,共同见证着上海大都市的发展,成为上海迈向新时代的荣光。</p> <p class="ql-block">——观《大浦东》电视剧有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25年1月15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