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106种20240119

晨清

<p class="ql-block">“药食同源”是指许多食物即药物,它们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古代医学家将中药的“四性”(即寒、热、温、凉)、“五味”(即辛、甘、酸、苦、咸)理论运用到食物之中,认为每种食物也具有“四性”“五味”。</p><p class="ql-block">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药食同源行业市场规模达到了372.63亿元。按照《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食药物质目录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公布。</p><p class="ql-block">截至目前,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共发布了4批次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名单,共计106种物质(槐花、槐米算2种)。</p><p class="ql-block">第一批,2002年3月11日,原卫生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卫法监发〔2002〕51号)《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该名单中涉及的87种物品可用于普通食品生产。包括丁香、八角茴香、刀豆、小茴香、小蓟、山药、山楂、马齿苋、乌梢蛇、乌梅、木瓜、火麻仁、代代花、玉竹、甘草、白芷、白果、白扁豆、白扁豆花、龙眼肉(桂圆)、决明子、百合、肉豆蔻、肉桂、余甘子、佛手、杏仁(甜、苦)、沙棘、牡蛎、芡实、花椒、赤小豆、阿胶、鸡内金、麦芽、昆布、枣(大枣、酸枣、黑枣)、罗汉果、郁李仁、金银花、青果、鱼腥草、姜(生姜、干姜)、枳椇子、枸杞子、栀子、砂仁、胖大海、茯苓、香橼、香薷、桃仁、桑叶、桑椹、桔红、桔梗、益智仁、荷叶、莱菔子、莲子、高良姜、淡竹叶、淡豆豉、菊花、菊苣、黄芥子、黄精、紫苏、紫苏籽、葛根、黑芝麻、黑胡椒、槐米、槐花、蒲公英、蜂蜜、榧子、酸枣仁、鲜白茅根、鲜芦根、蝮蛇、橘皮、薄荷、薏苡仁、薤白、覆盆子、藿香。 </p><p class="ql-block">第二批,2020年1月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公告《关于当归等6种新增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公告》(2019年第8号),将当归、山柰、西红花、草果、姜黄、荜茇等6种物质新增补进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p><p class="ql-block">第三批,2023年11月1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对党参等9种物质开展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公告》(2023年第9号),将党参、肉苁蓉(荒漠)、铁皮石斛、西洋参、黄芪、灵芝、山茱萸、天麻、杜仲叶等9种物质纳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p><p class="ql-block">第四批,2024年8月26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地黄等4种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的公告》(2024年第4号),将地黄、麦冬、天冬、化橘红等4种物质纳入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质目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