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路上的风景(从武康路到常熟路)

华仲乐

<p class="ql-block">淮海路是全上海公认的最美丽、最摩登、最有“腔调”和情调的一条街。现代化建筑林立,时尚名品荟萃,紧随世界潮流。温馨典雅的购物环境、众多餐饮娱乐名店以及名人旧居等都为这条百年老路的声誉增色。但最近却出了一件热闹事:淮海路西段的武康路段突然火起来,过去人也多,但现在多到要出动大批警察维持秩序的程度。正好今天有个现成的机会可以去淮海路武康路,现场去观看一下,何乐而不为呢?</p> <p class="ql-block">我下车的地方离武康大路不远,一到那里就可以感到一股人流。</p> <p class="ql-block">武康路的斜对面是天平路,这里的人就已经相当多。</p> <p class="ql-block">为什么现在这里人那么多呢?一是武康大楼本身就火,二是近来有人在这里飙豪车,目的是向来自韩国的游客炫富。</p> <p class="ql-block">我就是来看看热闹。武康大楼是常常会经过的,一点也没有什么奇怪。但是这一座我觉得稍有特点的楼房能引起那么多人的注意,才让我奇怪。</p> <p class="ql-block">在整理照片时,我把大多数游人的身影去掉了,我想留下的还是淮海路的形象。</p> <p class="ql-block">话说武康路一堵,淮海路上朝西开的车都不好过。</p> <p class="ql-block">整个这一段车只能慢悠悠地走。</p> <p class="ql-block">这个时候你才会懂,如果没有交警或警察,这条路真的是会瘫痪。</p> <p class="ql-block">所以从武康路起始往东走,人都挤得快走不动了,想拍没有人的照片几乎不可能。</p> <p class="ql-block">遇到过马路,人群就像过江之鲫。这是宛平路口人们过马路的一景。</p> <p class="ql-block">淮海路上有些路段几乎每一座都有历史的保护建筑。</p> <p class="ql-block">在今天这种情况只能排淮海路北侧的楼房。南侧的建筑,站在人行道上是很难拍的。另外北侧的楼房朝阳,光线更好。</p> <p class="ql-block">淮海路是条著名的购物街,路边的店铺包括建筑本身,都有点看头。</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吴兴路口,人依然不少。</p> <p class="ql-block">对面这座公寓大楼叫潘兴公寓。潘兴是一位美军上将的名字,当时为纪念他,吴兴路曾经就叫潘兴路。</p> <p class="ql-block">我在淮海路南侧走,突然看见一枝蜡梅出墙头。在我看来也是街头一景。</p> <p class="ql-block">对面的房子叫信联公寓,这个不是老房子,是后来建造的。</p> <p class="ql-block">我所拍的照片不都是名宅名楼,见到我喜欢的样子随手拍一张而已。</p> <p class="ql-block">前面是高安路口。这里人多一点也可以理解,因为前面就是上海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当然更充分的理由是今天是周六。</p> <p class="ql-block">淮海中路高安路东北侧的楼房。</p> <p class="ql-block">这边是上海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对面按地图说是商用房。</p> <p class="ql-block">上海图书馆有专题展览,今天光想沿街走走,没有参观展览的想法。</p> <p class="ql-block">图书馆对面是逸邨。1948年8月,蒋经国来到上海时身负“打老虎”特殊使命,他带着妻儿住进了当时的市政府安排的林森中路(今淮海中路)的一幢西式花园洋房内,这片洋房区,正是如今淮海路上的逸村。</p> <p class="ql-block">上海图书馆我来过数次,主要是来查资料。今后还会来的。</p> <p class="ql-block">沿着马路也可以看到逸邨里的小洋房,据说主要是西班牙风格。</p> <p class="ql-block">上海图书馆的照片多拍几张不为过。</p> <p class="ql-block">上海图书馆边上就有地铁站。</p> <p class="ql-block">再往前走,又是一片很好的楼房。</p> <p class="ql-block">对面这些楼我估计都是老的。</p> <p class="ql-block">这座老楼房我觉得挺漂亮。离得太近,选取角度有点难度。</p> <p class="ql-block">前面经过乌鲁木齐南路。</p> <p class="ql-block">路的东侧有一片西洋式建筑。</p> <p class="ql-block">开始没有太在意,后注意到铭牌,原来这里过去是法国领事馆官邸。</p> <p class="ql-block">乌鲁木齐南路的这一段连着淮海中路和复兴西路。路两侧的建筑都不错。</p> <p class="ql-block">这是复兴西路口一座有特色的楼房。</p> <p class="ql-block">因为我今天只想走淮海路上的一段,没有沿乌鲁木齐南路往北。在这里还看到了一个伊朗领事馆。</p> <p class="ql-block">淮海中路、复兴西路和乌鲁木齐南路形成一个小三角。站在这个三角花园中,朝南看就是法国领事馆官邸。</p> <p class="ql-block">如果只看这些欧式化的房屋,你也可以想象自己就在国外。淮海路确实有“上海香榭丽大街”的美誉。我不崇洋,只说一个事实。</p> <p class="ql-block">朝北看是复兴西路。</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看到上海越剧院的铭牌。</p> <p class="ql-block">三角花园里有音乐家聂耳的铜像。</p> <p class="ql-block">塑像的正面。</p> <p class="ql-block">这座高楼一路走来都在视野范围内。这是淮海中路和复兴路交界处的启华大厦。大厦建于1989年,是一栋具有上海情怀的建筑。外墙采用朴素典雅的白色面砖装饰,给人一种庄重而又不失优雅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路口也有一些可拍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这里又看到一座优秀历史建筑,这么好的建筑,阳台上居然弄了个晒衣架。</p> <p class="ql-block">淮海中路常熟路的交界处,路面非常宽阔。</p> <p class="ql-block">过了常熟路继续往东走。</p> <p class="ql-block">前面是华亭路。</p> <p class="ql-block">淮海中路北侧的小花园。</p> <p class="ql-block">我的手机一会儿朝北,一会儿朝南。</p> <p class="ql-block">因为两边都有很好的建筑可拍。</p> <p class="ql-block">马路边上有个公交站台。后来我回家时就是在这里上车的。</p> <p class="ql-block">老楼房就是老楼房,确实比新建的那些建筑要耐看得多。</p> <p class="ql-block">当然有一些是后来建的。但为了风格的和谐,一般也会以比较高的标准来建造。</p> <p class="ql-block">这一幢楼有特点,再一看,这是上海市慈善基金会。</p> <p class="ql-block">这些房屋是蛮漂亮的。但我注意到有的窗口阳台晾晒的被子和衣服,似乎有一点违和感。</p> <p class="ql-block">这里竟然有一座与瑞金医院相关的医疗机构,好像是个美容院。</p> <p class="ql-block">我从武康路开始走,已经走了整整三站路。这里是上海音乐学院。</p> <p class="ql-block">上海音乐学院我曾经参观过,心里在想,今天能不能再进去看一看呢?</p> <p class="ql-block">里面还是有不少优秀历史建筑的。</p> <p class="ql-block">沿街就可以看到好几座很精致的建筑,这一座是英式建筑,音乐学院美学楼朝街的一面。</p> <p class="ql-block">前面就是上海音乐学院淮海中路的大门了。</p> <p class="ql-block">这座楼房非常有特色,曾经是比利时领事馆的所在地。这是建筑的西侧面。</p> <p class="ql-block">刷了身份证就进入了学校。</p> <p class="ql-block">在里边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它的式样。这个楼是德国巴伐利亚风格的花园住宅,被誉为“音乐城堡”,具有典型的德国文艺复兴特征。建筑外观包括红瓦陡坡屋顶、巴洛克式山墙、角塔和小尖塔等元素。</p> <p class="ql-block">没有机会入内参观,好像需要预约,但老建筑还是别有风味的。</p> <p class="ql-block">美育楼,英国式假三层花园住宅。屋顶形式丰富,立面活泼,墙面材质对比强烈。建筑局部立面具有英国都铎风格特色。入口上方有外露木构架,两侧为饰面墙,老虎窗造型特别。美育楼一楼现为东方乐器博物馆,不过我来的时候刚过开放时间。</p> <p class="ql-block">老房子总能给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p> <p class="ql-block">如果一座房屋有上百年,你能想象有多少人曾经出入其间,有些可能是大师级的人物。</p> <p class="ql-block">这种楼房看起来是以后新造的,但同样显得非常好看。</p> <p class="ql-block">以现在的能力,造一些既有风格特色又有建筑质量的房屋,想来并不很难。</p> <p class="ql-block">这些房屋前都有人专门来拍特写照,也想沾点历史的光。我们自己不也是一样吗?</p> <p class="ql-block">这是音乐学院的又一座历史建筑城市音乐会客厅,始建于1912年,法国文艺复兴风格,具有上海早期外廊式建筑特点的独立花园住宅,现在是上海音乐学院国际音乐教育的重要基地。</p> <p class="ql-block">老房子之内现在有活动。普通的游客不一定能入内参观,但它的美学价值是不可否认的。</p> <p class="ql-block">能看到它们漂亮的外表,也是一种观感享受。</p> <p class="ql-block">看到学校的历史,我想到的是桃李满天下。</p> <p class="ql-block">因为这里是培养人才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想想这所学校近百年的历史(音乐学院正在庆祝97岁生日),从这里走出多少莘莘学子,也有不少人成名成家。</p> <p class="ql-block">我这辈子整整做过19年的学生,从事教育工作,前后肯定超过30年。</p> <p class="ql-block">我进校门时,门警尊称为一声老大爷,我带点自豪地和他说,我也是高校教师。</p> <p class="ql-block">我们自己的学校也有一些历史建筑,可能在艺术性方面比这里的差一点。</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靠近汾阳路大门的老建筑,具有法国文艺复兴风格,很长时间是学校的办公楼。</p> <p class="ql-block">建设之初为德国商人马丁·克里希住宅,一战后长期作为上海犹太教俱乐部使用。1958年上海音乐学院搬至汾阳路后为上音所用,承载了上海音乐学院近百年的音乐记忆和艺术繁华。</p> <p class="ql-block">这些老建筑能对外开放,这对参观者来说,是一件很幸运的事。</p> <p class="ql-block">这座楼是上海音乐学院的专家楼。专家楼是德国地域风格的独立花园住宅,局部带有德国青年风格派的艺术特征。建设之初为德华银行高级职员格瑞克的住宅。1958年上海音乐学院搬至汾阳路后为上音所用。</p> <p class="ql-block">专家楼前有音乐家黄自的塑像。黄自出生于上海川沙,他的居所是上海川沙县著名的老建筑内史第。</p> <p class="ql-block">专家楼的正面,也是许多游客争相拍照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如果楼前没有那几棵树,我想在阳光之下它会显得非常漂亮。</p> <p class="ql-block">建筑艺术能给人带来精神的力量。</p> <p class="ql-block">美好的建筑有一种特别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这座平房是学校的医务室。音乐学院的师生不会太多,也许这点地方就够了吧。</p> <p class="ql-block">冬天的校园依然充满了生机。</p> <p class="ql-block">这一块也可以算是学校的花园了,花园里树立着学校创始人蔡元培先生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走到这里看到了学校在汾阳路的校门。上次参观上音,就是从这个门进入的。</p> <p class="ql-block">因为是第二次来,感觉更轻松一点。比较主要的看点,基本上都又看了一遍。</p> <p class="ql-block">走出淮海中路大门,学校外也洋溢着温暖的气息。西面的阳光照在墙面和草地上,洒满了一片金色。</p> <p class="ql-block">路边的梧桐树都经过了修剪。如果是夏天,许多建筑都是看不太清楚的。</p> <p class="ql-block">从武康路一直走到近陕西南路,今天下午走的路不少了,重温一下走淮海路的感觉也真不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