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写在前面的话</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叫李虎山,1964年考入武乡中学43班,由张骋珍老师的学生孙如珍老师代我们43和44两个班英语,因为文化革命只读了二年就毕业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72年我参加教育工你,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九年级,除了四年级没代就都代过语文和数学,后来学校开设英语课,我便开始代初中英语。一开始中考不计入总分,但后来就计入了,而且成为必考科目。由于十年动乱师资青黄不接,我县进修校开始培训全县英语教师,我也来参加培训过几次。曾经有一次是进修校特骋张骋珍老师来教我们,这是我一生中遇到过的最认真、最严格、责任心最强的一位老师。他教我们习练英雄26个学母的书写,首先在黒板上用尺子打四线三格线条,黑板有多大,他都要利用了一切空间。他大写小写分类分开写,即使是园点也必须点在第一格的中间。我们的作业他都拿回去一个一个用红笔标出对错,第二天再发给我们。我英语书法学得不错。后来在我近四十年的英语教学中,我对字生要求也同样严格,教出来学生的书法不管走到那里都打不下擂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虽然张老师只教我一个月时间,但在我心灵深处的分量是第一位的,所以我特意推出【武乡中学的两“张”名片】分享与大家,希望有更多的后来者,“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关于张汉卿校长,自从我1964年考入武乡中学,读了两年书,闹了两年革命,陪伴我们的只有李作统和朱占光两位校长。听说张校长在昆明住疗养院,具体情况我们这些当学生的就不知情了。但尽管张校长不在,学校一切工作有序进行,两位副校长一个管生活,一个管劳动。教学方面有教导处管。直到1968年毕业我们也始终没有见过这个张校长。但我们听说,张校长和县委书记的级别一样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退休后的2020年,我加入武乡县作家协会和“蜀葵花开”群,开始了采风和写作的公益活动。因东良和信义这一带的老年有文化人大部分都在信义住过三高校,于是我就开始搜集《武乡县立第三高小师生名录》,在搜集整理过程中,我才知道张汉卿就是武乡县立第三高小的第一任校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武乡中学有两“张”名片非常显赫,一“张”是老校长张汉卿同志,另一“张”是老教师张聘珍先生。</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张汉卿同志1908年出生,1938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多年从事教育工作。武乡中学成立前,他是武乡简易师范学校校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52年,他奉命筹建武乡中学,是武乡中学第一任校长。建校时,他发扬革命战争年代的艰苦创业精神,带领师生参加建校劳动,为国家节约百分之五十的建校经费,受到山西省教育厅的表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张校长办学,一贯以党的事业为重,公字当头,工作第一。他有清醒的头脑,有高度的政策水平。1957年反右派运动中,他说,真正反党、反人民、反社会主义分子为数极少,一下子反出这么多右派分子,错案肯定不少。他不跟风,保护了一大批知识分子。有人诬陷他“右倾”,县委书记支持他的工作,称赞他是“我们的老布尔什维克”。给学生评定助学金时,有人提出地富成分出生的学生不得享受助学金。他说,地富子女不同于地主富农;何况经过土地改革,地富本人通过劳动改造也将变为自食其力的新人;我们党的政策是有成分论、不唯成分论、重在表现。我们的学校是党领导的、培养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人才的学校,学生考进我们学校,就是选择了革命道路,就是我们的培养对象。他们家庭有困难,我们有责任资助他们,不能让他们因为困难而失学。我们评定助学金,一看他是否困难,二看他表现如何,而不是看他什么成分,这就是我们的阶级路线。大家赞同他的观点。成分不好的困难学生享受助学金,很受感动,甩掉思想包袱,刻苦读书,积极劳动,表现突出,有的还加入了团组织,受到表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张校长大公无私,不讲个人待遇,不图个人享受。他把政府配给他专用的马让给学校拉煤炭、拉粮、拉菜,马夫变为车夫。他有丰富的办学经验,治校有方,誉满全县。他“教师为上”,常说,好学校的标准是什么,就是广出人才。人才是教师教出来的。“严师出高徒”,没有好的教师就教不出好的学生。办学校要出人才,当校长就得依靠有水平有学识的好教师。校长要为他们创造优越的教学条件,为他们多跑腿、办实事,当好后勤兵。他尊重教师、关怀教师、爱护教师、服务教师。当时学校没有家属宿舍。学校为外地聘来带家属的好教师租赁民房,张校长亲自过问查看房屋,关怀备至。他说,外地教师是我们请来的“圣人”,是我们办好学校的坚实基础,人才就靠他们培养。他充分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教学生动活泼,有声有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张校长善于做师生的思想工作。有一次,张校长因公外出,在校的一位领导批评一位老师,也许是方法不当,言语欠妥,这位老师就停了课,领导做工作也无济于事。张校长回来后找他谈话,这位老师很快就恢复上课。学生犯了错误,张校长批评,学生口服心服。有的领导批评学生,态度粗暴,以势压人,学生不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张校长有出色的演讲才能,常给学生上大课,做报告,讲国内外形势,进行爱国主义、革命理想等方面的教育。当时学生大多努力学习,关心政治,要求进步,积极劳动,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老师认真教学,学生勤学好问,学校学风很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张汉卿同志在解放战争时期曾获得“太行区红色校长”的光荣称号,任武乡中学校长后在全省教育系统中也是一位出色的中学校长,曾出席省文教群英大会。武乡中学的后任校长温庭槐等同志都以张校长为楷模,从不同方面继承和发扬了张校长的优良传统和崇高精神,使武乡中学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在多方面做出新的探索。</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张聘珍先生是张校长请来的高水平教师。他教过语文、数学、植物学、体育等课。武乡中学1959年秋季开始开设英语课。张老师那时已年近六旬,教高3班和6个初中班的英语课。学校成立外语教研组,他是第一任外语教研组组长。他教课,能启发、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爱上他的课,爱学英语。他重视语音、书法、词汇、课文和基础语法;坚持听说领先,读写跟上;常抓记单词、朗读、背诵等。他要求学生要音标和书法人人过关,非学好不行。后来他又教高6班、高9班和初中一些班英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63年10月,张老师写的论文《我们是怎样教英语课的》受到好评。教育部几位同志来武乡中学调研,很欣赏武乡中学的英语教学,尤其高度评价书法教学。他们说,英语书法好的学生他们见得多了,但是英语书法整体普遍好的学校他们是第一次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高3班有两个同学考取了大学英语专业,有五个同学学了英语专科,有十多个同学当过中学英语老师。高6班有好几个学生考取英语专业,其中两个学生考取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这在晋东南地区是少有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张老师为人正直,个性鲜明,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学识渊博,治学严谨,教书育人,呕心沥血,诲人不倦,爱生如子,威望崇高,备受尊重。他既精于“授业”、“解惑”,更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他具备学习、处世、生活、育人的智慧,既授人以鱼,又授人以渔,能够在各方面给学生以帮助和指导。他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使高尚的道德情操润物细无声地浸润学生们的心田,转化为日常行为,引领学生健康成长。“经师易求,人师难得”。学生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他有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在英语教学中游刃有余。他为武乡中学的英语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武乡中学的英语教学水平在原晋东南地区和现在的长治市一直遥遥领先。直到目前,武乡中学的英语教学质量仍然名列前茅。武乡中学不少英语老师及其他单位的英语人才都是张老师二代三代的传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张聘珍先生从1952年起在武乡中学工作,直至退休,当时他是在武乡中学工作时间最长的教师。他主要从事英语教学,长期担任外语教研组组长。上世纪六十年代他以突出的教学成绩驰名晋东南。1977年退休后,他曾任县英语教师培训班辅导教师。80高龄的他仍从事学术研究和社会活动,曾任晋东南教育学会理事,武乡县第六、第七届人大常委会委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张老师是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教师典范、武乡教育界的一代名师。1985年教师节,武乡县人民政府为“庆贺张聘珍先生从教五十年”授予他写有“芳满天涯”的牌匾,以表彰他的高风亮节、崇高精神。</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张汉卿校长和张聘珍先生为武乡教育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为国家培养了许多优秀人才,赢得了广泛赞誉和普遍尊重。他们是武乡教育界德高望重的优秀教育工作者。他们是武乡中学的楷模、武乡中学的代表、武乡中学的象征、武乡中学的符号、武乡中学的骄傲、武乡中学的名片。他们的精神、风格值得发扬光大。</span></p> <p class="ql-block">编辑整理,一生平安,本名李虎山,退休教师,武乡县三晋文化研究会成员,武乡县书画协会会员。喜欢考古和写《美篇》分享与大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