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悠悠,80春秋(续)

迎春

<p class="ql-block">回顾走过的路深感愧疚,我不是一个合格女儿,也不是一个合格母亲。在一心为公的时代氛围里走过来 ,家里事个人事是小, 国家事,公家事才是大。</p><p class="ql-block">上班时离父母家十几里路,后来调到管局,也就是几十里路。逢年过节回家看看。是弟弟妹妹们在堂前尽孝。退休后,在大连安家,一年才能回去一次。母亲到了晚年,总想和我唠唠心里话 ,说说她心里的委屈。可是我却没有耐心听,觉的都是些陈芝麻烂谷子的小事。母亲看出了我的不耐烦,便把要说的话嚼吧嚼吧咽到肚里了。母亲去世后才觉得后悔,当初怎么不让她把话说完呢?婆婆晚年也爱叙旧,我把婆婆的唠叨当成弥补对母亲愧疚的唯一方式,不管她说什么,我都洗耳聆听,让她把所受的委屈讲完。老人家<span style="font-size:18px;">找到了倾诉的对象,便一遍又一遍的絮叨。她说几遍我就听几遍。那</span>个年代的妇女,谁没有一肚子心酸呀。经历了对母亲的不耐烦,方知聆听也是一种孝顺。</p><p class="ql-block">一向威严掘强,说一不二的父亲到了晚年变得爱哭了,尤其是每到我回家探亲返程时,总是两眼红红的。虽然我当时心里也有共鸣,但是不至于掉泪。现在当我到了这个年龄,离开儿子媳妇孙女时也有同感。父母对子女的牵挂远胜于子女对父母的牵挂。</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我是个不合格的母亲,我在50岁的时候提前退休了,就是要弥补我对儿子的亏欠。在那个一心为公的年代,一心扑实的干工作。我36岁那年,大儿子上小学三年级,小儿子刚上一年级。他俩学习成绩都不错。老大,考班级第三名,老二考班级第一名。我却扔下了他两也去读书了。经组织推荐考上了管理干部学院 ,离家读书三年。把孩子交给奶奶管理。我毕业了 ,两个儿子的学习成绩却滑坡了。以至于后来没有考上理想的学 校,悔之晚矣。在我50岁那年,机会来了。退休有优惠政策可以涨三级工资。于是我便申请提前退休,那时两个儿子还在读书。我只有退休和已经调城里工作的爱人团聚 ,也能把儿子的户口同时带进城里,当时的政策是户口随母亲走,我必须这样做 弥补对 儿子的亏欠。活了大半辈子才幡然悔悟,作为母亲,她的责任除了干好工作外,还必须承担起培育子女的神圣任务。这也是社会赋予她职责。梁启超曾说:少年强则国强。</p> <p class="ql-block">弟妹陈凤琴的贺词</p><p class="ql-block">《大姐80岁生日贺词》</p><p class="ql-block">亲爱的大姐好!</p><p class="ql-block">很高兴有机会在大姐79周岁生日之时,代表我们全家表达最最诚挚的祝福,祝大姐生日快乐!</p><p class="ql-block">大姐1946年腊月出生,历经了岁月流年,八十年如白驹过隙,完成了各种角色的转换。刚参加工作时,正好赶上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成立,经民主海选脱颖而出,成为十八团五营副教导员。在对苏自卫反击战中,大姐还上过珍宝岛呢!去给驻守在珍宝岛的值班战士送给养。兵团撤销后,在红兴隆管理局科、处、工会任职。她的称谓从最初的马副教导员到最后的街坊邻居都亲切的称她 为“玖”奶奶(因孙女顾小玖而得名)。没有人知道她姓什名谁。</p><p class="ql-block">大姐读书一路学优,小学毕业于八分场中心小学,担任少先队大队长。咱爷爷曾自豪的夸大姐说过:“我大孙女一个丫头蛋子,总考第一名,给爷爷争光了!”小学毕业后,保送上初中。在友谊农场最高学府——友谊中学读完了初高中。在高中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友谊中学建校以来,第一批学生党员。</p><p class="ql-block">从八分场到总场80华里,不通公交车。学校放假都要徒步忘返。1962年冬,友谊中学教学楼在一场大火中化为灰烬,数百名学生在四面透风的木板房里度过了一个寒冷的冬天。学生们吃的是窝窝头,冻白菜冻萝卜汤。大姐没有把这件事告诉家里人,害怕家长知道不让再去上学了。那个冬天,一些同学辍学了。</p><p class="ql-block">在那个动荡贫困的年代,一个运动又一个运动。尤其文化大革命,更是让本应有机会步入高等学府的大姐,只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写自己的人生。</p><p class="ql-block">我们家聚会时常常替大姐感到惋惜。如果赶上重视教育的时代,凭大姐的聪明智慧,国外能上“藤校”,国内能上名校。</p><p class="ql-block">虽然大姐没能走进高等学府,但家庭事业上的成功用时髦的话形容可算得上开挂。</p><p class="ql-block">1、身体健康,没有基础疾病。没有三高,头脑灵活,思路清晰,语言丰富流畅。这是人生最最宝贵的财富,也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状态。</p><p class="ql-block">2、儿子孝顺,媳妇贤惠,孙子孙女可爱。</p><p class="ql-block">3、在亲戚、同学、朋友、同事当中只要有大姐在,大姐就是灵魂人物,像定海神针一样的存在。这是大姐多年来用挚爱的亲情,友情和对人无私的付出,换来大家对大姐崇高人性的认可。</p><p class="ql-block">4、在今天这个特别的日子,我又想起大姐在领导岗位时,为我们陈家兄弟姐妹提供了很多,很多,很重要的帮助。那时我们年轻,想法简单,帮那么大的忙,语言上没有“谢”,物质上没有“钱”来表达对大姐的感激。现在想起来很惭愧。几十年过去了,当年大姐的帮助带给我们兄弟姐妹的是终身获益。借此机会我代表我陈家弟妹向大姐表达我们迟到的谢与再谢。</p><p class="ql-block">很高兴,现在大姐在故乡北大荒安度晚年,又有亲人陪伴,找到了舒心静养的好地方。</p><p class="ql-block">大姐,我不喜欢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夕阳无限好等祝词,我喜欢女性永远在追求自己价值的路上。像发达国家进步女性那样70/80仍在工作,90岁还能谈场轰轰烈烈的恋爱。我还欣赏特朗普、拜登两个80岁上下的老头,为实现自身价值不懈的竞争。</p><p class="ql-block">希望咱家人们也像年轻人一样永远充满热情,像孙女辈小玖们一样保留内心的童真,对世界充满好奇,尝试挑战力所能及的新鲜事物,让认知和价值观持续更新,从各个方面创造富有情趣快乐的生活,继续寻找有价值有意义的事做。</p><p class="ql-block">冰天雪地今日腊八,共庆大姐生日欢宴。在暖暖的亲情包围中,有冬日腊梅与大姐生日礼赞喜乐共同绽放!</p><p class="ql-block">最后我在遥远的天涯海角祝大姐和在场的至爱亲朋像冬日里的腊梅一样等待一个又一个春天的到来,预祝大家春节快乐!</p><p class="ql-block">——陈凤琴遥祝大姐生日快乐安康。</p><p class="ql-block">2025.01.07(农历腊月初八)</p> <p class="ql-block">好酒不远行</p><p class="ql-block">谨以此文献给我的母亲</p><p class="ql-block">我觉得酒这东西 — 无论什么酒 — 还是在产地喝最够味儿,距产地越近越好。葡萄酒自不用说,日本酒也是如此,甚至啤酒也不例外。而距产地越远,酒赖以成立的什么就好像一点点变得淡薄了,如人们常说的“好酒不远行”。— 村上春树</p><p class="ql-block">大概半年前,母亲给给我下了一道命令“必须保证每周联系一次,不得超期和中断”。那时我还没意识到她八十岁生日即将到来。</p><p class="ql-block">在我的记忆中,跟母亲完整相处的时间只有初中加高中那六年。之前被托付给奶奶,之后上了大学。再之后就是在成年人的故事里堆积人生素材了。 </p><p class="ql-block">年轻时的母亲是东北国企系统的基层干部,经常出差。我因此会拥有一些同学中不常见的东西,比如电子表、牛仔裤以及时髦的文具。随着一九八零年代第一拨学历热潮,母亲被选拔到干校培训,我的小学时光有两年是记不得她的模样的。小学毕业那年我意外地考了年级第三名,母亲问我要什么礼物,当年是刘文正的时代,于是我选择了吉他。第二天,母亲找到知青吉他手王大宝带我去百货商店买了一把“美声”牌吉他。应该是全校第一把堪称乐器的吉他,56块钱,母亲一个月的工资。</p><p class="ql-block">在当时的条件下,母亲尽可能满足我非学习类的需求。江嘉良获得世界冠军后我开始迷恋乒乓球,母亲干脆把我送去省少年乒乓球训练基地过瘾。中学阶段呈现文科生面貌,家里常年订阅诗刊、诗歌报、港台文学选刊、译文等文学期刊。还鼓励我参加各种收取报名费的作文、诗歌比赛。高中毕业前我说想给同学拍毕业照,她甚至给我找来一台专业的尼康相机。她似乎在弥补什么,从不责怪也不过问我的学习成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大学二年级暑假,我骑那种警用三轮摩托车撞断了腿。在家养伤半夜痛醒,我发现母亲在哭,有细小的声音。她还请到当地有名的大仙儿为我求符施咒,不惜违背政治信仰。</p><p class="ql-block">圣诞节跟母亲视频通报情况,她刚挺过东北的一拨流感,处于恢复期。我没话找话跟她聊聊她那一辈儿两边儿的亲戚。这一唠就跨越了半个世纪。</p><p class="ql-block">跟母亲最后一次见面是 Covid 疫情爆发前一年,她来英国看我。必不可少的包饺子、烙韭菜盒子,这是她做为母亲在儿子面前的仪式感,我甚至连碗筷都不用洗。我们一起去了丘吉尔庄园,当她得知这里一直是丘吉尔家族的私人领地时她再次违背了政治信仰说资本主义保护私有财产。</p><p class="ql-block">那年在谢菲尔德大学做访问学者的表弟一家来牛津看望她的大姑并接她从曼彻斯特回国。我正好带母亲去超市体验一下英国的物价。在威士忌区我多驻足了一会儿,想在多款打折产品中找一个性价比。母亲从容地说:挑最贵的,我付钱。</p><p class="ql-block">好酒不远行,我不是瓶好酒。</p> <p class="ql-block">那时候我们都没成家。</p> <p class="ql-block">2007年父亲80岁时和他的儿女们。母亲不在了。</p> <p class="ql-block">太爷孙子和重孙</p> <p class="ql-block">三妯娌</p> <p class="ql-block">三轴的和两姐妹。</p> <p class="ql-block">父女</p> <p class="ql-block">父女</p> <p class="ql-block">姑侄</p> <p class="ql-block">姐弟</p> <p class="ql-block">在友谊</p> <p class="ql-block">在友谊</p> <p class="ql-block">在北京弟弟家里。</p> <p class="ql-block">弟弟弟妹和他的两个孩子</p> <p class="ql-block">1979年</p> <p class="ql-block">1996年</p> <p class="ql-block">2017年7月在红兴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