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花成花,让树成树

天高云淡

<p class="ql-block">今天收到曾经教过的学生的短信:"老师,感谢您这么多年来的鼓励与关注,我已经在上海交通大学学习。"作为老师,看到自己的学生功成名就的那一刻,喜悦之情不言而喻,回想自已在将近三十年的教育生涯里,并非每个学生都能如愿以偿,进入自己心仪的大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实在现实中,能去北大清华的孩子寥寥无几,大多数的孩子成为平凡的普通人。而作为家长总是给予孩子过高的期望,唯有985、211,才是自己孩子最好的归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面对现实,其实有相当一部分孩子被本科拒之门外。父母的梦想就像肥皂泡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不少父母一提起自己的孩子总是唉声叹气、愁眉不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早在两千多年前,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就是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实施不同的教学策略。明代王守仁也对"因材施教"进行了很好的解读:因人之而施之,教也,各成其材矣,而同归于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个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每个孩子也就像这大千世界一样,都是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有的孩子是花,有的孩子是草,有的孩子是树,他们各有各的用途,各有各的精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为孩子的父母,要把握每个孩子的个性特点,做到有的放矢。而不是只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逼迫孩子,强制孩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不少父母攀比心、虚荣心严重,看到别人家孩儿弹钢琴,学奥数,便内心焦虑,生怕别人家的孩子超越自己的宝贝,不管孩子愿不愿意,强行给孩子报辅导班,弄得孩子身心疲惫,痛苦不堪,其结果却收效甚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曾经有这样一位父亲,他在家长会上的精彩发言引起了全网的关注,也给了我们深刻的思考,他说:“我的儿子虽然是学习一塌糊涂,但是我依然相信他完全有可能成为国之栋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是什么原因让这位父亲如此自信?有一个细节能够透露出背后的心态。在家长会上,这位父亲坦然表示,自己的孩子虽然成绩差,但每天仍然能吃能喝能玩,“他的心态比我还强大,将来走向社会之后,一个人心理强大,这是成功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世上没有一无是处的孩子,只有看不见孩子优点的父母。上帝为你关了一扇门,就会为你打开一扇窗。爱迪生小时候是个有智力缺陷的小孩,被老师强令退学,但是在他的母亲的引导、陪伴下,他成为了发明大王,世纪天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董宇辉说:"人从来都是因为丰富而可爱,我们又不是流水线上的工业制造品。"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努力发现孩子的优点,用心呵护,用爱浇灌,耐心陪伴,让每个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英国哲学家洛克说:"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教育的真谛就是让花成花,让树成树。让我们一起努力:让每一朵花绽放其独特之美,让每一棵树挺拔其独特之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