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年味】腊八遇到粥,友善熬成爱----纪念“春节申遗成功”之一

湘左屏藩颍秀池--美友410910917

<p class="ql-block">中国春节申遗成功</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24年12月4日在巴拉圭举办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9届会议上,中国申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非遗”名录。春节申遗成功不仅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而且让世界人民在中国春节万家团圆的喜庆气氛中,共同感受中华文化的传统魅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中国春节是在农历十二月初一就开始做热身运动,各大寺庙,老字号药店和居民社区,精挑食材、小火慢炖、精心熬制的腊八粥,在腊月初八出锅亮相,免费传递到市民手上,舀一勺香甜,对往年守望相助的犒赏,品一口软糯,对新年生活安康的祈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寒风凛冽缩头颈,腊八粥香暖人心。男女老少喝上热气腾腾的腊八粥,相识的与不相识的,感受到善举的暖意。腊八粥阵阵浓香在天空回荡,现场直播着传统美德的旋律,生动实践着公序良俗的温暖。</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施粥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每到发生旱灾水灾的荒年,无论是官方还是善良财主,都要开设粥棚,赈济灾民,施舍真诚,释放善意,拯救难民。如今的腊八粥,早已失去过去兵荒马乱年代“冷口补热食”的赈济之意,成为品尝当今社会的友爱良善,见证中国特色的文明实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熬制腊八粥的原材料,是社会慈善组织、先富起来的人提供,属于有钱出钱!不取报酬的义工,不分昼夜转着锅铲熬制而成,属于有力出力!然后装盒密封、运送分发、双手呈上,属于有工出工!上善若水,润物无声,腊八粥经过无数道社会实践,在朔月寒风中把暖意送到我们手中,冬日的阳光映照着张张笑脸。腊八粥中掺入了感恩和惜福,先富起来的人感恩改革大潮,向社会无私奉献涓涓细流,共同富裕的人惜福伟大时代,用微笑尽情洋溢国泰民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看到碗中的红豆、桂圆、芸豆、白果、花生、糯米等食物,似乎在召开食材奥运会,经过烈火和沸水的锤炼,在凤凰涅磐中洗礼,在浴火重生中成长,在晶莹饱满中壮大,在飘香四溢中浓稠,书写着阳光、雨露、土地哺育后最亮丽的一抹色彩。当嘴唇呷一口腊八粥,口感远比单一的食材来得丰富,唇齿留香,层次感分明。各种食材通过融合取长补短,生发出百味调和的和谐之美,人与人、国与国何尝不是如此?我们喝下的不仅仅是劳动果实、人间善良,而且也喝下食材共同体的和谐互融,真诚期待世界各国游客在延长免签的中国春节,品味腊八粥的兼容并蓄,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无论是岳飞抗金的动人故事、朱元璋落难的励志传奇,还是释迦牟尼成道纪念、官方敬献农神的祭祀供奉,这些传说来源真实性并不重要,它只是掺杂了每个时代、每个阶层的期许意愿。腊八粥与春节的饺子、元宵节的汤圆、端午节的粽子、中秋的月饼有所不同,她是众多义工们心甘情愿、一铲一铲、庚续接力熬制出来,是多种食材奥运会、大众心理健康运动会同时精彩登场,满载各美其美,绽放美美与共,腊八遇到粥,煮进憧憬,友善熬成爱,灿烂如花!</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