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作者:十月枫叶</b></p><p class="ql-block"><b> 美篇号:500132065</b></p><p class="ql-block"><b> 图片:原创</b></p> <p class="ql-block">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转眼今年又入了腊月,过了腊八,春节的脚步就一天天近了。如今的国人谁都不馋,向往的也就是这浓浓的年味儿。不能否认,在我们中国人的概念里,“过年“这个词就是个特殊的存在。似乎从小就已经根植于我们的血脉,就算在幼儿时无从言表但一想起来内心也是兴奋的。从每个孩子都盼着过年,到中年害怕增岁,至老年的希望团圆,都给过年赋予了非同寻常存在的意义。北京的大街小巷已都在开始装扮,大红依然是过年的主色调。大小超市的门面红艳一片,年货大集支了起来,火红的灯笼挂成排,丰富的红礼盒成车载。这怎能不让北漂的人触景生情呢?</p><p class="ql-block"> 一周前我老公就说订火车票的事,一会儿问我回家不,一会儿问儿子回家不?几句话就搞得我晚上辗转难眠、心旌荡漾了,印象中爸妈为过年忙碌的身影就不住在脑海晃动。也唤醒了我沉睡的胃蕾,鲜腾腾的大白馒头、精致的枣花子、金黄的炸豆腐和丸子,都忽忽悠悠飘进了梦乡。家里虽没有山珍海味的奢华但家常饭菜却让人无比留恋。那小小院落里飘荡着普通人家的烟火气息,一日三餐中父母亲情的温馨,永远让人心醉神迷。</p><p class="ql-block"> 年味儿似乎是从腊八徐徐拉开了帷幕。红枣、红豆、花生、莲子,那热腾腾的红粥仿佛就是悠悠文火熬煮出的岁月,黏黏稠稠,滋味甘甜地溢满心房。又分明是从历史的长河里,带着氤氲的温暖向人扑面而来,一粟一米都浓缩了生活的味道,也升腾出了丝丝缕缕年味儿的馨香。</p><p class="ql-block"> 比起城市的张灯结彩,此时老家总会有很多人磨豆腐、磨香油、做小吃生意的都开始甩开膀子,热火朝天地忙碌着。勤劳的人们每天都早起晚睡为生计奔忙,寒来暑往数年也毫无怨言。他们在劳动中创造着价值,得到了快乐,从而也默默为世界带来了更多美好。豆磨转动,豆浆流淌,犹如生命的齿轮在缓缓转动,这是一种了不起的力量!在世界的任何角落里,都存在着这种年复一年、周而复始的转动,也随着过年的脚步声而变得轻快。</p> <p class="ql-block"> 家里的年味儿,似乎是从父母打扫屋子、劈柴、洗洗涮涮正式开始的。好爸爸们都会帮妈妈们做家务,而且更不怕脏不怕累。从小就知道,每年此时我的爸爸都会帮妈妈干活。他会带上一顶旧草帽,在长长的竹竿儿上绑个扫帚,将屋顶和墙角的灰尘清扫干净。劈好的柴也码得整整齐齐,足够烧到春暖花开。妈妈洗涮家具,锅台,厨柜,爸爸劈柴,我们做着作业,听着哗哗的水声和干脆的噼里啪啦,就感觉已经很像过年的样子了。</p><p class="ql-block"> 腊八到小年这半个月真漫长!盼呐盼呐才终于到小年儿了。我们考完了试,取得了好成绩,领个大奖状和一摞作业本,是最让人高兴的,而放个吃喝玩乐的寒假更是期待已久的。村子里天天都有人杀猪,吱哇乱叫,听着让人就兴奋。大人们忙着割肉、买鱼,然后红蜡烛、红灯笼、大鞭炮、开门红、零食,给孩子准备的新衣服,一样不落买回家。款待亲朋好友的烟酒好菜要早备,走亲戚的礼品礼盒更要多。给小孩准备的压岁钱也得早早装好红包,过年操心是累,但是人人也都乐此不疲。</p><p class="ql-block"> 小年那天好像突然就更忙了,下午还要包饺子,吃晚饭前要像除夕一样放鞭炮。然后妈妈会把家里五口人的碗筷洗得干干净净,并整整齐齐放在灶台上,再庄重地敬拜灶王爷,请他上天言好事,保佑家庭每个成员身体健康,事事如意。</p> <p class="ql-block"> 小年过后,村子里就开始了一天到晚炊烟四起蒸“年馍”模式。每家少则几十、多则一二百个,豆包、糖包、糖三角、大包子,样样都有。孩子们这期间会在村周边大路上赛跑,不会骑车的这时也会学起来。闻着随风飘来的馒头香味儿,一个个就会跑回家拿来显摆换着吃。文化人也开始支起了桌子,乐呵呵地给每家每户写春联。对了,决不能忘写些出门见喜,身体健康,鸡鸭成群,日行万里,财源广进之类的吉祥话,三岁孩子都知道应该贴在哪儿。从几岁看到十几岁手就痒痒了,十五岁那年,我终于在爸爸的鼓励下也开始为村里人写春联。出嫁以后,小侄女儿就接过了这项任务,直到现在也还在继续。每年的除夕一大早,弟弟就会开车进城,把几套房子都贴上春联。自己手写的春联,也更深层次地包含着对未来的祈福与祝愿。</p><p class="ql-block"> 我老家历史以来就有廿八九过油炸美食的习惯,鸡腿、鱼块、小酥肉、大丸子、藕盒子,花样儿应有尽有。小时候除了过年,我们也很少吃上桌像样的席面。而在过节和过年时也都能痛痛快快吃到油条、糖糕和菜角,还会熬糖稀叠麻片。每次都是父母齐忙碌,爸爸抱柴、倒油、烧火,操作如行云流水。妈妈事先已发好了一大盆面,这会刷洗预备好几个盆子,又把糖面、漏勺、淋油碗、大长筷子一一摆上。桌案又被一家笑呵呵的老小一起抬到了厨房正中,并安排稳当,过节的氛围感和仪式感也顿时拉满。准备工作就序,开炸的时候妈妈就会让我们站在厨房外等侯,说是过年祖宗和神仙都在家,小孩子说话不当他们会生气。我们都央求着保证老老实实闭上嘴看,妈妈会笑着同意,于是都缩着身子安静地坐爸爸旁边等着。妈妈会先试油温,只见她先将一小根油条,沿锅边滑进油锅。小油条沉到锅底看不见了,这说明油温还达不到,如果过一会儿就浮起来并迅速胀大饱满,就说明油温合适了。然后妈妈就会飞快地做美食、下锅、浮起、捞出、淋油,我们看着但也懂规矩,必须让爸妈先吃第一口我们再吃。</p><p class="ql-block"> 除夕中午,全家参与会做出一大桌子菜,甚至还会有红酒和果盘。到如今妈妈还是跟以前一样要多做,留着明年初一吃余粮。其实那一桌色香味俱佳的菜肴,也映照出了家庭的富裕与幸福。人人都边吃边笑,每一个笑容也都是对过去一年的无悔,每一声祝福,也都是对新年的期盼。我们分享着生活的点滴与对未未的畅想,那爽快的笑声能随着风顺着炊烟冲上蓝天,回荡在云霄。</p> <p class="ql-block"> 最喜欢的事,还是过年时老天下场像样儿的大雪。洁白的雪映着门楣上火红的春联和灯笼,那才叫一个难忘的年,也是人间最美的画卷!除夕的下午,家人会围座包饺子,父母儿女,你的童年、我的童年,傻事尬事都哈哈一笑而过,连天上的神仙都会羡慕不已吧?除夕那天总亢奋得胸中如有小鹿乱撞,晚上守岁看春晚,火热的气氛更是溢出了屏外。到凌晨也毫无睡意,就围炉夜话守岁,欢快的鞭炮声就此起彼伏。天是红的,地是红的,人们的笑脸也是红红的。整个村庄都沉浸在年味中,那种感觉像在童话里一样,好美,好暖,幸福得让人眩晕。</p><p class="ql-block"> 初一跟随爸妈村中拜长辈,初二开始走亲戚。收红包,堆雪人,打雪仗,吃点心,嗑瓜子,好不逍遥快活!人人都说不想长大,是不是就是留恋过年的日子?自律的我们,从初一到十五,也不仅是疯玩儿,偶尔也会如坐针毡地赶一赶作业。只要有唱戏和舞龙舞狮的,也会跟着看个没够,真正做到了玩儿和学习自由切换。</p><p class="ql-block"> 年味的尾声,是在元宵节那天。晚上满天璀璨的烟花、鞭炮声,都在夜幕降临时粉墨登场了。家家都张灯结彩,忙过了这一阵子的大人们也走出了门,一家一家地跟着看,说笑声一片。如果去县城更热闹非凡,大街上金龙在翻腾,彩狮在欢跳,花车和旱船轻盈游弋,锣鼓喧天。人们簇拥着,鼓掌声、叫好声一片欢腾。最后在南山广场的打铁花更是保留节目,也是家乡赋予过年以圆满的句号,更是直接把过年的气氛推向了高潮!享受着国泰民安,岁稔年丰,乡邻和谐,让人火热的胸怀感恩万千!</p><p class="ql-block"> 老祖宗在如水的时光中设置一个春节,真好!过年就是一个温情的节点,也是一种情感的交织。它启示人们铭记过往,珍惜现在,展望未来。即便年过半百,也总会在此时心有希冀,感慨良多。那鲜艳的春联,圆圆的红灯笼,如铺满大地红的烟火之约,如期诠释着千年不变的浓浓年味。那红红的吉祥,红红的幸福里,有火热的祝福,彰显着中国红独有的富丽堂皇之美,更有了中国红新年新气象的年味儿。</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