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青年作家》 的不解之缘

风筝传播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与《青年作家》的不解之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 唐 鸣(四川)</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岁月的长河中回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还是个懵懂少年,在人生的迷雾里徘徊,对未来满是迷茫与无助。就在那时,命运的丝线悄然牵引,我邂逅了被誉为“四小名旦”的文学期刊,北京的《青年文学》、上海的《萌芽》、南京的《青春》以及成都的《青年作家》。其中,成都的《青年作家》,宛如一颗璀璨星辰,照亮了我黯淡的精神世界。</p><p class="ql-block"> 初次翻开《青年作家》,那新颖的装帧便如同一把精巧的钥匙,瞬间开启了我对文学殿堂的憧憬之门。而当目光触及那丰富的内容,更是如遭雷击,内心被深深震撼。一篇篇灵动的文字,仿佛拥有生命,跳跃着、舞动着,诉说着人间百态,勾勒出一个个奇幻或真实的世界,在我年少的心中种下了文学的种子。</p><p class="ql-block"> 《青年作家》不仅仅是一本刊物,它更是我青春岁月里最温暖的陪伴,是我文字创作的萌芽之地。那些质朴而充满力量的文字,如同春雨,默默滋润着我对写作的渴望。每当我沉浸其中,便忘却了周遭的烦恼,全身心地投入到这片文学的天地,如饥似渴地汲取着养分。</p><p class="ql-block"> 这本刊物,还是我梦想的灯塔,文学事业的导师。它用一篇篇佳作,为我指引着文学创作的方向,让我明白文字的魅力与力量。从遣词造句的斟酌,到文章架构的搭建,从情感的细腻表达,到思想的深度挖掘,《青年作家》都如一位耐心的老师,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p><p class="ql-block"> 44年前,巴金先生写给《青年作家》的“青年作家”,宛如熠熠生辉的精神火炬,为无数文学追光者照亮漫漫征途。先生的期许,通过这短短四字,传递出对文学新人的殷切鼓励与深沉厚望。它不仅是对彼时《青年作家》所承载使命的深刻诠释,更成为激励后来者在文学之路上笃定前行的强大动力。</p><p class="ql-block"> 因着《青年作家》,我有幸结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文学青年,还有不少作家与认真负责的编辑。像《青年作家》编辑部的榴红(王振华)、汪寒洁、火笛等老师,与他们的交流,如同在文学的花园中漫步,采撷着智慧的花朵。他们的见解、经验与鼓励,让我在文学的道路上不再孤单,脚步更加坚定。我还被《青年作家》选为过“热心读者”上刊。</p><p class="ql-block"> 40多年悠悠而过,《青年作家》的容颜,那独特的装帧与丰富的内容,早已深深烙印在我的记忆深处,挥之不去。它见证了我的成长,从一个怀揣文学梦的少年,到在文学道路上不断探索的追梦者。未来的日子,我与《青年作家》的缘分,必将如陈酿的美酒,愈发醇厚,绵延不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作者简介] </p><p class="ql-block"> 唐鸣,又名风筝,四川广汉人,男,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四川分会会员,四川省广汉市作家协会会员。曾做过报刊文艺副刊编辑、记者,现任《美篇》栏目主持人、《今日头条》头条首发创作者、作家联盟《西部作家村》编委。</p><p class="ql-block"> 有小说、诗歌、散文、报,民间文学、纪实文学、摄影等作品散见于全国各地报刊,并有获奖。</p><p class="ql-block"> 从小喜欢舞文弄墨,梦想成为一名作家,总认为做一个作家有什么了不起。几十年来,一直努力地默默地笔耕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