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由气生 法为我用 一一老四谈艺

摸云楼主熊灿亭

<p class="ql-block">在笔墨程式和笔墨结构上,我努力去追求物象所传达出的独特韵味。那是一种松而不散、密而不堵的布局,是熟而不油、繁而不乱的技巧,是简而不单、独而不怪的境界。在墨法上,我追求黑而不浊、重而不闷的效果,让干而不燥、厚而不腻的墨色在纸上流淌,力求浑而不秽的质感。笔法上,我追求毛而不散、涩而不滞的线条,让圆而不滑、灵而不妖的笔触展现出柔而不弱、刚而不折的力量。在具体创作中,我努力追求贯气,使韵由气生;变法,让法为我用;造境,求境自意出;炼型,宗型由象来;通神,求神从道观;注情,尊情源心得;修德,尚品从德立。并以此作为创作的意旨和创新的原则。</p> <p class="ql-block">那是一个充满诗意与禅意的场景。一位身穿黄袍的人物站在荷叶之上,仿佛与周围的世界融为一体。那些枯萎的荷花,像是岁月留下的痕迹,又像是对生命轮回的诉说。他静静地站在那里,仿佛在思考着什么,又仿佛只是享受着这一片宁静。这让我想起在创作中追求的意境,那是一种源于内心的表达,是通过对自然的观察与感悟而创造出的独特境界。在这幅画面中,我看到了创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与热爱,也看到了他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悟。</p> <p class="ql-block">梅花树下,一位身穿紫色衣服的老者正欣赏着盛开的花朵。那盛开的梅花,如同点点繁星,在枝头闪烁着。老者静静地站在那里,仿佛被这美景所陶醉。这让我想到了在创作中追求的意境,那是一种源于内心的宁静与和谐。老者与梅花树之间的关系,就像是创作者与自然之间的对话。他通过对自然的观察与感悟,将内心的情感融入到创作之中,创造出一幅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作品。这种创作方式,正是我所追求的“韵由气生法为我用”。</p> <p class="ql-block">画面中央,一位身穿黄色僧袍的老和尚坐在岩石上,他的身后有一头牛正在吃草。老和尚静静地坐在那里,仿佛与周围的自然融为一体。那头牛吃草的样子,显得十分悠闲自在。这让我想到了在创作中追求的意境,那是一种源于内心的宁静与和谐。老和尚与牛之间的关系,就像是创作者与自然之间的对话。他通过对自然的观察与感悟,将内心的情感融入到创作之中,创造出一幅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作品。这种创作方式,正是我所追求的“韵由气生法为我用”。</p> <p class="ql-block">老人坐在咖啡厅里享受着一杯卡布奇诺。他穿着一件蓝色格子毛衣配白色衬衫,并戴着一副太阳镜。他的眼神看向窗外,似乎正在欣赏外面的世界。这让我想到了在创作中追求的意境,那是一种源于内心的宁静与和谐。老人坐在那里,仿佛与周围的世界融为一体。他享受着这一刻的宁静,也享受着与外界的联系。这种创作方式,正是我所追求的“韵由气生法为我用”。在创作中,我努力将内心的情感融入到作品之中,创造出一幅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画面,让观众能够感受到创作者内心的宁静与和谐。</p> <p class="ql-block">熊灿亭,(老四)1959年12月出生于湖南长沙。曾任【长沙晚报】副刊编辑,【湖南书画】杂志社长。现为湖南省文史馆特约研究员,中国意象画研究会副会长,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书画高级研修班导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书法美术院常务副院长、教授,长沙致公书画院院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