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定位 设计效果图 记住乡愁 看懂大通<br>退休老干部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体会系列报道之四<br><br><b>阅读宏伟蓝图 畅想大通明天</b><br><br>在铜陵市大通文化研究会办公室,我见到一本由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绘制的《大通古镇风景区旅游总体规划设计》,这是一部8开版179页的鸿篇巨制,是古镇大通建设美好明天的宏伟蓝图。 <p class="ql-block">我曾多次乘轮渡去过大通和悦洲老街,寻觅过传说中的三街十三巷。当我徜徉在头道街的麻石板街道上,也曾努力想象过这里曾经的辉煌,然而眼前断壁残垣的破败景象,很难与曾经的“小上海”画上等号。</p> 而设计这部大通规划蓝图的专业团队,在大量考察考证基础上,以科学严谨的态度,绘制出了多维度大通“长江民国时期历史风貌”图景。<div>我凝视画面上的景物,按图索骥,感觉像穿越时空隧道,来到梦幻般的民国巅峰时期的“和悦巨镇”街区。</div> 下面是设计效果图 站在门外汉的角度,我从蓝图中看到很多鼓舞人心的亮点:<br><br>从地理区位看,大通古镇处在长江中下游的中心位置,具有承东启西的长江国家地理特征,位于G3、G50两大高速交汇处,水陆纵横,四通八达。<br><br>从战略地位看,大通在长江中的历史、区位决定了其未来将是“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通可以充分利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契机,成为长江经济带多点发展中的重要力量。<br><br>从地域特色看,专家称和悦洲是长江中下游罕见的“非城市化江心洲”;是“生活着的历史街区”;是长江中下游江心洲上“唯一保存完整百年街道空间肌理”的遗址。 专业人士在模型上恢复了百年前和悦老街部分街区图(下) 铜陵市作为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城市群、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重要节点城市,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br>大通古镇未来必将成为铜陵市临江片区拥江发展的桥头堡。<br><br>大通古镇是方圆百里之内的“默认景区”,只是现阶段基本处于吃老本的“慢性死亡”状态。<br><br>那么,什么时候才能终结这种“慢性死亡”状态? <br>专业人士指出,大通旅游需要依托旅游“十字”区位优势并挖掘深厚的民国文化遗产,来创建文旅产品,重组旅游线路并丰富旅游消费项目,拓展新的市场群体,终结“慢性死亡”状态。<br><br>规划拟通过地方文化差异性营造、文旅重点项目的创意提升与5A级的创建,吸引“十字”旅游区位架上百公里外的合肥、南京、上海等大中城市群游客,作为未来大通旅游的主要目标群体。 <p class="ql-block">后记:这组《记住乡愁,看懂大通——退休老干部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系列报道共四个小专题:《一位大通老人的乡愁情节》《自觉提升古镇大通文化自信》《古镇大通清末民初登上国家级舞台》《阅读宏伟蓝图,畅想大通明天》,到这里就告一段落了。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通的前世今生与我而言是陌生题材,要想准确介绍它绝非易事,做这组小专题仅仅是在尝试做些传播普及的事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退休后,我的兴趣爱好是运动健身、花鸟虫鱼,偶尔动动笔也鲜少涉及严肃题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次之所以关注这个话题,首先是被研究会一帮活跃分子十几年来的坚持、执着、韧劲所感动;同时也愿为实现我们内心的憧憬和愿景付诸行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期盼不久的将来,在我们的家门口,将崛起一个长江国家级文化品味的、现代品质生活文旅度假小镇——<b><i>长江民国历史名镇大通</i></b>。</p> 效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