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探访“九龙书院”遗址</p><p class="ql-block"> 新年伊始,隆冬时节,我骑行前往闽江北岸的香山、武步两个村庄。那天早晨,太阳已经爬的老高了,骑行在路上,刺骨的寒风如刀割一样扑面而来。道路两旁的枯草丛铺满厚厚的白霜,抓着车把的两只手都要冻僵了,这样的天气也最能磨练人的意志。香山村离集镇也就12公里,50分钟就到达香山村。九龙书院我第一次去参观的,香山村有自家兄弟在村里,弟媳妇又是村干部,于是,她义务给我当起导游。</p><p class="ql-block"> 九龙书院位于九龙山北麓,福延官道苍峡路段。唐元和二年(807年),福建观察使陆庶沿闽江北岸“铲峰淹谷,停舟续流,跨木引绳”,修建自福州至延平的“福延官道”,苍峡便成为这条官道上一个重要的驿站,也是进入闽西北的必经之地。五代在此设静江镇,是当时延平辖区所设的罗源、东津、永平、西津、静江等五镇之一,据旧志称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建有九龙院(寺院)。这是有关县志记载中提及的最早的“九龙书院”。</p><p class="ql-block"> 当我说去九龙书院时,当地人却说“九龙院”,这与县志记载的是一致的,也就是说九龙书院是从“九龙院”(寺院)发展为书院的。在弟媳妇的指引下,我从“来福”铁路“苍峡二号隧道”隧道口的小路开始攀爬,我以为这只是一条当地农民耕田的便道而已。这是一条生态林中的一条林间小道,后来,我发现这条路不是山间小路,除了比较陡峭的路段,基本上路面堆砌着石块,我扒开厚厚的落叶,仔细查看,石块磨损严重,已经很有年代感,我想这应该就是唐代陆庶修建的“福延”官道吧。后来,问了当地的人,这就是当年唐代的官道,一千多年了,还有几段路面都留有比较完整的路基。</p><p class="ql-block"> 大约攀爬山林有半个小时,从山林出来,豁然开朗,眼前就是一片开阔平坦的田野,据弟媳介绍,书院面前大约有25亩的田地,这就是当时书院“院产”,足以满足书院的需要。视野开阔,在机耕路边上,映入眼帘就是一棵树下由南平市民俗学会与香山村民委员会一同立的“九龙书院遗址”石石碑。站在立碑处,环视四周,这正是一好地方,三面环山,一面面临闽江,书院应该是坐北朝南,依山傍水的,站在远处眺望,书院后面的一座山形似一个官帽。这里海拔也就260米,据当地人介绍,这里经常出现云雾缭绕的景象。</p><p class="ql-block"> 据说,当年朱熹从尤溪出来到达苍峡书院恰好是凌晨。此时,朱熹坐在书院前,看到青山绿树云雾飘渺,眺望闽江,江烟弥漫,朱熹不由自主地想到王维的《终南别业》的“行到水穷处 坐看云起时”富有哲理的诗句,于是,他就走进书院写下这句诗。于是,朱熹手书也留在了“苍峡石刻”摩崖处。</p><p class="ql-block"> 在立碑处,我还能有幸看到石础、石臼以及其他石构件,据说,当年开垦荒地时,从书院的遗址挖出来的。还有两个马槽,据说丢失了,后来找到了其中的一个马槽,目前应该保存在“延平书院”。其中,还有书院的供奉的塑像也一并保存在延平书院,</p><p class="ql-block"> 九龙书院建于何时,旧志未见详记,据专家推测它最有可能建于北宋时期,其一,旧志中记载后唐同光三年修建九龙院,却未提及九龙书院;其二,宋初以来,最高统治者重文轻武,这极有可能促使当地官长或富商决心出资创办书院,方便官员、驿吏、戍卒、商户和里人子弟入学受教;其三,目前在九龙山麓并未找到寺院遗迹,反而能找到书院旧址,推测可能先有九龙院,后有九龙书院,九龙书院是在九龙院旧址上修建的;其四,旧志又称“相传其地为四先生旧讲学之所”,由此得知九龙书院办学规模比较宏大,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吸引了杨时、罗从彦、李侗和朱熹“四先生”等一批鸿儒到此讲学。杨时生于宋庆历四年(1044年),他到此讲学当是成年之后,在此不妨假设杨时40岁之后到九龙书院讲学即北宋元丰年间书院可能就已存在了,最有可能的是宋元丰三年苍峡设寨,作为配套设施的九龙书院也因此而兴建。</p><p class="ql-block"> 说起九龙书院不得不提及蔡潮,他明代临海天台人,从小跟随父亲蔡贻庵(时任福建苍峡巡检司大使)在苍峡生活,他的两个兄弟蔡湘、蔡泾病殁后葬于苍峡,四十多年后,蔡潮任福建右参政,为两位亡兄建坟,置祀田。可能蔡潮少年时曾入学九龙书院,且表现出异于常人的书法天赋,八岁时就峡谷泉边题写“蒙泉”二字,取《周易·象卦》 “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之意,每字高110厘米,宽90厘米,笔划粗达15厘米,字体为端楷,落款为“天台八岁童蔡潮书于此”,这是一副难得的儿童书法作品。可能出于他是这所书院培养的莘莘学子,也有可能是他为第二故乡苍峡留下一段美好的记忆,蔡潮于明嘉靖四年修建九龙书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