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岁月悠长,2025年的钟声已然回荡,紧接着便是孩子们翘首以盼的春节。岁末年初之际,寒风轻拂面颊,我站在阳台上,手扶栏杆,远眺着模糊的远方,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向了遥远的六十年代。那是一段被时光轻柔覆盖,却又在记忆深处熠熠生辉的时光。或许,是岁月的流转让我心中充满了更多的感慨,使得对往昔的深深追忆,在新春的门楣前愈发浓厚而深沉。</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从小在江南的一个宁静小县城长大,那时的城镇生活节奏悠然,尽管物质并不充裕,却弥漫着一种质朴无华且真挚的人情温暖。家家户户炊烟缭绕,狭窄的巷弄里回荡着孩子们的纯真笑声,而大人们则勤勉于生计,以汗水灌溉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回想起1970年,正值我们中学毕业的转折时期,社会对于生活水平的评判标准朴素而直接——家庭人均月收入若能达到8元,便能摆脱“困难户”的标签,这一标准也成为了决定是否参与“上山下乡”运动的重要依据。这微薄的收入,实际上成为了左右我们人生轨迹的关键因素。如今忆及,那些未能达到这一标准的家庭,他们的生活必定充满了不易。尤其是那些子女众多的家庭,例如我的邻居,九个孩子环绕左右,老少相互扶持,仅凭父母微薄的工资支撑起整个家庭的开销,其艰难程度不难想象。</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谈及往昔百姓的生活与收入来源,或许有人好奇:“那时的人们主要从事哪些职业呢?”昔日,我们习惯将工作比作“饭碗”,而现代人则更倾向于使用“职场”一词,这两个词汇的差异,或许正映射出时代变迁中人们对职业认知的深化与雅化。在那个物质尚不充裕的年代,我们的“家底”薄弱,即便是大城市,也鲜见高科技产业的身影,更多的是些小手工作坊与传统行业。</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那时的“职场”图景,没有如今高楼林立、灯火通明的繁华,却别有一番质朴与真实。三轮车夫,他们踏着沉重的步伐,穿梭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便利;街头小贩,他们摆起简陋的摊位,售卖着各式各样的商品,用勤劳的双手维系着生计;还有那些临时帮工,他们或是搬运重物,或是打些零工,以灵活的劳力填补着市场的缝隙。这些看似平凡而不起眼的角色,正是那个时代职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他们用自己的辛勤与汗水,共同绘制出一幅幅生动的生活画卷。</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谈及这段记忆,我的思绪飘回了几家邻里在清卫所工作的日常情景,那是一段深刻难忘的过往,具体而言,就是一份“倒马桶”的活计。大妈们穿着简朴的工作服,手推着一辆辆木制粪车,穿梭在曲折狭窄的巷弄间,日复一日,风雨无阻地收集着各家各户的马桶。</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那个年代,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是许多人心中的奢望,这样的工作意味着一家人的温饱有了保障,甚至还能为孩子们提供基本的生活条件。每天清晨,当夜色与晨曦交织,天边仅余几颗星辰闪烁,大多数人还沉浸在梦乡之时,清卫所的大妈们已经默默起身,开始了一天的忙碌。</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大约三四点钟,小镇还沉浸在一片宁静之中,只有偶尔传来的鸡鸣狗吠声,打破了这份静谧。此时,大街小巷开始回荡起“倒马桶了!倒马桶了!……”的呼唤声,那声音虽略带沙哑,却蕴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力量,仿佛是在告诉小镇,新的一天已经到来。紧接着,是“嚓!嚓!嚓!”的刷洗声,那是大妈们正用力清洗着马桶,每一声都似乎在诉说着她们的勤劳与坚韧。</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无论是寒风刺骨的冬日,还是烈日炙烤的夏日,大妈们的身影始终穿梭在巷弄之间。她们手提着沉甸甸的马桶,挨家挨户地收集、倾倒、再清洗,然后悄无声息地离开。汗水浸透了她们的衣衫,但她们的脸上总是洋溢着坚毅与满足的笑容。这份看似不起眼却异常艰辛的工作,每月仅能带来二十多元的收入,然而,这却是她们用汗水和辛劳换来的最基本的生活保障。</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份不起眼的“职场”,虽然无法与今日的高楼大厦、灯火辉煌相比,但它却承载着无数家庭的希望与梦想。大妈们用她们的双手,书写着对生活的执着与追求,那份纯朴与坚韧,至今仍让人感动不已。</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时光荏苒,转眼间,我们已跨入了新的世纪。环卫行业,这个曾经被视为底层劳动的象征,如今已悄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化的作业设备,如垃圾压缩车、清扫机器人等,大大减轻了人工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垃圾分类政策的实施,更是推动了环保意识的普及,让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都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新春佳节之际,当万家灯火通明,欢声笑语交织成一幅幅温馨的画面时,环卫工人们依然坚守在岗位上,用他们的辛勤付出,为城市营造一个干净整洁的节日环境。不同的是,如今的他们,身着统一的制服,佩戴着安全装备,操作着先进的清洁设备,工作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垃圾分类的普及,也让他们的工作更加有序高效,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劳动。</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新春的晨曦中,当你漫步于街头巷尾,感受着那份由内而外的清新与整洁,不妨向那些默默奉献的环卫工人投去感激的目光。他们,是这个时代最美的风景线,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城市美容师”的崇高使命。</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回望六十年代,那些清晨的守望者,用他们的双手和汗水,书写了一段段关于坚持与奉献的故事。而今,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环卫行业正以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那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那份对职业的尊重与热爱,始终如一,熠熠生辉。</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新春的钟声即将敲响之际,让我们向那些曾经和现在依然坚守在环卫岗位上的劳动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是他们,用辛勤的汗水,浇灌出了城市的美丽与和谐;是他们,用默默的奉献,书写着时代进步的华章。在新的一年里,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怀揣一颗感恩之心,珍惜眼前的一切,共同守护这份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span></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