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百山诗 五十六、泸山

幽谷雅州

<h1>畅游天下名山 五十六、泸山</h1> <h1>关注公众号“重新爱”情感</h1> (一)<br>西昌邛都与泸山,城市碧水紧相连,<br>国家旅游名胜区,彝州最佳好休闲,<br>生态文明基地处,三教合一美景观,<br>灵境巍峨翠万壑,寰宇星斗落人间。<br> (二)<br>邛池碧水荡波涛,绝底深暗涌浪潮,<br>月影坠落虚中净,山光随动任飘摇。<br>碧水城郭紧相依,峦野壑谷赏穹娇,<br>三教合一共融通,九宫寺殿入云霄。<br> (三)<br>泸山万壑聚清泉,邛池明珠映海蓝,<br>峦壁深邃紫光黛,碧水清沏鱼虾鲜。<br>波静飞云映月影,风高吻柳荡湫潭,<br>惊鸟声声破空明,禅寺幽幽鸣钟天。<br> (四)<br>光福禅寺盛唐建,巍峨高耸矗泸山,<br>文武宫庙魁星阁,飞梁寺庵千佛殿,<br>望海楼名吟云阁,大雄宝殿连成片,<br>三教合一同相融,九宫寺塔高入天。<br> (五)<br>泸山胜景久闻哉,三教信徒寄禅回,<br>舟行碧波画中游,岸边柳眉露香腮,<br>玉皇殿势险雄伟,瑶池宫高向阳台,<br>层峦叠嶂松涛吼,诚邀仙客天外来。<br> (六)<br>西昌地震矗碑林,记录灾害存史文,<br>堪比西安曲阜地,更赛高雄留美名,<br>明嘉靖与清雍正,道光时震史实情,<br>三次地震内容详,资料齐全类别分。<br> (七)<br>泸山佳阙留人间,鬼斧神工映蓝天,<br>望海楼台赏星斗,邛海畅游醉神仙。<br> (八)<br>邛海映月明,池水荡涛声,<br>九宫林涛间,灵山连都城,<br>龙潭珍珠肥,蜃市接蓬瀛。<br>铜像数千重,汉唐古柏馨,<br>银柯树如铁,苍龙妖娇腾,<br>景致惹人醉,苍山吐烟云。 泸山的地理位置:泸山位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首府西昌市境内。景区与西昌城区连成一体,组成了国内不多见的山、水、城,相依相融的独特自然景观和优美的人文境观。是国家4A旅游景区、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中国最佳休闲小城、中国旅游最令人向往地方的美誉。<br> 泸山西昌城区连为一体,西昌古称邛都,秦时“尝通为郡县,至汉兴而罢”。但秦时西昌是何郡何县。汉武帝以邛都为越嶲郡,辖十五县,属益州,郡治邛都。此外,今西昌市境内除邛都外,尚有苏一县(今礼州镇)。邛都县名历经东汉、三国和魏晋,历时三百余年。清雍正六年,裁建昌卫设宁远府,置西昌县,“西昌”之名自此始。<br> 泸山位于邛海之滨,海拔2317米,与邛海相对高差八百零七米。山峦奇秀,古木参天,是西昌的天然绿色屏障,林中珍稀动植物种类繁多,有二千年历史的“巴蜀树王”之一的九龙汉柏,形态奇特,世上绝无仅有。<br> 泸山邛海又名邛池,是四川省境内最大湖泊之一。水面宽,蓄水多,绿水清澄,盛产鱼虾,是有名的天然渔场和水上运动场。湖周围群山环抱,绿树成萌,环境优美,景色宜人。湖水清澈,四季均宜游泳、泛舟、垂钓。<br> 泸山灵气所钟,为僧道赞为悟道佳山。密林深处高低错落地露出梵宇、佛宫十余座,古刹殿宇因地就势,各据幽境,巍峨壮观,雕梁画栋,令人神往。<br> 泸山民间传说,邛海系梓潼县沉陷所致。每当艳阳晴天,海水清亮时,尚可在青龙寺附近海域见到水底的筒形瓦顶。这在《后汉书、西南夷传》和泸山光福寺明代的《沪山碑记》均有记载。1975年调查时,在离湖岸数十米的水下,还看到屋基条石,也成为地震成海的依据。<br> 泸山据考察,汉武帝曾亲自到过西昌。邛海在《汉书地理志》有“邛都,南山出铜,有邛池泽的记载。<br> 泸山清朝在大地震时,东部的螺吉山新构造运动上升量远较北部地区为大,它的强烈活动,使螺髻山断块大幅度上升,环海断陷盆地进一步沉降,造成大箐梁子和邛海之间昔格达组地层的巨大高差,并造成后期多次强烈地震。现代邛海的形成是断层在全新世期间强烈活动的结果。<br> 泸山邛海底部向南倾斜,以邻近海南断层的青龙寺一带为最深。由此可见邛海的成因属典型断陷湖,升降运动通过无数次应力积累,以间隙性地震方式引发的表现,逐渐沉陷,渐次扩大并加深。<br> 泸山邛海如高原湖景一样,以恬静著称,景色四季各异,春日天光水钯,上下一碧,浩翰波光闪耀在苍山碧野之中,“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岸边柳眉桃腮,燕语呢喃。夏日湖水盈盈,彩霞耀眼,山寺渔村,相映生辉。秋日天高气爽,落霞孤鹜,秋水天长,使人流连忘返。冬季天净水明,红枫翠柏,倒映湖面。海浪奔涌,似白鹅嫱戏于波涛上。<br> 泸山诱人的邛海景色,与西昌晚间皎洁的明月,形成月出邛池多诗意情怀。如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在浏览邛海后对其景色大加赞叹,兴奋不已,并在其游记《马可.波罗游记》中写道:“碧水秀色,草茂鱼丰,珍珠硕大,美不胜收,其气候与恬静远胜地中海,真是东方之珠啊。”<br> 朱契教授游邛海后也写道:“我曾泛舟西湖、鼓棹洞庭、横绝太湖、登临鄱阳,觉得洞庭雄阔,鄱阳奇伟,太湖深秀,西子浓妆,邛池淡抹,各有千秋,邛池尤以恬静见胜。”邛海景色由此可见一般。泸山的主要景观:泸山有光福寺、千佛殿、文武宫、魁星阁、望海楼、飞梁寺、大雄殿、地震碑陈列室、明代铜铁铸佛像、塔式香炉、纱帽项、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玉皇殿、索道揽胜等主要景观。<br> 泸山古刹光福寺:清乾隆二十三年铸铜钟,重达一吨余;有古色古香的碑刻、香炉、铜铸佛像等,反映泸山古刹的千年兴衰。泸山各寺庙都建有望海楼,因地势不同而观景各异。光福寺望海楼名“吟云阁”,凭栏远眺,海阔天空,渔舟点点,岸柳、村落历历在目。<br> 泸山主峰纱帽项:山峦奇秀,古木参天,是西昌的天然绿色屏障,海拔2317米,林中珍稀动植物种类繁多,有二千年历史的“巴蜀树王”九龙汉柏,形态奇特,世上绝无仅有。有明状元杨升庵火把节夜宿泸山,在看到泸山的美景与火把节的盛况后,在此吟出的名句:“老夫今夜宿泸山,惊破天门夜未关。谁把太空敲粉碎,满天星斗落人间”。<div> 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是一座具有彝族古典风格的建筑,背依青山,面临邛海,是我国第一个民族博物馆,也是世界唯一反映奴隶社会形态的专题博物馆。凉山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新中国成立时,这里还保留着较为完整的奴隶社会形态,1956年实行民主改革后,凉山从奴隶社会一步跨到社会主义社会。为保存奴隶社会实物和资料,给研究和展示特殊、典型的社会形态提供条件,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于1985年8月4日建成开放。<br></div> 泸山儒道佛三教寺院:泸山儒道佛三教合一,在一座山中和睦相处上千年,在全国实属罕见,共建庙宇于山中一条道上,山上有古刹寺庙五座,道观四座。其中第一殿光福寺是最大的建筑群;玉皇殿势险雄伟,五祖庵僻静幽深,设计精巧,规模宏伟。体现唐代武皇“三教合一”的宗教懿旨,构成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齐集的悟道佳山和旅游胜地。<br> 泸山索道揽胜:由西昌宏盛公司在泸山投资兴建了泸山索道、滑道。泸山客运观光索道全长六百米,高差一百米,乘上索道可观泸山之秀色,俯揽邛海之美景。<br> 泸山槽式滑道:泸山有西南地区最长的槽式滑道,俗称“旱地雪撬”,全长一千一百八十米,高差百米,有单人车、双人车和母子车,整个滑道随山就势盘旋,刺激有惊无险。 泸山西昌地震碑林:西昌历史上常有地震发生,地震碑林收集的石刻,集中反映西昌历史上,在明嘉靖十五年农历二月二十八日、清雍正十年农历正月初三、道光三十年农历八月七日的三次大地震史实。地震碑林收集的碑刻分为记事与墓碑两大类。记事碑记载地震对寺庙、衙署、会馆、民居、城垣及水利设施等建筑物的损坏程度;墓碑记载了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情况,地震碑林详细地记载了三次大地震发震的具体年月日时,根据地震碑出土地点的分布情况,还可以观察到三次地震的受灾范围,推测出地震的震中。地震碑林是研究历史地震宝贵的原始资料。 泸山的主要特色文化:主要有彝族民俗文化、建筑文化、宗教文化、自然地理文化等特色文化。<br> 彝族民俗文化:位于邛海之滨的泸山,远观巍峨高大,是西昌的天然绿色屏障,山上的“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展现了彝族民俗文化。博物馆背依青山、面临邛海,与其它很多博物馆不同,外形具有彝族古典风格,正前方一尊雕塑不仅身着彝族传统服饰,下面的四个大字“凉山之鹰”,也源于彝族为鹰的后代的传说,富含当地特色。彝族是我国第六大少数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北部、东部、南部、东南部、西部、中部六种方言,其中包括五个次方言,二十五个土语,有自己的文字,被为表意文字,又称“音节文字”,史书中称“爨文”、“韪书”,或“罗罗文”、“倮文”等,足见彝族文化底蕴十分深厚,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成为我国第一个民族博物馆。 彝族是等级森严的奴隶制社会,甚至到了五十年代初,这里大部分地区仍旧保留着较完整的奴隶社会形态,社会成员按生产资料占有和严格的等级和血缘关系划为“兹莫”、“诺合”、“曲诺”、“阿加”、“呷西”五个等级。1956年实行民主改革后,凉山从奴隶社会一步飞跃到社会主义社会。彝族民俗中的婚姻制度,崇尚“三从四德”,女子要顺从父亲、丈夫和儿子;男子则要孝敬父母、尊重妻子和照顾子女。彝族有许多传统节日和庆典,如火把节、三月三、泼水节等。其中最为著名的有火把节,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人们手持火把跳舞、唱歌、祈福,象征着驱邪避灾、迎接新年的到来。<br> 彝族的传统服饰色彩斑斓、图案精美,女性的服饰以长裙、腰带、头饰为主,男性则穿着长袍、短裤、腰带等。此外,彝族还有独特的刺绣技艺,将各种图案和颜色绣在衣物上,非常漂亮。彝族的音乐舞蹈非常独具特色,常常伴随着手鼓、竹笛等乐器演奏。最为著名的是“跳花灯”,是一种集体舞蹈形式,男女老少都可参与,舞姿优美、热情奔放。彝族的饮食以米饭、玉米饭为主食,喜欢吃酸辣口味的食物。此外,彝族还有独特的酿酒技艺,有许多美味可口的米酒和果酒。彝族民俗文化形式众多,丰富多彩。<br> 建筑文化:泸山建筑群独具彝族特色,光福寺是泸山最大的建筑群,也是泸山的主庙,始建于唐代贞观十五年,由大雄殿、千佛殿、文武殿、魁星阁等建筑组成,千年的岁月流转,让寺内不仅保留着精湛的雕刻艺术,还有全国罕见的省级保护文物地震碑陈列室、历代名流题咏的诗词歌赋、明代铜铁铸佛像、数千斤重的大铜像、塔式香炉等众多文物。还有三教庵,彰显道家思想的独特魅力,庵内供奉的道教神灵,让我仿佛回到了古代的修道场所,沉浸在神秘的修炼之中。<br> 蒙段祠则展示了佛教的智慧和普度众生的精神,祠堂建于清代,庄严肃穆,宛如佛典中的净土。而祖师殿、观音阁、王母殿、青羊宫、玉皇殿、五祖庵等庙宇,每一座都有其独特的气息和文化底蕴。沪山古城遗址,位于沪山县城北部,是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景区,有古老的城墙、城门、街巷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沪山彝族文化村位于沪山县城西部,是以彝族文化为主题的景区,这里有着彝族的传统建筑、传统文化、传统手工艺品和彝族的传统节日,彰显彝族的建筑文化和传统风格。 宗教文化:在泸山的浓荫丛中,隐藏着数座古老的寺庙和祠堂,分别属于汉、唐、明、清等不同的时代。其中光福寺、三教庵、蒙段祠、祖师殿、观音阁、王母殿、青羊宫、玉皇殿、五祖庵等十多座建筑,代表着儒教、道教和佛教等不同的宗教信仰,和谐相处上千年,这样的景象在全国范围内实属罕见。这些古刹之间虽然信仰不同,但却在泸山和谐相处,相互融合。这些古代的文化殿堂,一座座古刹沿途而立,展现了不同宗教文化的精髓。泸山展示了中国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在这座山中,儒、道、佛三教并存,互相影响,共同演绎了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这里是川西地区的原始社会和古代历史文化之重要发源地。在泸山风景区内,有保存完整的原始森林,众多古代遗址和文化遗产,是中国古代道教和佛教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古庙、寺祠和道观遗址,给人带来无穷无尽的想象空间,形成上千年的宗教文化。<br> 自然地理文化:西昌泸山风景区位于泸山国家森林公园内,泸山风景区以其壮丽的自然景观、独特的地质特征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闻名于世。西昌泸山风景区的自然景观丰富多样,有壮美的山峰、奇特的岩石和清澈的湖泊。尤其以泸山为主的山脉起伏连绵,犹如一条巨龙蜿蜒而过,风景区内还有瀑布、溪流和丰富的植被,使整个地区呈现出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西昌泸山风景区是世界上最大的玄武岩熔岩流和喷发岩盆地之一。这里保存着丰富的火山花岗岩、斑岩和角斑玄武岩,具有很高的科研和观赏价值。尤其是泸山的双峰火山口景观,给人以仙境般的感觉。 泸山的交通指南:乘火车:乘火车到西昌,成昆铁路成都至西昌火车已实现电气化通车,西昌每天有十一对列车过境;然后从西昌汽车站乘大巴或出租到泸山。<br> 乘飞机:乘飞机可飞西昌青山机场,位于西昌市北郊十四公里。有直航重庆、昆明、成都等地的航班。从成都到西昌的飞行时间约为四十五分钟。从机场往返市区有机场大巴免费接送。<br> 乘公交:在西昌汽车站有大巴可达泸山景区,西昌202路公交车到泸山光福寺,也可乘105路、106路、17路、306路、158路到景区,出租车或拼车至泸山,也方便快捷。还可乘西昌至泸山的旅游观光车进泸山景区。<br> 自驾:泸山位于西昌城南五公里,按导航可到泸山景区。 <h1>关注公众号:“重新爱”情感</h1> <h1><p>文字:原创</p><div>图片:网络 明谢原作者</div></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