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一日游

老虎棒棒

<p class="ql-block">潮汕,始称揭阳,历代古称潮州,海外称之潮州。现在的潮汕是一个文化区域、地理概念,潮汕地理上涵盖了粤东的汕头、潮州、揭阳三市这片地域,称为潮汕三市,加上汕尾市称为潮汕四市,范围历代有所不同。</p> <p class="ql-block">潮汕是1904年客家华侨兴建潮汕铁路后出现,是隋唐之际畲族居住地。潮汕是著名的旅游胜地,隋朝经略台湾的始发地,唐宋十相留声之地。唐代以来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和对台的主要通道,大量的瓷器、茶叶、丝绸、红糖、工艺品运往世界各地,是明朝郑成功收复台湾的重要基地,南澳一号的发掘地。</p> <p class="ql-block">陈慈黉故居,位于汕头市澄海区隆都前美村,由华侨实业家、金融家陈慈黉家族兴建而成,始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被誉为“岭南第一侨宅”。陈慈黉故居包括郎中第、寿康里、善居室和三庐书斋等宅第,共有厅房506间,面积2.54万平方米。以传统的“驷马拖车”糅合西式洋楼,点缀亭台楼阁,通廊天桥,萦回曲折。</p> <p class="ql-block">英歌舞是揭阳市的一种传统民间舞蹈,迄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被认为是扬正压邪、吉祥平安的象征,深受群众喜爱和推崇,在民间代代相传,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每逢春节、元宵和重大庆典活动,总有英歌表演。古时,人民群众在习武的基础上,根据宋朝梁山泊英雄攻打大名府的故事创编了“唱英歌”,经世代相传,逐步发展为民间传统舞蹈——英歌舞。</p> <p class="ql-block">潮州开元寺,前身为“荔峰寺”,唐开元二十六年,诏令全国挑选十大州郡各建大寺,以“开元”名之,潮州开元寺便是其一。潮州开元寺内建筑有四进,分别为金刚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中轴为照壁、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玉佛楼;东侧为客堂、地藏阁、斋堂、僧舍、不俗精舍、祖堂;西侧为方丈室、观音阁、慧业堂、僧舍、诸天阁,形成庞大的四合院式建筑群。总占地面积11031平方米。该寺地方宽敞、圣像庄严、文物众多,是“粤东第一古刹”和岭东佛学院所在地,也是中国现存四大开元古寺之一,有“百万人家福地,三千世界丛林”之美誉。</p> <p class="ql-block">潮州牌坊街位于古城中心,是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工艺、特色小吃等为一体的文化古街。牌坊街特色建筑是中西合璧的骑楼,矗立的22座中式明清石牌坊与两侧南洋风味的骑楼互为映衬,明末清初引入具有南洋建筑风格的骑楼建筑,形成中西合璧的独特侨乡风貌。牌坊街骑楼的店铺主要围绕潮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潮绣、手拉壶、陶瓷、工夫茶等,以及潮式美食:潮州三宝、牛肉火锅、粿条、甘草水果……在潮州,去一趟牌坊街,就可以了解到潮州古城的前世今生。潮州牌坊街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文化景观,据黄梅岑先生《潮州牌坊纪略》载:“牌坊,传说可上溯唐宋,初以木建,形似‘乌凹肚门’。</p> <p class="ql-block">广济桥,古称康济桥、丁侯桥、济川桥,俗称湘子桥,又称潮州湘子桥,中国四大古桥之一,中国四大名桥之一,被桥梁专家茅以升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广济桥位于广东省潮州古城东门外,横跨韩江,联结东西两岸,集梁桥、浮桥、拱桥于一体,为古代广东通向闽浙交通要津,是潮州八景之一,是潮州文化的历史地标、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景区。</p> <p class="ql-block">广济桥为浮梁结合结构,由东西二段石梁桥和中间一段浮桥组合而成,梁桥由桥墩、石梁和桥亭三部分组成。广济桥全长518米,东边梁桥长283.35米,有桥墩12个和桥台一座,桥孔12个;西边梁桥长137.3米,有桥墩8个,桥孔7个,石梁宽5米。中间浮桥长97.3米,由十八只木船连接而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