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春时光(267)

真诚待你 10581791

<p class="ql-block">  忆往昔,峥嵘岁月。知青的故事说不完,一段段,一幕幕,看似平凡小事,投射出知青那代人以苦为乐,乐在其中的苦乐年华。当年他们还只是十六七岁的孩子,背井离乡,一切对他们都是生疏的。可是他们没有怨天尤人,没有畏缩退却,他们认准了自己的位置,与一切艰难困苦顽强拼搏,他们随遇而安,就像一颗颗默默奉献的种子植根深土,穿透顽石,发芽开花,演绎了一曲曲芳华溢彩的知青赞歌;就像一块块普普通通的石子深深地埋藏在地下,无声无息支撑着条条公路和座座桥梁,为方便人们的出行默默奉献,谱写出一部部壮丽青春的感人华章!</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下乡的地方离内蒙不远,四下都是荒草垫子无遮无挡,春天风沙大,顶风走不动,顺风推你跑。我们刚来时不知道风沙这么大,干活睁不开眼睛。赶紧学村民都买了风镜戴上,起码能睁开眼睛看路。由于门窗不严实,沙土吹得炕上桌面到处都是,晚上外面大风吹得呜呜作响,我们常伴着风声入梦,就当催眠曲了。</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下乡时正赶上割地,女同学都戴着套袖,我们看了不以为然。后来由于割地时刮刮碰碰,我们男生袖口被扯得一条条,悔之晚矣,我们对女生说,还是你们有先见之明。女同学心领神会,回去立即买布,几个人挑灯夜战,连夜帮我们十几名男生每人做了一副新套袖送来,戴上整齐划一的蓝套袖我们的心里美滋滋。</p> <p class="ql-block">  下乡头年的一个晚上,男生躺在炕上聊天,洪亮说咱们远离亲人,在这人生地不熟,一定抱成团,胖墩说我们拜把兄弟吧!点长海州说不用拜,心里有数互相照应即可。大家同意并按年龄排了顺序,海州是大哥,十一人依次顺延,洪亮最小,喊他老疙瘩。从此大家彼此帮助,亲如兄弟!海州处处像大哥一样关爱我们。</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下乡的黑山风沙大,冬季”两套”离不了。那里一马平川没有遮挡,到了冬天北风呼啸,寒风刺骨,当地农民都用绳子将腰腿系紧,免得灌风落病。我们条件好一点,自己买毛线,求女生帮男生钩织脖套和袜套,到了冬天,下边袜套套在袜子与裤子之间,上边脖套紧密贴在脖子上把冷风挡在外头,感觉浑身温暖。</p> <p class="ql-block">  下乡转年知青开始由队里分配口粮,主食就是单一的玉米高粱,上顿玉米面饼子,下顿高粱米饭,有点吃腻了。尤其队里分配的高粱磨米做饭吃到嘴里有点苦涩粗糙,影响大家食欲。于是我们想办法将高粱米磨成面贴饼子换换口味,再把玉米面蒸成发糕,上面放几颗大枣变个新鲜,看着悦目吃着可口,大伙食欲高涨,吃得小肚溜圆,口粮月月见底。</p> <p class="ql-block">  下乡后干活累,劳动强度大,饭量也倍增。上学时一顿饭就是一碗饭,下乡后每顿饭三碗也挡不住,而且很多在家不吃的东西在农村也开了斋,我在家不吃大酱,在农村茄子土豆拌酱我吃得的肚子溜圆,实践让我深深感悟环境改造人形势造化人。尽管农活很苦很累,我们的身体却越来越结实,到了年底都长了十几斤!</p> <p class="ql-block">  我转到新宾爸爸插队的地方,与他学习、劳动、生活在一起。爸爸每天早晚负责做饭,搭对我上工,关心我,照顾我,很辛苦的。我也没有心安理得让他一人操劳,我主动洗爸爸换下的衣服和被罩,替爸爸分担一些家务活。在特殊环境下,我和爸爸彼此照应,共度时艰。爸爸落实政策回城不久我也中专招考回城了。</p> <p class="ql-block">  72年始,知青随着回城的、归户的、当兵的走了,青年点里日趋冷清,只剩下了八个人。孤寂忧虑的情绪笼罩着大家,思念家乡与亲人的情愫重新燃起,胖墩由于想当兵的洪亮竟然哭了两次。还是点长海州有办法,他组织留下来的人组成知青歌咏队,每天坚持晚饭后唱红歌,唱走了忧愁,唱来了欢笑,唱稳了人心。</p> <p class="ql-block">  回首往事,我常常想起黑山秋收季节大地中,那一行行笔直竖立的红高粱,像一排排知青挺起脊梁肃然站立;颗粒饱满的红高粱穗在秋日阳光映照下一片彤红,丰收美景,煞是好看。历经春种时的风沙漫天,夏锄时的烈日当头,秋收时的萧瑟秋风,寒冬时的冰天雪地,风风雨雨中我们无所畏惧,泰然走过。伴随着庄稼的日照雨润,日渐成熟,知青也在艰难跋涉的历练中慢慢成熟起来。历经磨难,矢志不移,迎难而上,百炼成钢。当年的知青回城后都成为祖国建设各个岗位的精英和骨干,我们依旧发挥当年知青不怕苦不怕累,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把自己的青春毫无保留地全部献给国家改革和建设的进军之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