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b>奈良“华严宗大本山·东大寺”</b>是728年由信奉佛教的圣武天皇建立的。是全国68所国分寺的总寺院。因为建在首都平城京以东,所以被称作东大寺。又称大华严寺,金色光明四大天王护国寺。</h5> <h5>“<b>华严宗大本山·东大寺</b>”石碑。东大寺是在奈良时代中期(公元 710-794年)圣武天皇的愿望下创建的。作为大和的国分寺而建,因为卢舍那大佛作为本尊,所以进行了大规模的珈蓝。在祈祷天下泰平、万民丰乐等的道场和教理研究所兼备的寺庙里,辈出了许多学僧。开山是良辩僧正。</h5> <h5>“<b>世界遗产·古奈良之文化财·东大寺</b>”碑。东大寺现在是华严宗的大本山。本尊虚舍那佛也被称为毘卢遮那佛,是华严经的教主,这个名字是释迎如来的别名,是照亮世界的佛、闪耀的佛的意思。</h5> <h5>奈良在公元710年至784年是日本的首都,并且到达了其鼎盛时期,成为日本文化的发源地。古奈良的历史遗迹——佛教庙宇、神道教神殿以及挖掘出来的帝国宫殿遗迹,向世人展示了一幅公元8世纪日本首都的生动画面,深刻揭示了当时的政治和文化动荡和变迁。</h5> <h5>沿着中轴线走到南大门,一路上有好多小鹿。</h5> <h5>“<b>南大门</b>”采用重层结构,显得庄重而威严;更是以双层屋顶著称,被誉为“二重门”;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那屋檐。远观之下,屋檐如翼般展翅欲飞,其线条勾勒出鲜明的水平感。</h5> <h5>“<b>南大门</b>”在治承年间的战火中毁于一旦,现今所见的南大门是镰仓时代的重建之作。这扇门的存在感极强,让人感受到一股涌动的力量,却又不失轻盈。上图是“南大门”的背面。</h5> <h5>南大门悬“<b>大华严寺</b>”匾。走近南大门细赏,会发现一种向天空延伸的垂直性悄然显现。水平性与垂直性,在这里和谐共存,共同散发出独一无二的魅力。采用了与众不同的结构——通柱,这十八根柱子,每一根都直通二层,长度均约19米。</h5> <h5>站在门边,那名为“六手先”的巨大结构便会跃然眼前,令人叹为观止。六手先的组合结构,对于支撑起南大门那庞大的屋顶来说,至关重要。正是那六手分伸出的插肘木,构筑起了这座宏伟的屋顶。</h5> <h5>门两侧,庆派雕刻的巨大金刚力士像巍然屹立,气势磅礴。位于左边,睁大眼睛,闭着嘴,即“<b>吽形</b>”,吽形力士右手张开,手上发出的是阳气,闭着嘴意味着将心闭上,以割断烦恼。</h5> <h5>被人們親切地稱為“東大寺的仁王先生”的南大門<b>金剛力士像</b>,是兩尊巨大木像,據說是在鎌倉時代初期的建仁三年(1203),由運慶和快慶等佛師僅用六十九天就建造完成的。木像的高度均接近八點四米。</h5><h5> 位于右边,眼睛睁大大的、张着嘴,即“<b>阿形</b>”,呈威吓状。阿形力士左手张开,手里发出的是阴气。张着嘴表示着将心打开,使之见到真如。</h5> <h5>南大门内,一家小店前的银杏树,叶子正由绿变黄。</h5> <h5>“<b>二月堂参诣道</b>”。“二月堂”,奈良佛教界专修‘十一面悔过法会’(修二月会)的建筑物。位于日本奈良东大寺大佛殿东北的山腹。号罥索院。系为举行修二月会而兴建的堂舍,故俗称二月堂。</h5> <h5>“<b>东大寺镜池</b>”,位于南大门与中门的东侧,有一方美丽而平静的水面,称为"镜池"。</h5> <h5>如果说,成群萌鹿为幽深宏阔的东大寺增添了不少生机,那么,一泓池水则为其注入了几份灵气。</h5> <h5>环绕着亦方亦圆的镜池,布满苔藓的石径时隐时现,挂着红叶的枫枝摇曳水上,巍峨古朴的建筑倒映水中,神态萌萌的小鹿信步池畔,如入仙境。</h5> <h5>“<b>中门</b>”也采用重层结构,显得庄重而威严;为单层屋顶,但配有腰檐,增添了一份韵律美。像中门这样单层屋顶且带有腰檐的门形制,被称为“楼门”。</h5> <h5>“<b>中门</b>”与东大寺大佛殿同为江户时代的建筑瑰宝。然而,它并非日常通行之门,仅在特别仪式或贵客莅临时才会开启,这样的使用方式赋予了它更深的存在意义。两侧为回廊。</h5> <h5>“中门”并非日常通行之门,平时不开启,这是透过栏栅观赏门内景色。</h5> <h5>“<b>大佛殿</b>”。奈良时代的大佛殿,其规模在当时堪称空前绝后,跨度达十一间,长约86米,进深七间,宽约约51米。佛殿核心部分的进深也有三间,宽约23米,其结构之复杂,令人叹为观止。于永禄十年(1567年)被毁,直至江户时代,东大寺的僧人公庆才开始了重建工作,经20年的艰辛,到宝永六年(1709年)大佛殿的最终完成。由于规模过于巨大,重建过程中面临了无数挑战。</h5> <h5>江户时代重建的“<b>大佛殿</b>”,现在只有七间跨度。尽管规模有所缩小,但现在的大佛殿作为木构框架建筑,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之一。东大寺大佛殿的历程,就是一部挑战巨大建筑的历史。</h5> <h5>大佛殿,東大寺的“金堂”。现在的大佛殿,寬度 57.012m 長度 50.480m 高度 48.742m。</h5> <h5>“大佛殿”正中顶部结构细节。</h5> <h5>“<b>八角灯笼</b>”,東大寺創建時代的遺物,有幸免於多次戰亂。由寶珠.笠.火袋.中臺.竿.基壇構成,其特色是火袋很大。各門扉中,四面有音聲菩薩,另外四面共有四頭獅子在雲霧之中奔騰,這些圖案均為菱形格子的鏤空雕。</h5> <h5>其中尤数“<b>音聲菩薩</b>”匠心精妙,體態柔軟、執樂器的手腕和胸部的遠近感、迎風舞動的衣袂等等,立體表現無不極其出色。“八角灯笼”是日本的国宝。</h5> <h5>虔诚朝拜者必须做的事,做完这一套沐手净口的程序后才能进入大佛殿参佛。(可是,居然有人用塑料瓶接水)</h5> <h5>与南大门一样,大佛殿屋檐下也有“六手先”的组合结构,对于支撑起那庞大的屋顶来说,至关重要。木大门上有门钉。</h5> <h5>在“大佛殿”回首向南眺望“中门”。参道两侧都是大草坪。</h5> 大佛殿西侧屋檐下斗拱“六手先”结构细节。 <h5>大佛殿东侧屋檐下斗拱“六手先”结构细节。</h5> <h5>屋檐下的铜铃。下面进入大佛殿内参观。</h5> <h5><b>卢舍那(毘庐遮那)大佛像</b>。又称东大寺大佛。起铸于天平十九年(747),至天平胜宝元年(749)始成。系现今日本最大之铜像,大佛坐高十四点九公尺,若由台座算起,高约十七公尺。台座上有千瓣莲花,每瓣线刻释迦佛像,呈现莲华藏世界图。大佛虽经数度修缮,仍保存奈良旧观。</h5> <h5>大佛像的高度约14.7米,基坛的周长70米,头部为江户时期,身体部分大部为镰仓时期修补,但是台座,右腹,两腕开始下垂的衣袖,腿部等一部分是当时天平时代就一直保留下来的。台座的莲弁上雕刻的是华严经表现的世界,是平安时代遗留下来的重要历史遗产。大佛于昭和33年(1953年)2月8日,以“铜造庐舍那佛坐像(金堂安置)”指定为日本国宝。</h5> <h5>大佛尊像臺座周圍的蓮花瓣上,雕刻著被稱為“蓮華藏世界”的毛雕圖,即用繪畫方式來表達《華嚴經》所描述的“覺悟的世界”。它優美生動地表現了如下想法:不僅是我們每個人的存在如此,萬物都有無限的關聯和延展;而所有這些事物又都在毘盧遮那佛之光明的包圍之中。</h5> <h5>“<b>虚空蔵菩萨</b>”。大乘佛教八大菩萨摩诃萨之一。虚空藏菩萨具有赐予利乐的力量。“藏”表示无限福德智慧,“虚空”表示广大。</h5> <h5>“<b>如意轮观音</b>”。观音菩萨的报身,即俗话说的菩萨真身;为满足众生心愿的菩萨。</h5> <h5>“<b>广目天王</b>”。是佛教三千大千世界观中四大天王的大天王之一。西方广目天王,梵名"毗留博叉",能以清净法眼观察护持三千大千世界,故此圣名。</h5> <h5>“<b>多闻天王</b>”,尊王据须弥山天北方世界,手持慧伞,用以降伏魔众,护持众生修行资粮。</h5> <h5>“<b>增长天王像头部</b>”(<b>奈良东大寺·江戸時代·十八世紀</b>)。在大佛殿诸佛复兴的最后留下的四大天王像,是在宽政十一年(1799)广目天的御衣木加持下完成的,但持国、增长的二天王只剩下了头部。</h5><h5> 增长天王是佛教四大天王之一,主要掌管南瞻部洲。</h5> <h5>“<b>漆金木屐</b>”,东大寺里的靴子形状的物品是木屐(下駄)。木屐是日本传统的鞋子,其特点是底部有突起的部分称为 “齿”,通常由杉树和桐树的木料制成。木屐的历史悠久,至少可以追溯到日本的弥生时代,最初用于下田耕作,因此也被称为“田下默”。木屐的主要用途是在雨天和雪天行走时使用,因为它具有良好的防滑性能。东大寺内的木屐向游客们展示了日本传统文化的魅力。</h5> <h5>这是<b>佛座的莲花花瓣</b>全尺寸复制品。坐在大佛瓦伊罗卡纳上的莲花基座花瓣被雕刻成发际线雕刻,设计相同,可以追溯到奈良时代(8世纪),描绘了“莲花矩阵世界系统”。</h5> <h5>走出大门外的左手侧有一尊佛像,“<b>宾头卢尊者”·江户时代,木造</b>。佛弟子,是如来·菩萨之前的修行课程中十六罗汉中的第一圣人。在日本,有一种信仰认为,将雕像安置在珈蓝面前,抚摸与病人患处相同的部位就能痊愈。由此也被称为“<b>抚佛</b>”。</h5> <h5><b>大佛的右手</b>(复制品,实物大小)。手长约三米,中指长约1.5米。这个手的形状,被称为<b>施无畏印</b>,手掌朝前,鼓励我们“<b>不要害怕</b>”。</h5> <h5><b>大佛的左手</b>(全尺寸复制品)。大佛的左手叫做<b>与愿印</b>。这只手意味着满足人们的愿望。</h5><h5> 中指从指尖到手掌的长度约有三米。这种手的形状叫做与愿印,手掌朝上,人天人表示人们“<b>实现愿望</b>”。东大寺的大佛用左手许下我们的愿望,我接受了!</h5> <h5>宣传牌“东大寺的历史与美术”。</h5> <h5>重要文化财<b>“木造千手观音立像”·</b>平安时代(9世纪)。</h5> <h5>参观“大佛殿”后,不能从中门走出来,需走边上的长廊走出中门。</h5> <h5>在东侧长廊上回首观赏“大佛殿”。参道两侧都是大草坪。</h5> <h5>走在“长廊”中。</h5> <h5>回到“东大寺镜池”边,小鹿在池边散步。</h5> <h5>红色鸟居内为“<b>手向山神社</b>”。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手向山神社,里面又有大大小小个小神社,游客不多,树影婆娑,是一条非常不错的散步道,路边有三三两两悠闲的小鹿。</h5> <h5>回到了“南大门”。现在安静了不少。</h5> <h5>在日本,这种大而宏伟的寺庙实属罕见。它既有庄严肃穆的氛围,又有熙熙攘攘的热闹气息,充满了入世的感觉;但这里异常安静,似乎有出世之禅意。</h5> <h5>“<b>东大寺东南院旧境内·眀治天皇奈良行在所</b>”石碑。</h5> <h5>太阳尚未下山,一轮明月升起来了。</h5> <h5>奔跑的女孩和小鹿。</h5> <h5>结束奈良东大寺的游览,在候车时,抓拍到一只乌鸦从树上飞起的瞬间。</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