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近我有幸拜读了吴军先生的新作《脉络》。相比之前读到的、业己95岁高龄的历史学家许倬云的学贯中西、博览史籍,1967年出生的吴军年轻的优势则更加明显,更有家族、工作、生活、阅历等方面优渥条件的加持,以至年纪轻轻便著作等身、成就斐然。他对过去、未来和当下的诸多问题都提出了许多很有见地的看法,譬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农耕文明</p><p class="ql-block">(1)农业生产的本质就是获取能量,保证人类的生存和繁衍,并且养活一部分人,让他们从事非生产性的工作,包括管理社会、研究科学问题、进行技术发明、发展文化艺术和宗教等。</p><p class="ql-block">(2)当一个文明人均创造的能量小于它的消耗时,这个文明就消亡了;当二者相同时,它仅仅能维持,却不能发展;只有当它创造的能量远高于消耗时,才能让更多的人脱离农业去发展文明。</p><p class="ql-block">(3)遗憾的是,农耕文明时期,即人类开启文明后的绝大部分的时间里,大约6000年,农业一直占用了大部分劳动力,同时农业在经济中的占比也是很高的。这种现象直到19世纪初,机械动力成为人类大部分能量的主要来源才结束。1949年,我国农业产业增加值依然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以上,农业人口则占了90%。虽然当时已经有了近代化的城市,有了铁路、电报、电话、汽车等工业文明的产物,但是由于还没有全面开始工业化,农业还是最重要的产业。</p><p class="ql-block">(4)科学革命和随后的工业革命,从根本上解决了人类的吃饭问题。这是因为,农业机械的使用和推广,使得每一个农业劳动力能够耕种的面积增长了上千倍;单位土地的产量也提高了好几倍。</p><p class="ql-block">(5)19世纪初,德国化学家植物营养学的奠基人冯.李比希发现了氮、磷、钾等元素对于植物生长的作用,进而研发有了氮肥。在此之前,土地种了两三年就会因为肥力耗尽而收获不到农作物了,人们只能通过不断烧毁新的森林来开垦新的荒地;好一点的,采用了两年一耕的轮作制度;到15世纪大量使用农家肥之后,才改为三年两耕。即便这样,农作物产量也不可能很高,一般能收获种子的10~20倍就很不错了。这是因为农家肥中氮、磷、钾等植物所必需的元素含量都不高,一吨牛马粪便含氮量仅3.5千克。</p><p class="ql-block">(6)工业革命后,特别是化工工业诞生后,才从根本上解决了粮食高产的问题。化肥中必要元素的含量极高,比如尿素的含氮量高达46%,超过农家肥的100倍。再加上其他的新技术,包括农业机械、农药、除草剂、良种等,也为粮食大幅度增产提供了条件。</p><p class="ql-block">(7)比如,今天的美国,农业人口只有大约200万,占劳动力数的1.2%。他们种了23.7亿亩土地,人均约1000亩,生产的粮食美国自己消费不完,还大量出口到世界各地。如果将产量提高10倍,全世界都吃不完。但即便这样,农作物(未加工成食品)在GDP的比占比还不到2%。</p><p class="ql-block">(8)任何国家一旦开始工业化,农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就会迅速下降。我国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占比,1949年在一半以上;1980年就只剩1/3 了;2020年只剩下7.6%。目前农产品已经供大于求,如果再把产量提高一倍,所有的农民都会破产;如果把从事农业的人减少一半,所有的农民就都能富裕起来。</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二、工业革命</p><p class="ql-block">(9)从文明进步说,历史上只发生过一件事,即近代化。近代化中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即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的分水岭,人类从此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之前的6000年,人类社会的发展几乎是停滞的,真正的发展与变化是之后的200年。</p><p class="ql-block">(10)第一次工业革命,1760~1850,起源英国,标志是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作为一种动力源,应用于纺织、采矿、冶金,极大提高生产效率,还带来了铁路、轮船等新的交通工具。</p><p class="ql-block">第二次工业革命,1870~1900,主要发生在欧洲和美国,标志是电力和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摆脱了对蒸汽动力的依赖。内燃机带来了汽车、飞机,还促进了化学、石油、电信产业发展。</p><p class="ql-block">第三次工业革命,1940年至今,始于美国,标志是信息技术的发明和应用。计算机、互联网使信息处理、传递更便捷,还涉及生物技术、新能源、航天科技等领域大突破。</p><p class="ql-block">(11)工业革命之前,人类家中几乎没有工业品,但之后很快实现了工业品极大丰富,甚至过剩,而这个过程只用了大约半个世纪的时间。</p><p class="ql-block">(12)任何地区,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都不过是几代人的事,而且越往后,需要的时间越短。</p><p class="ql-block">英国,从1776年瓦特发明万用蒸汽机算起,到19世纪维多利亚黄金时代,不过是三、四代人的时间。</p><p class="ql-block">德国,从1810年教育家洪堡建立柏林洪堡大学起,到1871年全德统一,是两三代人的时间。</p><p class="ql-block">美国,在结束南北战争后,从19世纪70年代全面开始工业化,到20世纪20年代的柯立芝繁荣,也是两三代人的时间。</p><p class="ql-block">日本、东南亚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以及正在迈入发达国家的中国,工业化从开始到完成的时间,都不超过两三代人。</p><p class="ql-block">(13)生活在当下的人是非常幸运的,有幸亲身感受到文明的水平从极慢的发展模式,甚至在停滞了几千年后,突然迅速提升的全过程。但是,这个过程之后,文明程度还会再提高,生活还在改善,但已不会有太多质的变化了。</p><p class="ql-block">(13)工业革命不仅是技术的革命,也是生产方法的革命。工业革命后,由于分工合作,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一个甚至几个数量级;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发明了流水线作业,生产效率又提高了一个数量级,使得汽车便宜到工薪家庭也能买得起。</p><p class="ql-block">(14)中国在改革开放仅仅20年后,便已具备了供应几乎全世界所需工业品的水平。20年,在文明史上的长度,只相当于人生中的4个月。今天,只要有需求,产能就能在近乎无限短的时间里被无限放大。今天中国的制造能力,特别是在一些小商品方面,大的超过绝大部分人的想象力。比如袜子、扑克牌、电子表的芯片,浙江或者广东的一个家庭工厂,就能生产全世界每年用量的一半。</p><p class="ql-block">(14)工业化完成之后,经济主要靠需求驱动。换句话说,没有需求就没有发展,而一旦有了需求,几乎可以在一夜之间,生产能力就能满足需求。很少劳动力就能生产出全世界所需的物质产品,其他劳动力怎么办?答案只有一个,为他人提供服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虚拟经济</p><p class="ql-block">(15)虚拟经济,即非实体经济,即以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经济形态。今天,全世界所有的富裕发达国家,服务业在GDP中占比都特别高,美国,80%;德国、日本,70%;韩国,60%;中国,54%。</p><p class="ql-block">(16)人类丰富的夜间生活,是从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才有的,因为有了电力照明,之前,大部分人只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p><p class="ql-block">真正的大众娱乐产业,是在大家吃饱了肚子之后才有的。</p><p class="ql-block">今天世界娱乐业创造的GDP是2.3万亿美元,大约占到世界经济总量的2%;同期农业的GDP也不过是3.7万亿美元,也就是说,人们在享受上所花的钱已经快赶上吃饭花的钱了。</p><p class="ql-block">(16)有人担心,当下发达国家制造业的比重太低了。其实,世界越发展,物质财富的占比就会越低。因为,人们消费的物质财富终究是有限的,今天,谁生活得更好,已经不是比谁吃的更多,穿的更多,住得更宽敞,而是讲整体的生活体验。</p><p class="ql-block">生活体验,包括工作的舒心程度,身体的健康程度,自身兴趣的满足程度等。</p><p class="ql-block">如果一个人还仅仅停留在对物质生活改善的追求上,那么他会生活的很空虚。</p><p class="ql-block">(17)有认为,服务业太虚。认为服务业并不直接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你为我服务,我为你服务,不过是钱从这个口袋放到另一个口袋,并不创造价值。岂不知,制造业提供的产品是基于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产品的升级换代也只针对人的物质需求,而服务业则让人类生活得更舒适,包括精神生活、文化娱乐。</p><p class="ql-block">(18)譬如美国农业,真正下地干活的人很少,但为他们提供服务的,以及将他们的产品再加工,并最终端上我们餐桌的人数,则是农民人数的9倍。这些人,包括开始培育种子的,后来生产农药化肥的,以及为农民提供飞机施肥和喷洒农药服务的人,甚至包括提供农业保险的人。此后,农产品生产出来后,他们要被加工成食品,通过运输和销售,才能进入每一个家庭。事实上,上述的每一项劳动都创造了附加值。</p><p class="ql-block">(19)又譬如,苹果手机,一半的价值来自于手机实物,另一半则来自里面的各种软件和服务,以及制造前的研发、设计和实验,制造后的物流、仓储和零售。一些无知且无聊的人把手机拆开来算成本,说其是暴利,其实是很幼稚的。</p><p class="ql-block">(20) 半导体发明人罗伯特.诺伊斯1957年便指出,未来的电子产品,原材料就是沙子和铜线,制造成本极低,值钱的是知道如何将沙子和铜线变成半导体元器件的工艺及技术。谢尔曼、费尔柴听懂了,果断投资,最终他们一起创造了硅谷的奇迹。</p><p class="ql-block">(21)再则,制造手机前的专利申请,之后的促销,买来后享受后面的使用的各种服务,包括保修、维护。要明白,今天,没有服务支撑的产品不值钱。</p><p class="ql-block">(22)还有认为,服务业产值计算没有标准。人类经济活动创造的价值,有的会被消费掉,如食物、日常消费品和很多的服务;有的会被保留下来,如基础设施;有的则是为将来继续创造更多价值而做的积累,如科学研究、发明创造。有些经济活动创造的是精神财富,除了科学技术,还包括艺术、音乐、文学等,它们对于人类今后的文明发展的作用,可能比大楼、道路还要重要。</p><p class="ql-block">(23)美国学生,平时在穿着打扮上花钱相对较少,在周末去餐馆吃饭、看电影、看球赛和听音乐会却非常非常舍得花钱。咋看,这很不经济,下一次馆子花的钱够在家吃两天,看一场职业联盟决赛就可以买一台电视机了,其实,他们不明白,实物的财富,多了也是负担。毕竟,人对物质的需求本是有限的,对普通人讲,衣食无忧后去看球、听音乐会、旅游休闲,享受到了,那钱才是自己的,并且因为消费掉了而不会留下负担。</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