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西山,夕阳正红

老姚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3年的金秋十月,气象意义上的高温时节已悄悄地离开了我们,爱出游的朋友开始想着去哪儿啦。这时,有好友打电话来,说是他们发现了一家很温馨且性价比很高的庭院式民宿,他们很想去并想让我们能够结伴而行,太太听了顿时满心欢喜,催着问何时成行?于是择了个宜出行的黄道吉日,携友驾车直奔苏州西山而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下午时分,我们来到了苏州西山景区的金庭镇,阳光开始西斜了,我们走进了一家庭叫燕子坞的庭院式民宿酒店,一条绿植成荫的走廊引导我们进了一个院子,粉墙黛瓦格子窗,太温馨了。听说这家酒店的主人非常喜欢金庸小说,这店名就是取自《天龙八部》中“姑苏慕容复居住在姑苏城西30里的燕子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歇息片刻,我们前往洞庭西山落日最佳观赏处~横山岛。到底是锦绣江南的富庶之地,这里的公路状况非常的好,车窗外烟波浩渺的太湖水和夺人眼球的路边绿荫。远处一座犹如北海十七孔桥的桥洞被夕阳穿射而过,那金色的桥洞让大桥陡增好几分的颜值,美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苏州西山,又称洞庭西山,不过此洞庭非彼洞庭,原因是太湖在远古时代的别称也叫洞庭湖,而太湖的这个别称又源于湖中有两个岛屿,一个叫洞山,一个叫庭山,后又将其统称为洞庭山,位于东侧的叫洞庭东山,位于西侧的叫洞庭西山。这里山青水绿,处处透着江南之灵气,这里盛产着一种茶叶,它形似湖中青螺,色泽碧绿,早春时节采摘,故名碧螺春。碧螺春的极品叫乳香茶,是因为爱新觉罗.弘励爷最爱此茶,不过他喝此茶的要求是,必须清晨茶树上结着露水,美少女们洗漱后用嘴唇采茶并将其放在胸前,充分吸收少女的灵气后再制成贡品茶敬献弘励爷。哎,我怎么感觉这弘励爷有点变态,估计是和珅出的馊主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西山的落日真的很美,我们漫步在横山岛通往阴山岛的大堤上,静静的欣赏着夕阳西斜所给予的瞬间美丽,大美女们纷纷在堤坝上留下与日同辉的靓影。此时此刻,又让我情不自禁地吟诵起了白乐天老先生的著名格律诗《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夜色悄悄地降临到了西山岛上,可这里的黄昏已看不到炊烟袅袅的景象了,路灯慢慢的亮起,街头巷尾飘出来的各种菜香肉香在微风中蔓延着。我们走进了一家农家餐厅,老板很热情,他首先为我们推荐了一道据说只有苏州西山才有且只有夏秋季节才能吃到的特色菜~四叶草,我们一看这菜的样子酷似江南人常吃的草头,但区别是草头是三片叶,可它是四片叶当地人又称它叫幸运草。头道菜上桌了,大家纷纷品尝,一口下去满嘴清香,糯糯的嫩嫩的太好吃了,片刻之间盘中片叶不剩,哈哈,再来一盘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到了太湖畔,太湖三白是必不可少的,这银鱼炖蛋的鲜滑,这白灼白米虾的嫩甜,这清蒸白水鱼的鲜弹且又入口即化,每个江南人都会在齿颊留香之即又赞不绝口。吴越大地为啥自古到今富庶一方?因为江南人的饮食爱好,让他们在娘胎里就大量地摄入了Omega–3还有DHA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2天的清晨,我早早就起来了,一个人来到小河边散步眺望,早晨的空气很清馨,忍不住不停地深深的呼吸着,这种沁人心肺的感觉在高楼林立的大都市里简直就是一种奢侈。天边,朝霞升起来了,小河的远处水面上飘着一层薄薄的晨雾,真美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信步来到了金庭花园,花园很大很美很安静,朝阳照耀在花园的湖面上,让四周添加了满满的生气,小镇开始苏醒了。园中的步道上有人开始散步了,有两位老者一手端着茶杯,一手夹着棋盘,准备在楚河汉界两边美美地厮杀一番。这里没有匆匆赶路的人们,也没有来来往往的各种车辆,这里的人们好安逸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西山不仅是个鱼美虾肥的地方,更是个人杰地灵的地方,仅居住在西山角湾的郑氏家族,在唐宋年代居然出过三位当朝宰相。据传4000多年前,夏朝开创者大禹王为疏通九洲之水来到西山将太湖水引入大海。秦末汉初著名的“商山四皓”来到西山长期在此隐居,更有白居易、范仲淹,唐寅和文徵明在此留下了他们的佳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里的早晨实在是太安静了,已经是艳阳高照的时分了,睡到自然醒的人们才开始出来活动了。由于是疫情开放后的第一年,各地的旅游业仍未重新振兴,所以我们住的燕子坞其早餐供应受经营成本的影响,仍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我想要杯拿铁,他们却给我送上一杯雀巢三合一。不过,总体环境让我们忘却了一些小遗憾,大家聚在一起,让徐徐的凉风穿过芦苇轻轻地吹在脸上,一场“干瞪眼”的战争就此开始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今天是重阳节,按传统习俗今天是要去做登高运动,登高、祛邪和思亲念友是今天的主题,正如诗佛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所写:“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中午时分,我们大快朵颐之后,向着太湖七十二峰的第一高峰~缥缈峰出发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缥缈峰位于太湖西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中心地带,山溪蜿蜒贯穿整个景区。缥缈峰峰顶有一块矗立的巨石,上面赫然刻着5个金字:“太湖第一峰”,它可是南宋著名的大文学家、诗人范成大亲手题写的。这里还有紫云泉、砥泉、仙人桌、登高台、望湖亭等历史遗迹。太湖风云多变,山峰常隐于云雾之中,缥缥缈缈,似仙山隔云海,如霞岭玉带连,有“缥缈晴峦”景观,为西山八大胜景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太湖地区自古以来就有重阳节登缥缈峰的习俗,历代的文人墨客也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作。南宋大文学家、诗人范成大曾在登临后留下绝句:“满载清闲一柞孤,长风相送入仙都。莫愁怀抱无消豁,缥缈峰头望太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沿着先人的足迹登上这336米的高峰,站在峰顶极目远眺,仿佛身在云端之上,云海就在脚下,一座座小山若隐若现,仿佛身处仙境一般。再往远处眺望,三万六千顷湖光山色尽收眼底,“吴中泰山”确实当之无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br></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b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适时我们离开了缥缈峰,这时西山的太阳又向西倾斜了,我们带着昨日观太湖夕阳的余兴,来到了又一个西山观落日的著名景区~明月湾村古码头。这里有着2500年的历史,相传这里是吴王夫差携美人西施赏月的地方,明月湾因此而得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当我们走进明月湾古码头的时候,夕阳仍在天空高高地挂着,但码头上熙熙攘攘的人群,让我有点望日兴叹了,因为这里的男女老少尤其是那些穿着花枝招展的阿姨们,一旦占领了观日最佳点就开始摆着在老年舞蹈培训班学来的各种优美Pose,你方唱罢我登场。眼看着进入落日黄金半小时了,我的失落之心刚起,哎,阿姨们撤退了,哈哈,天助我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人说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我喜欢看日出,但更喜欢看落日,尤其是在苏州西山,站在太湖边看那醇红色的夕阳慢慢地落下,晚霞染红了波光麟麟的湖水,此情此景怎不让人陶醉。日落西山后便是万家灯火通明之夜了,愿每个夜晚都如此温馨美好!每一次日落都像是在告诉我们:珍惜当下吧,因为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的。把烦恼留给昨天,把希望寄托明天;而在今天只享受这份属于自己的安静和自由‌。今年的重阳节真好,享受了这么多的情趣和精神放飞,只想说让明天更美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第3天,我们告别了美丽安逸的洞庭西山,下一站想再去看看被誉为“秀绝冠江南”的“吴中第一镇”~木渎镇。从西山出来不久,就行驶上了一座长长的桥,只见大桥两边湖波荡漾,远处那湖光山色十分的秀丽。大桥真的很长,大概10来分钟左右,我们来到了大桥的彼岸,哈哈,原来它是全4308米的太湖第一桥~太湖大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木渎古镇山塘街,这是一条近1200年历史的文化古街,唐宝历二年(825年),大诗人白居易从杭州调任苏州刺史,为了便利苏州水陆交通,开凿了一条西起虎丘东至阊门的山塘河,山塘河河北修建道路,称为“山塘街”,山塘街位于古城苏州的西北部,东连“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阊门,西接“吴中第一名胜”虎丘,山塘河和山塘街长约七里,又叫“七里山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虹饮山房,木渎古镇山塘街上一个低调且背景很深的地方,这里门面不大但这“虹饮山房”匾的书写人却是大清体仁阁大学士刘墉,就不同凡响了,原来这里是清初木渎文人徐士元的私家园林。这座园林由秀野园和小隐园两处明代园林联袂而成,其“溪山风月之美,池亭花木之胜”远胜过其他园林。乾隆六下江南,每游木渎必先在此弃舟登岸,入园游历并入住其中,因此虹饮山房也被称为乾隆的民间行宫。纪晓岚、和珅、刘墉等大臣也都曾数次下榻于此,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话。</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山塘街不长但十分的清秀有灵气,尤其是乾隆爷对它更是青睐有加。1761年乾隆在太后七十大寿时,特意在北京万寿寺紫竹院旁沿玉河仿建了一条苏州街,而这条苏州街就是以山塘街为蓝本的。1792年,乾隆帝又在御苑清漪园(即后来的颐和园)万寿山北建造了第2条苏州街,也还是山塘街的翻版。这两条苏州街后来在战火中被毁,1986年在颐和园又重建了苏州街,使七里山塘的风貌再次重现于京华。</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br></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来到苏州千万不要走马观花,这里的一山一水一林一院都透着一种让人爱不释手的灵气和韵味。自公元前十一世纪西周泰伯、仲雍南来,号勾吴至今巳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所以到了苏州一定要静下心来细品慢尝,你会感到回味无穷。说到品尝,苏州藏书镇的羊肉是一定要去吃的,出了木渎山塘街,我们直奔苏州藏书镇的三星羊肉馆,我在这家店吃了不下三四次(虽然也去过其它家,但还是喜欢这家的味道),如果是双休日或节假日这里是一座难求啊。这家的老板娘很良心,当你点菜到一定数量时她就会对你说:“够了,再点就多了。”你听了是不是很温暖啊?</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秋日的西山,落日正红,在秋色的伴衬下让人如痴如醉。初春季节,西山的梅花让你犹如沉漫在花的海洋中,那暗香飘散使你流连忘返。这里的夏季,漫山的枇杷和杨梅,还有水蜜桃让你忘却了盛夏的炎热。冬日里,在太湖边的农家小院里一觉睡到自然醒,与三五好友一起,手捧着一杯洞庭碧螺春,沐浴在阳光下漫不经心地聊聊天,中午喝暖气腾腾的羊肉汤,下午去登登山或在和煦的微风暖阳下沿湖骑行散步,哎呀,这日子别提多惬意了。再见了,西山,我会再来看你的。</b></p>